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律启蒙除了上卷下卷,怎么还有仄韵声律启蒙~有什么不一样的么

如题所述

车万育的《声律启蒙》上卷为上平声一东、二冬、三江、四支、五微、六鱼、七虞、八齐、九佳、十灰、十一真、十二文、十三元、十四寒、十五删这十五个韵部;下卷为下平声一先、二萧、三肴、四豪、五歌、六麻、七阳、八庚、九青、十蒸、十一尤、十二侵、十三覃、四十盐、十五咸这十五个韵部。不列仄声韵,因为唐以来的格律诗,一般均采用平韵,极少有用仄韵的。

《仄韵声律启蒙》为林缉熙所著,开篇即言“仿邵陵车万育先生平韵声律启蒙之体”。辑入全部的仄声韵部,分上声二十九韵部、去声三十韵部和入声十七韵部。

两书相合,始补全全部平仄声韵部。之所以补充仄韵之声律启蒙,主要还是由于填词的需要。因词经常需要用仄韵。仄韵声律启蒙一书后,有注者赖惠川之附言:“诗也、词也、诗钟也,其揆一也,皆陶养性情者也。老友荻洲林缉熙先生,耽於诗,而工於词。当其隐鹿满山时,日以吟咏为事,著荻洲吟草、诗词各若干卷,余既序之,而尚未尽其所蕴。笔砚之余,又著仄韵声律启蒙七十有六韵,对仗工整,运典自然,较诸古人所著平韵启蒙,实无逊色……”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31
《声律启蒙》的下卷即仄声韵,因为除了律诗用平声韵外,古风、古绝、词曲都用得到仄声韵,而且初学者也需要明白同一韵母中的哪些字属于平声,哪些属于仄声,因为古代没有统一的普通话,而在地方话里很多字的声调跟平水韵是对不起来的,所以需要把仄声韵也列进去。
跟《声律启蒙》同类的还有《笠翁对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