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服骑射的背景是什么啊

如题所述

胡服骑射是赵武灵王对赵国军事服饰的改革。通过在军队中推行胡式的短衣窄靴,增进了军队的战斗力。这是中国人都知道的事。今天我们反过来来思考一下,“胡服骑射”究竟告诉了我们什么。
“胡服骑射”出现的背景是华夏民族的赵国受到了游牧族的军事威胁,土地被占领、人民被屠杀。在这种情况下,赵武灵王经过仔细分析,认为有必要学习胡人的战争方法。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勇敢地选择了打破传统,改变了军队制服的主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20
当楚国正在遭到秦国欺负的时候,北方的赵国倒在发奋图强。赵国的国君武灵王,眼光远,胆子大,想方设法要把国家改革一番。
赵武灵王是赵国的一位奋发有为的国君,他为了抵御北方胡人的侵略,实行了“胡服骑射”的军事改革。改革的中心内容是穿胡人的服装,学习胡人骑马射箭的作战方法。为此,他力排众议,带头穿胡服,习骑马,练射箭,亲自训练士兵,使赵国军事力量日益强大,而能西退胡人,北灭中山国,成为“战国七雄”之一。

相传,邯郸市西的插箭岭就是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训练士卒的场所。

战国时,今河套地区属赵之云中郡九原县地。杰出的社会改革家赵武灵王,曾一度君临北至阴山西达高阙塞的西北边疆地区。

赵武灵王即位的时候,赵国正处在国势衰落时期,就连中山那样的邻界小国也经常来侵扰。而在和一些大国的战争中,赵国常吃败仗,大将被擒,城邑被占。赵国眼看着被别国兼并。

赵国地处北边,经常与林胡、楼烦、东胡等北方游牧民族接触。赵武灵王看到胡人在军事服饰方面有一些特别的长处:穿窄袖短袄,生活起居和狩猎作战都比较方便;作战时用骑兵、弓箭,与中原的兵车、长矛相比,具有更大的灵活机动性。他对手下说:“北方游牧民族的骑兵来如飞鸟,去如绝弦,是当今之快速反应部队,带着这样的部队驰骋疆场哪有不取胜的道理。”

为了富国强兵,赵武灵王提出“着胡服”“习骑射”的主张,决心取胡人之长补中原之短。可是“胡服骑射”的命令还没有下达,就遭到许多皇亲国戚的反对。公子成等人以“易古之道,逆人之心”为由,拒绝接受变法。赵武灵王驳斥他们说:“德才皆备的人做事都是根据实际情况而采取对策的,怎样有利于国家的昌盛就怎样去做。只要对富国强兵有利,何必拘泥于古人的旧法。” 赵武灵王抱着以胡制胡,将西北少数民族纳入赵国版图的决心,冲破守旧势力的阻拦,毅然发布了“胡服骑射”的政令。赵武灵王号令全国着胡服,习骑射,并带头穿着胡服去会见群臣。胡服在赵国军队中装备齐全后,赵武灵王就开始训练将士,让他们学着胡人的样子,骑马射箭,转战疆场,并结合围猎活动进行实战演习。
第2个回答  2013-07-20
原来中原的服饰主要以长袍为主,上下战马极为不便,而当时的匈奴人,所着衣服却是短袄,长裤上下战马极为方便。为了增强赵国部队的战斗能力,赵武灵王就改革了服饰,并舍弃了原来使用战车加步兵的战斗模式改为了骑兵加步兵的战斗模式。提升了赵国部队的战斗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