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齿上的电化学腐蚀

促进龋齿进一步的形成,发生在牙齿上的电化学腐蚀的反应原理是什么啊?

1890年米勒提出了龋齿的细菌学说,即细菌分解牙面滞留的糖类食物产生了酸,酸在牙面上停留、扩散、渗透,使牙齿的矿化成分(羟基磷灰石)溶解析出而导致牙齿着色、变软、成洞,成为龋齿。

但是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对牙齿的电位测试表明,龋变牙面比同一牙的健康牙面电位低,其值为 –158.62~-678.8mV。这种电位差与唾液有关。龋齿牙面的负电位构成原电池的阳极,与附近的唾液发生氧化反应,导致脱矿形成龋洞;正常牙面的正电位构成原电池的阴极,与附近的唾液发生还原反应。这种原电池所产生的电流流过阴阳极间的牙体组织和牙髓,使氧化还原反应自发持续进行。而且实验表明,牙周病的主要致病因素—牙结石的形成,也与钙离子在这个系统中的定向移动有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