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军为什么要烧毁圆明园?

当时,英军已攻陷北京,中国已战败,英军为什么仍要烧毁圆明园

英军烧毁圆明园的原因:

1,为了销毁劫掠的证据,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2,对清政府、对清朝皇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上的打击,使清政府彻底对外妥协、对外屈服。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

3500名英法联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

扩展资料:

在火焚圆明园之前,英法联军曾派遣39人的谈判队伍到清廷谈判。但以僧格林沁为主的满人狂妄自大,肆意侮辱折磨来使,草菅人命。在英法的强烈要求下,清政府才释放了幸存的被折磨得没人样的19人。

英法强盗制定的万国公法中写道:“凡使臣被杀,他日破城,鸡犬不留。”额尔金还特意提出了一点,一定要焚烧圆明园。

在放火烧圆明园之前,额尔金还在北京张贴了告示,说明了烧圆明园的原因和预定的放火时间:“任何人,无论贵贱,皆需为其愚蠢的欺诈行为受到惩戒,18日将火烧圆明园,以此作为皇帝食言之惩戒,作为违反休战协定之报复。与此无关人员皆不受此行动影响,惟清政府为其负责。”

联军刚进入圆明园时,先期是有秩序而又“温文尔雅”地行抢劫之事。“邻近乡民及海淀贫氓纷至沓来,麇集园墙外渐近吾营,与在营华役互语,华役携有梯逐架以登,络绎越墙而入”,终于演化成了联军和国民共同参与的大规模劫掠行动。

最令人气愤的是,当侵略者最后传令纵火的时候,“各军并无火器,惟有水桶、水锅而已”。侵略者为缺少纵火之物而着急之际,又是“海淀华人暨华役,将携来之火线、秫秸一切引火之物齐集以待”——竟然如此“雪中送炭”,希望侵略者能够尽快纵火。

其后,这些人更是“到处引火延烧”,推波助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火烧圆明园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中国人带路:火烧圆明园悲剧的历史真因【2】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4

  英军烧毁圆明园的原因:

  1.为了销毁劫掠的证据,让许多被盗的财宝不能被清点出来。

  2.对清政府、对清朝皇帝进行最严厉的精神上的打击,使清政府彻底对外妥协、对外屈服。

  火烧圆明园过程:

  英法侵略军到达圆明园后把圆明园抢劫一空。之后,为了报复,英国军队首领额尔金伯爵詹姆斯·布鲁斯在英国首相帕麦斯顿的支持下,下令烧毁圆明园。并派遣戈登执行火烧圆明园命令,大火连烧3天3夜,使这座世界名园化为一片废墟,这是人类历史文明史上的一次浩劫。

  清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后,于10月6日占据圆明园。中国守军寡不敌众,圆明园总管大臣文丰投福海自尽,住在园内的常嫔受惊身亡。英、法军队洗劫两天后,向城内开进。10月11日英军派出1200余名骑兵和一个步兵团,再次洗劫圆明园,英国全权代表詹姆士·布鲁斯以清政府曾将巴夏礼等囚于圆明园并杀害21名使节,为借口,将焚毁圆明园列入议和先决条件。10月18日,3500名英军冲入圆明园,纵火焚烧圆明园,大火三日不灭,圆明园及附近的清漪园、静明园、静宜园、畅春园及海淀镇均被烧成一片废墟,安佑宫中,近300名太监、宫女、工匠葬身火海。成为世界文明史上罕见的暴行。

  

  圆明园遗址

第2个回答  2013-07-22
因为英军一项自称为有教养的军队(绅士思想),而当英军的指挥官和士兵看到圆明园的奇珍异宝的时候,根本顾不上什么绅士和武德了,将圆明园抢个一空,同时圆明园在西方享有很高的声誉(因为马克·波罗的书)所以当英军指挥官发现圆明园已经被抢空后,为了掩盖罪行将其烧毁,这样可以向西方世界的人民和后世有个交代(可以谎称为不小心毁于战火)
第3个回答  2013-07-22
卑劣的帝国主义鬼脸,对于那些经典的艺术,自己不能拥有别人也别想得到
或许也有一种心理的自卑
第4个回答  2013-07-22
因为不能带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