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重低音音效的均衡器设置

如题所述

推荐调试低音方法,这个不错

这个也不错,60,70是低音,370是鼓点,14K,15K是高音。。其他的事混音,混音尽量调低点,这样效果更好。

低音调试原理

重低音主要是调节125hz的大小。

一般的均衡器里面有自带各种类型配置的,比如电子乐,摇滚等。

我自己调节的配置(见图片)我非常喜欢,也是一直在用的,声音更加真实一些,你也可以试试!

下面的数字是声音的频率,比如125就是125赫兹,4K就是4000赫兹。

下面简单介绍了各种频率声音的特点,更具体的可以去百度百科“均衡器”词条。你可以根据这些自己的爱好做一些调整哦,比如你喜欢重低音的话就把125的调高一点。

频率段(Hz): 16k-20k

听感影响: 这段频率可能很多人都听不到,因此,听不到此段频率并不意味着器材无法回放,当然也不代表您的听力不够好,只有很少人可以听到20kHz。这段频率可以影响高频的亮度,以及整体的空间感,这段频率过少会让人觉得有点闷,太多则会产生飘忽感,容易产生听觉疲劳。

代表性的乐器:电子合声、古筝钢琴等乐器的泛音。

频率段(Hz): 12k-16k

听感影响: 这段频率能够影响整体的色彩感,所谓小提琴的“松香味”就是由此段频率决定的,这段频率过于黯淡会导致乐器失去个性,过多则会产生毛刺感,在后期处理的时候,往往会通过激励器来美化这段频率。

代表性的乐器:镲、铃、铃鼓、沙锤、铜刷、三角铁等打击乐器的高频泛音。

频率段(Hz):8k-12k

听感影响:8~12kHz是音乐的高音区,对音响的高频表现感觉最为敏感。适当突出(5dB以下)对音响的的层次和色彩有较大帮助,也会让人感到高音丰富。但是,太多的话会增加背景噪声,例如:系统(声卡、音源)的噪声会被明显地表现出来,同时也会让人感到声音发尖、发毛。如果这段缺乏的话,声音将缺乏感染力和活力。

代表性的乐器:长笛、双簧管、小号、短笛等高音管乐器。

频率段(Hz):4k-8k

听感影响:这段频率最影响语音的清晰度、明亮度、如果这频率成分缺少,音色则变得平平淡淡;如果这段频率成分过多,音色则变得尖锐,人身可能出现齿音。这段频率通常通过压限器来美化。

代表性的乐器: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频率段(Hz):2k-4k

听感影响:这个频率的穿透力很强。人耳耳腔的谐振频率是1∽4KHz所以人耳对这个频率也是非常敏感的。如果空虚频率成分过少,听觉能力会变差,语音显得模糊不清了。如果这个频率成分过强了,则会产生咳声的感觉。2~4kHz对声音的亮度影响很大,这段声音一般不宜衰减。这段对音乐的层次影响较大,有适当的提升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和清晰度,但是在4kHz时不能有过多的突出,否则女声的齿音会过重。

代表性的乐器:部分女声、以及大部分吹奏类乐器。

频率段(Hz):1.2k

听感影响:1.2kHz可以适当多一点,但是不宜超过3dB,可以提高声音的明亮度,但是,过多会使声音发硬。

频率段(Hz):1k

听感影响:1 kHz是音响器材测试的标准参考频率,通常在音响器材中给出的参数是在1 kHz下测试。这是人耳最为敏感的频率。

频率段(Hz):800

听感影响:这个频率幅度影响音色的力度。如果这个频率丰满,音色会显得强劲有力;如果这个频率不足,音色将会显得松弛,也就是800Hz以下的成分特性表现突出了,低频成分就明显;而如果这个频率过多了,则会产生喉音感。如果喉音过多了,则会失掉语音的个性,适当的喉音则可以增加性感,因此,音响师把这个频率称为"危险频率",要谨慎使用。

代表性的乐器:人声、部分打击乐器。

频率段(Hz):300-500

听感影响:在300-500Hz频段的声音主要是表现人声的(唱歌、朗诵),这个频段上可以表现人声的厚度和力度,好则人声明亮、清晰,否则单薄、混浊。

代表性的乐器:人声。

频率段(Hz):150-300

听感影响: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力度,尤其是男声声音的力度。这段频率是男声声音的低频基音频率,同时也是乐音中和弦的根音频率。在80-160Hz频段的声音主要表现音乐的厚实感,音响在这部分重放效果好的话,会感到音乐厚实、有底气。这部分表现得好的话,在80Hz以下缺乏时,甚至不会感到缺乏低音。如果表现不好,音乐会有沉闷感,甚至是有气无力。是许多低音炮音箱的重放上限,具此可判断您的低音炮音箱频率上限。

代表性的乐器:男声。

频率段(Hz):60-100

听感影响:这段频率影响声音的混厚感,是低音的基音区。如果这段频率很丰满,音色会显得厚实、混厚感强。如果这段频率不足,音色会变得无力;而如果这段频率过强,音色会出现低频共振声,有轰鸣声的感觉。

代表性的乐器:大鼓、定音鼓,还有钢琴、大提琴、大号等少数存在极低频率的乐器。

频率段(Hz):0-60

听感影响:这段频率影响音色的空间感,这是因为乐音的基音大多在这段频率以上。这段频率是房间或厅堂的谐振频率。这段频率很难表现,在一些HiFi音响中,不惜切掉这段频率来保证音色的一致性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4-30
29和59hz是重低音,调的越高越震撼。119和227hZ是低音,调的越高声音就越闷。474是中低音,947是中音,1889也是中音,这三段主要是人声。3770是中高音,调的越高越通透。7523是高音,调的越高声音越尖。1501也是高音,调的越高声音越细腻。重低音的话按如下比例来调:从左到右(首先都是平衡的):9 9 6 5 4 0 0 4 5 8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5-10-28
如果功放机设计的很讲究,有较完善、较完美的音调处理电路,讲究重低音效果,就把HIGH(高音调调节)调到40%位置;LOW(低音电平控制)调到80%即可。
均衡器只起到使左右声道平衡,如果调整在50%的位置,左右音响音量一样大。
第3个回答  2013-08-15
你的是几段均衡?以双十段为例,正弦波图形适合摇滚和金属乐,也就是提升低频和高频段,适当衰减中频 ,比如你播放一个节奏感很强烈的音乐,需要提升100-200HZ频段加强鼓点的冲击力,同时提升高频部分2000HZ到10Khz使三角铁及金属铿锵声丝丝入耳,具体情况还需要根据你的场地来定,各种反射,驻波,器材的优劣都要考虑到,不能一概而论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