岳飞我觉得也是一种愚忠,投靠一种不值得依靠的君主

如题所述

并不算是一种愚忠,从开始到结束,实际上岳飞都是在被动选择。

【岳母刺字】在这一点可以看出,岳飞受到的教育便是保家卫国,但不同在于,他的国,并非是指皇帝的国,而是黎民百姓的国。从广义范围上看,他是一个以大宋为己任,而间接无视皇权的人。否则,他在后来也不会成立自己的部队,也就是岳家军了。

【三次投戎】这里则是能看出来,他属于比较激进的鹰派人物,他对于谁做皇帝并没有兴趣,他所思所想,全部集中在抵御外敌上。在正史中第一次、第二次从军经历可以间接看出,他在早期并没有太大抱负。第一次投军因父亡退役,继而又因家中生计复而投军。直至第三次,才是真正的……换现在说法就是小宇宙爆发了……

那么从这里也就能证明,他对皇权的间接蔑视。可以说,作为皇帝本身,应该说是能看懂这一点的。

【历史评价】正史中对少年岳飞的评价是为人沉厚寡言,常负气节,喜读《左传》。那么《左传》的本质表述就是要求担负有领导国家责任的统治者,不可逞一己之私欲,而要从整个统治集团和他们所拥有的国家的长远利益考虑问题。

那么显然,岳飞所在年代的那几个皇帝,大多都是因私废公的典型代表。(其实也不算,毕竟皇权也是他们自家的买卖……)

【大事记录】可以看到,正史中岳飞最后复颍昌府、河南府等十余州郡,却又因还朝导致沦陷。而还朝次年,即1141年1月,金国再犯淮西,岳飞领八千骑兵驰援。事后被罢宣抚使。这直接说明了几个问题:

1、岳飞所管辖的军事力量综合优于宋金两国,按老话说就是成了气候。
2、反复沦陷凸显了大宋全国上下的无能,和岳飞个人才能的杰出。
3、可能已经出现了“听宣不听调”的迹象。毕竟,那八千骑兵是否是朝廷准许的?还是他因情况危急私下领兵?
====================================
那么综上所述,可以说,岳飞心中本身就没有对宋朝皇室的忠诚可言,他的心中,只有国,是一个纯粹的民族主义者。

而且他的行为并非是在打皇帝一人的脸,他的能力展露导致了他或间接或直接的得罪了整个朝堂上下。

否则的话,当时朝堂上下,何以未见有复反岳飞的呼声?几乎都保持了沉默呢?
=====================================
至于说投靠什么的……当时那个大环境下,他没有第二种选择,除非自立。可他又很清楚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他所爱的这方土地磨难增加。

所以,他只是单纯的借用宋国的名义,去做自己的事情。而这于皇权,是本质上的冲突。那么岳飞的死,就是一种必然,而非是偶然或意外的因素了。

至于说为何用秦桧办案而非别人,其实也很简单,因为秦桧污点够多,他的存在,可以让人忽略其他人的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0
是愚忠,但是当时除了宋高宗,没有其他赵宋正统继承人了。难道投靠金人?
第2个回答  2013-07-30
岳飞简直愚不可及,即便写血书劝说牛皋不带岳家军造反,也应该让他去组织老百姓去找皇帝请愿呀!哪怕离开江南去河北组织义军呢,以他的名望和兵法,恢复中原也不是没有可能。反正北方已经不属于大宋了,自立称帝也不算不忠。
第3个回答  2013-07-30
岳飞这个人只能说他在交际上面太差了,不懂得揣摩上司的意思,这种人就是放在现代也一辈子都升不上去,一辈子干着小职员说不定裁员第一批裁掉的就是他。他犯的错误在于大破幽州城之后应该暂停攻打金朝,先班师回朝,等到皇帝的老子和他爷爷都死了以后再去攻打。他也不想想要是皇帝的老子和爷爷都回来了现在的皇帝还能继续当皇帝吗?所以说身边有个谋士太重要了,不仅可以立功还要懂得怎样讨皇帝的喜欢,这种人才活得长久
第4个回答  2013-08-05
难道岳飞应该投靠金国与西夏吗?还是应该自立为王?如果自立为王,那么你还会觉得宋皇的担扰是虚幻的吗?他有自立为王的实力,累破大金,其它宋军可有这样的实力?一山不容二虎,你观历朝挥兵灭国平藩的大将,有一个安于本份的吗?是曹孟德,还是司马懿?是隋文帝,还是唐高祖?更不用提黄袍加身的宋皇祖宗了!退一步说,破得金国,他不反也是得亡,有道是敌国破,谋臣亡。但等到那时再杀岳飞,宋高宗有这实力吗?他这样做才是真昏庸吧。岳将军是高宗所提拔,才有实力招募岳家军。知遇之恩,慈母之训,导致一代枭雄不是他所梦寐以求的。但他的地位,不做枭雄,便要成刀下雄了
第5个回答  2013-08-05
太死板了啦,用我爸爸的话就是不会做人!不会变通! 但是,精忠报国,能让他怎么样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