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昌龄以写边塞诗而闻名,请写一首,说说你的理解。

一定要详细!!!!

《从军行七首(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赏析】青海湖上长云弥漫,湖北横亘着绵廷千里的雪山;翻过雪山是矗立在河西走廊荒漠中的一座孤城;再往西,就是和孤城遥遥相对的军事要塞——玉门关了。这幅数千里广阔地域的长卷,就是当时西北戍边将士生活战斗的环境。唐代西北边陲的强敌,一为吐蕃,一为突厥。河西节度使的任务是隔断吐蕃与突厥的交通,守护河西走廊。“青海”地区,正是吐蕃与唐军多次作战的场所;而“玉门关”外,则是突厥的势力范围。所以这两句不仅描绘了整个西北边陲的景象,而且点出了“孤城”南拒吐蕃,西防突厥的极其重要的地理形势。这两个方向的强敌,正是戍守“孤城”的将士心之所系,宜乎在画面上出现青海湖与玉门关。与其说,这是将士们的望见,不如说这是将士们脑海中浮现出来的画面。这两句在写景的同时渗透丰富复杂的感情:戍边将士对边防形势的关注,对自己所担负的任务的自豪感、责任感,以及戍边生活的孤寂、艰苦之感,都融合在悲壮、开阔而又迷蒙暗淡的景色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一句,把戍边时间之漫长,战事之频繁,战斗之艰苦,敌军之强悍,边地之荒凉,都概括在这七个字之中。“百战”只说战事之多,“黄沙”却突出了战场特色,令人宛见“日暮云沙古战场”的景象。“百战”而至“穿金甲”,更可想见战斗之艰苦激烈,也让人容易想像到战场上的牺牲那尸横遍野的惨景。即使这样,将士们的报国壮志却并没有被销磨掉,而是在大漠风沙中变得更加坚定:“不破楼兰终不还”,这就是身经百战的将士豪迈的誓言。在抒写戍边将士的豪情壮志的同时,并不回避战争的艰苦,这是本篇诗作的一个特色,也是盛唐边塞诗词的普遍特点。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是王昌龄绝句的一个突出优点,在本篇中也有明显的体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6
出 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注释】
  “秦时明月汉时关”: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这里“秦”、“汉”虽在字面上分属“月”、“关”,在意义上却是合指的,修辞学称“互文见义”,即秦、汉时的明月,照着秦、汉时的关。关,边关,关塞。
  但使:只要。
  龙城:卢龙城(在今河北省),汉代右北平郡、唐北平郡守所在地。
  飞将:汉朝名将李广。南侵的匈奴惧怕他,称他为“飞将军”。这里泛指英勇善战的将领。
  胡马:指侵扰内地的外族骑兵。胡,泛指西北方的少数民族,此处指匈奴。
  阴山:横亘於今内蒙古自治区南境的山脉,汉时匈奴常据阴山侵扰汉朝。
  
  【作者简介】
  王昌龄(698─约757),字少伯,唐京兆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唐玄宗开元十五年(727)进士。王昌龄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是一代七绝圣手。其诗多为当时边塞军旅生活题材,描绘边塞风光,激励士气,气势雄浑,格调高昂,手法细腻,其诗《从军行》七首、《出塞》二首都很有名。也有以感时、宫怨、送别为题材的佳作。有作品集《王昌龄集》。
  
  【古诗今译】
  秦汉时的边关,至今在月下依然如故,而战争却一直持续不断,已有无数将士血洒疆场,又有多少战士仍然戍守着边关,不能归来。只要镇守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活着,就不会让匈奴的骑兵跨越过阴山,侵犯我中原。
  
  【赏析】
  这是王昌龄著名的两首边塞诗之一,表达了诗人希望朝廷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良好愿望。
  诗人一着笔,便勾勒了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这里的“秦时明月汉时关”意思是秦汉时的明月,秦汉时的关。诗人暗示,明月还是秦汉时的明月,边关还是秦汉时的边关,可是这里的战事自秦汉以来却从不曾间断过,突出了时间的久远,战事的频繁。而“万里长征人未还”中的“万里”极言边塞和内地距离之遥远,空间之辽阔。“人未还”又令人不得不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诗人悲愤的情感在此表现得更为直接而又深沉。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龙城飞将”是指汉武帝时镇守卢龙城的名将李广,他英勇善战,多次把匈奴打败。“不教”,不让,不允许。“胡马”,这里指代外族入侵的骑兵。“度阴山”,跨过阴山。诗人寄希望于有才能的像汉代李广那样的将军,同时又语带讽刺,表现了诗人对朝廷用人不当和将帅腐败无能的不满。弦外之音,令人寻味无穷。
第2个回答  2013-07-26
把家庭作业搬上来了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