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中有时终须有 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两句是什么?

如题所述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一句是“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这两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意思是我们命中注定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有的,我们命中注定没有的东西我们过份强求也不会有。比喻做人不要功利性太强,顺其自然该有的都会有。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新增全文

尊师以重道,爱众而亲仁。

钱财如粪土,仁义值千金。

作事须循天理,出言要顺人心。

处富贵地,要矜持贫贱的痛痒,当少壮时,须体念衰老的辛酸。

孝当竭力,非徒养身。

鸦有反哺之孝,羊知跪乳之恩。

打虎还要亲兄弟,出阵还须父子兵。

父子和而家不败,弟兄和而家不分。

知己知彼,将心比心。

责人之心责己,爱己之心爱人。

贪爱沉溺即苦海,利欲炽燃是火坑。

随时莫起趋时念,脱俗休存矫俗心。

昼夜惜阴,夜坐惜灯。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平生不作皱眉事,世上应无切齿人。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

饶人不是痴汉,痴汉不会饶人。

不说自己桶索短,但怨人家箍井深。

美不美,乡中水;亲不亲,故乡人。

割不断的亲,离不开的邻。

但行好事,莫问前程。

钝鸟先飞,大器晚成。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寅。

一家之计在于和,一生之计在于勤。

无病休嫌瘦,身安莫怨贫。

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人心。

偏听则暗,兼听则明。

耳闻是虚,眼见是实。

毋施小惠而伤大体,毋借公论而快私情。

毋以已长而形人之短,毋因已拙而忌人之能。

平日不作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

牡丹花好空入目,枣花虽小结实成。

汝惟不矜,天下莫与汝争能;汝惟不伐,天下莫与汝争功。

明不伤察,直不过矫。

仁能善断,清能有容。

不自是而露才,不轻试以幸功。

受享不逾分外,修持不减分中。

肝肠煦若春风,虽囊乏一文,还怜茕独;

气骨清如秋水,纵家徒四壁,终傲王公。

早把甘旨勤奉养,夕阳光阴不多时。

得宠思辱,居安思危。

成名每在穷苦日,败事多因得意时。

许人一物,千金不移。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惜钱休教子,护短莫从师。

须知孺子可教,勿谓童子何知。

静坐常思已过,闲谈莫论人非。

三人同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其不善者改之。

狎昵恶少,久必受其累;屈志老成,急则可相依。

心口如一,童叟无欺。人有善念,天必佑之。

过则无惮改,独则毋自欺。道吾好者是吾贼,

道吾恶者是吉师。

学不尚行,马牛而襟裾。

结交须胜已,似我不如无。

同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斜而有余。

认真还自在,作假费功夫。

是非朝朝有,不听自然无。

聪明逞尽,惹祸招灾。

富从升合起,贫因不算来。

用人不宜刻,刻则思效者去;交友不宜滥,滥则贡谀者来。

乐不可极,乐极生哀;欲不可纵,纵欲成灾。

言顾行,行顾言。

不作风波于世上,但留清白在人间。

勿因群疑而阻独见,勿任已意而废人言。

自处超然,处人蔼然。得意淡然,失意泰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枯木逢春犹再发,人无两度再少年。

儿孙胜于我,要钱做甚么;儿孙不如我,要钱做甚么。

谦恭待人,忠厚传家。

不学无术,读书便佳。

与治同道罔不兴,与乱同事罔不亡。

居身务期质朴,训子要有义方。

富若不教子,钱谷必消灭。

贵若不教子,衣冠受不长。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勿临渴而掘井,宜未雨而绸缪。

酒虽养性还乱性,水能载舟亦覆舟。

克已者,触事皆成药石;尤人者,启口即是戈矛。

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儿孙做牛马。

深山毕竟藏猛虎,大海终须纳细流。

休向君子诌媚,君子原无私惠;休与小人为仇,小人自我对头。

登高必自卑,若涉远必自迩。

磨刀恨不利,刀利伤人指;求财恨不多,财多终累已。

居视其所亲,达视其所举;富视其所不为,贫视其所不取。

知足常足,终身不辱;知止常止,终身不耻。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放利,不顾天理。

悖入亦悖出,害人终害已。

身欲出樊笼外,心要在腔子里。

勿偏信而为奸所欺,勿自任而为气所使。

使口不如自走,求人不如求已。

处骨肉之变,宜从容不宜激烈;当家庭之衰,宜惕厉不宜委靡。

务下学而上达,毋舍近而趋远。

量入为出,凑少成多。

溪壑易填,人心难满。

用人与教人,二者却相反,用人取其长,教人责其短。

仕宦芳规清、慎、勤,饮食要诀缓、暖、软。

留心学到古人难,立脚怕随流俗转。

凡是自是,便少一是。

有短护短,更添一短。

好问则裕,自用则小。

勿营华屋,勿作营巧。

若争小可,便失大道。

但能依本分,终须无烦恼。

有言逆于汝心,必求诸道;有言逊于汝志,必求诸非道。

吃得亏,坐一堆;要得好,大做小。

志宜高而身宜下,胆欲大而心欲小。

学者如禾如稻,不学者如蒿如草。

唇亡齿必寒,教弛富难保。

书中结良友,千载奇逢;门内产贤郎,一家活宝。

狗不嫌家贫,儿不嫌母丑。

勿贪意外之财,勿饮过量之酒。

进步便思退步,着手先图放手。

责善勿过高,当思其可从。

攻恶勿太严,要使其可受。

和气致祥,乖气致戾。

玩人丧德,玩物丧志。

门内有君子,门外君子至;门内有小人,门外小人至。

趋炎虽暖,暖后更觉寒增;食蔗能甘,甘余更生苦趣。

家庭和睦,蔬食尽有余欢;骨肉乖违,珍馐亦减至味。

先学耐烦,切莫使气。

性躁心粗,一生不济。

得时莫夸能,不遇休妒世。

物盛则必衰,有隆还有替。

路径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时,减三分让人嗜。

为人要学大莫学小,志气一卑污了,品格难乎其高;

持家要学小莫学大,门面一 弄阔了,后来难乎其继。

三十不立,四十见恶,五十相将寻死路

见怪不怪,怪乃自败。

一正压百邪,少见必多怪。

君子之交淡以成,小人之交甘以坏。

爱人者,人恒爱。敬人者,人恒敬。

损友敬而远,益友亲而敬。

善与人交,久而能敬。

过则相规,言而有信。

木受绳则直,人受柬则圣。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智生识,识生断。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一毫之恶,劝人莫作;一毫之善,与人方便。

难合难分,易亲亦易散。

传家二字耕与读,防家二字盗与奸,

倾家二字淫与赌,守家二字勤与俭。

不汲汲于富贵,不戚戚于贫贱。

素位而行,不尤不怨。

先达之人可尊也,不可比媚。

权势之人可远也,不可侮慢。

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若有不报,日子未到。

贤者不炫已之长,君子不夺人所好。

救既败之事,如驭临岩之马,休轻加一鞭;

图垂成之功,如挽上滩之舟,莫稍停一棹。

大事不糊涂,小事不渗漏。

内藏精明,外示浑厚。

恩宜先淡而浓,先浓后淡者,人记忘其惠;

威宜自严而宽,先宽后严者,人怨其酷。

以积货财之心积学问,则盛德日新;

以爱妻子之心爱你母,则孝行自笃。

学须静,才须学。

非学无以广才,非静无以成学。

不患老而无成,只怕幼而不学。

富贵如刀兵戈矛,稍放纵便销膏靡骨而不知;

贫贱如针砭药石,一忧勤即砥节砺行而不觉。

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亲戚不悦,无务外交;

事不终始,无务多业。

临难勿苟免,临财勿苟得。

谗言不可听,听之祸殃结。

君听臣遭诛,父听子遭灭,夫妇听之离,

兄弟听之别,朋友听之疏,亲戚听之绝。

性天澄澈,即饥餐渴饮,无非康济身肠;

心地沉迷,纵演偈谈玄,总是播弄精魄。

芝兰生于深林,不以无人而不芳;

君子修其道德,不为穷困而改节。

廉官可酌贪泉水,志士不受嗟来食。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8

下一句是“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

出自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

原文选段如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意思是:顺应天命,随遇而安。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再怎么努力都得不到。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又名《昔时贤文》《古今贤文》,是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

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清代民间创作的结晶。

参考资料:增广贤文——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31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的下一句是“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这两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儿童启蒙读物《增广贤文》里两句话。

“命中有时终须有,命中无时莫强求”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我们命中注定有的东西最终都会有的,我们命中注定没有的东西我们过份强求也不会有。比喻做人不要功利性太强,顺其自然该有的都会有。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在《增广贤文》描述的世界里,人是虚伪的,人们为了一己之私变化无常,嫌贫爱富,趋炎附势,从而使世界布满了陷阱和危机。文中有很多强调命运和报应的内容,认为人的一切都是命运安排的,人应行善,才会有好的际遇。

《增广贤文》有大量篇幅叙述如何待人接物,这部分内容是全文的核心。文中对忍让多有描述,认为忍让是消除烦恼祸患的方法。在主张自我保护、谨慎忍让的同时,也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认为这是做事的原则。文中也不乏劝人向善“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其中一些谚语、俗语反映了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勤劳朴实、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成为宝贵的精神财富。

如“一年之计在于春,一日之计在于晨”;许多关于社会、人生方面的内容,经过人世沧桑的千锤百炼,成为警世喻人的格言,如“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乐不可极,乐极生悲”等;一些谚语、俗语总结了千百年来人们同自然斗争的经验,成为简明生动哲理式的科学知识,如“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早逢春”等。

参考资料:中国搜索-增广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5

这两句出自于《增广贤文》。

下面两句是: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菜根谭有云:苦心中,常得悦心之趣;得意时,便生失意之悲。凡事莫强求,一切因果终有定!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的内容大致有这样几个方面:一是谈人及人际关系,二是谈命运,三是谈如何处世,四是表达对读书的看法。

《增广贤文》以有韵的谚语和文献佳句选编而成,其内容十分广泛,从礼仪道德、典章制度到风物典故、天文地理,几乎无所不含,而又语句通顺,易懂。但中心是讲人生哲学、处世之道。

宁可正而不足,不可邪而有余。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结交须胜己,似我不如无。
但看三五日,相见不如初。

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10-18

下两句: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出自《增广贤文》,中国明代时期编写的儿童启蒙书目。书名最早见之于明万历年间的戏曲《牡丹亭》,据此可推知此书最迟写成于万历年间。原文选段如下:

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道院迎仙客,书堂隐相儒。

庭栽栖凤竹,池养化龙鱼。

白话文释义:宁愿相信有这个东西也不要相信没有,你的命运中属于你的东西,怎么都是你的,而不属于你的东西,你别强求,强求也得不到,仙风道骨的院子迎接神仙,书香草堂归隐着儒士,庭院里栽种着竹子,池子里养着鱼。

扩展资料:

《增广贤文》集结中国从古到今的各种格言、谚语。后来,经过明、清两代文人的不断增补,才改成现在这个模样,称《增广昔时贤文》,通称《增广贤文》。作者一直未见任何书载,只知道清代同治年间儒生周希陶曾进行过重订,很可能是清代民间创作的结晶。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增广贤文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