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家长最爱对孩子说哪些话?

如题所述

想想自己小时候经常和父母叫板,现在自己为人父母了,也在和自己孩子正面‘交锋’,其实仔细想想,咱对孩子说的那些他不能接受的话,是不是也是曾经我们自己不能接受的。下面这些平时家长爱对孩子说的话,看看是不是小伙们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

场景一:

孩子下课拿着考了98分的试卷回来,爸妈看了一眼说:

怎么只考了98分,另外2分是错在哪里,为什么别人每次都考100分,你看看别人再看看你

场景二:

孩子刚睡醒,有起床气,一直哭闹着要妈妈,刷牙洗脸吃饭也有脾气,妈妈直接说:

跟你说过多少次了,不要总是哭哭哭,有嘴巴不会讲话吗?一二三,停!

场景三:

妈妈忙于做家务,孩子在一旁无聊了就一直在旁边巴拉妈妈,妈妈一心想着先做完家务,刚开始还好好跟孩子沟通:

妈妈在拖地,现在还没空,你自己去玩一下积木

但是小孩不依不饶,让妈妈不要做,陪自己玩一会儿,这个时候妈妈就生气了,直接开吼:

我在忙没看到吗!你再这样我就生气了,自己一边玩去。

场景四:

姐姐和弟弟在客厅一起玩玩具,不到十分钟两个人就吵起来了,姐姐控诉弟弟抢走了她的玩具,妈妈过来就先批评了姐姐:

你是姐姐,就不能让一下弟弟吗?

其实父母的初衷都是好的,拿孩子和别人比较,只是想要鞭策孩子;冷处理是希望孩子能够冷静;威胁孩子说再这样就生气了,只是想要孩子学会耐心等待;让孩子让步是想他学会分享。 但是父母没有采取正确的方式,所以有时候就适得其反。


下面分享怎么转换语言更能让孩子接受:

场景一:

当孩子拿着98分的试卷回来时,父母这样说:

这次考试考得真不错,比上次又进步了,看来宝贝最近有悄悄在努力,不知道下次会不会也给妈妈惊喜

这样既表扬了孩子,也表达了对他的期许。

场景二:

孩子有起床气,一直哭闹要妈妈,不肯刷牙洗脸,可以这样讲:

刚睡醒你心情不好对吗?可以的,妈妈抱抱你,感觉好点了咱们一起去刷牙洗脸,你可以做好的,妈妈相信你……”

孩子情绪激动时,你的说教是不太管用的,最好是让他先冷静下来。

场景三:

当我们在忙,不希望孩子在旁边打扰时,告诉孩子:

你是不是想跟妈妈玩,好,我知道了,只是现在妈妈需要把家务做完,你先玩一会儿积木,我结束了马上过去找你哦

得到了你的肯定回答,知道你等会儿就去陪他,孩子会更愿意到旁边先玩一下别的,但是千万不要食言哈,答应了孩子的就要做到。

场景四:

当姐姐不愿意把玩具给弟弟时,可以先征求一下她的意见:

弟弟拿走了你的玩具,你很生气,妈妈可以理解,你的玩具他不可以随便拿,不过你的玩具看起来就很好玩,弟弟真的很喜欢,要不你借他玩一小儿,或者你们交换玩具玩一会儿,你看怎么样

很多家长都觉得,跟孩子讲道理是对牛弹琴,根本讲不通。其实不是这样的,当咱们把说话的方式换成正向对话,孩子会更愿意听一些,我们可以记住以下三个沟通原则:

1、共情关注

所谓的共情,就是父母对孩子的行为做出回应。分三个步骤:

♳观察:看看孩子在关注什么,关注孩子所关注的。

♴理解:对孩子的行为给予包容,想一想自己可以做什么。

♵行动:在理解的基础上付诸行动。

2、充分交流,要多和孩子说

3岁以内的孩子,多和他们交流,跟孩子解释发生的事,让他们掌握更多词汇。4-6岁的孩子,多和他们谈论更复杂的词语,帮他们接触更广泛更新鲜的词汇。

3、轮流谈话

认真听孩子在讲什么,只有互动交流,才能更好理解孩子在想什么,还能激发孩子思考。这样孩子才能慢慢学着理解父母的行为。


父母都是爱孩子的,但是父母是成人思维了,而小宝贝们还是儿童的思维,他们的需求很简单,就是从父母这里得到爱和关注。所以,咱们不妨换一种方式和孩子说话,用更合适的方式来爱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8

普遍存在下面6种问题,我来给大家分析

1.我都是为了你好

父母总是一厢情愿地帮孩子规划人生,兴趣班、交朋友、高考志愿,甚至是什么时候结婚生子,都希望孩子按自己的既定路线走,孩子稍有反抗,便是不识好歹,毕竟父母不会害你,都是为了你好。我们并不能确定,我们的视野能不能看到孩子的未来,放手让孩子成长,他们才会走得更远。

2.自己在过颓废的生活,却逼着孩子努力上进

把孩子带到麻将室里做作业,摸牌打牌游刃有余的同时,还不忘提醒孩子字要写规范自己沉迷于抖音,却要求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自己“出口成脏”,却要求孩子“出口成章”……有时候,示范比说教更有用,这就是榜样的力量。

3.过分的教育焦虑

幼儿园上公立的好还是上私立的好?期末了,要不要报个辅导班?文理科要分班了,该选文科还是理科?……中国父母在教育上总是不停的焦虑,他们的焦虑,一方面来源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高考,一方面来源于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得理念。这些都是他们已经无法完成的,只能把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孩子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很多值得父母关注的地方,要教育,但不要焦虑。

4.不信任孩子

你不惹他,他为什么要打你你不跑,怎么会摔倒还把膝盖弄破你上课不认真听课,当然不会做作业咯……这些时候,孩子就成了“背锅侠”,他们要的或许只是你的一句鼓励,一个拥抱,父母的不信任,比批评,更让孩子难受。

5.别人家的孩子

可能每个人都有一个热衷于比较的母亲,而她总有一个朋友家的孩子成绩好、跳舞好、性格好…总之什么都比你好,“你看谁家的那谁谁谁…”,一句话专治各种不服。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真的没必要去复制别人的人生,做好自己也是一种成功。

6.要不是因为你

要不是因为你,我早和你爸早离婚了要不是因为你,我会做全职妈妈吗要不是因为你,我们不会住这么小的房子……中国家长总是沉迷于自我感动,并且在感动的同时,还要强迫孩子对自己的付出表示认同,我们并没有思考过:这些所谓的付出,是我们自己想要给予的,还是孩子真正需要的。

父母最爱的永远都是自己的子女,正是这种爱之深,让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才出现了这样那样的问题,让爱变得沉重,变得有距离感。而教育本来就是一件任重而道远的事情,不会因为有这种爱,就变得简单或单一,我们需要做的,仍然是不断的探索,不断的前进!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3-07-20
家长最爱对孩子说的话有很多,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例子:
1. "我爱你":这是家长最常对孩子说的话,表达他们对孩子的深爱和关心。
2. "你是我的骄傲":家长经常表达对孩子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的话语,鼓励孩子继续努力。
3. "相信你自己":家长鼓励孩子相信自己的能力和潜力,激励他们在面对挑战时勇敢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4. "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支持你":家长向孩子传达无条件的支持和关爱,让他们感到安全和被接纳。
5. "你可以做到":家长在鼓励孩子面对困难时常常告诉他们,相信他们有能力克服困难并取得成功。
6. "谢谢你":家长对孩子的努力和行为表示感激,让孩子明白他们的付出被认可和重视。
7. "请"和"谢谢":家长通过教育孩子礼貌用语,如“请”和“谢谢”,培养孩子的尊重和感恩之心。
8. "我相信你":家长给予孩子信任和信心的话语,让孩子感到被理解和支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