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期末复习计划

要语数英三科全面复习!

六年级语文上册期末复习计划时间: 2009年11月08日   复习目标:  字:1、生字表里所有的生字组词,听写。  2、多音字组词,能正确区分所学的形近字、同音字。  3、能进一步巩固平常学习中的易错字、难记忆的字。  4、每个单元的读读写写全部都会写,听写要过关。  词:1、所有生词,书本里的,练习册里的词都要会写,会运用。  2、所有四字词语,成语牢记,听写,并会填空。  3、按照词的类型分类复习,掌握所学的词语盘点中的词语,认读并听写这些词语。  4、复习课文中出现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  5、根据句意填出适当的词语。  句:1、所有日积月累里的句子全部会背,会默写,天天早读背,天天抽考。  2、所有句型之间的转换,练习册上的,卷子上的难点,弱点,  3、会背诵默写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及古诗。  4、能够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次序错乱的句子。  5、能按要求完成或改写各种句式:比喻句、拟人句、陈述句、被字句、把字句、缩句、扩句。  段:1、能正确背诵本册要求背诵的课文段落,并能按课文原形填空。  2、正确在段落中使用逗号、句号、问号、叹号、引号、分号,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篇:1、抓住练习册和卷子上的篇章练习为主,在其中字,词,句都进行了练习。  2、将书上所有精读课文内容都过一遍,每个单元卷子中的阅读理解逐个复习。  习作:能按要求完成各类习作,叙事清楚、内容具体、语句通顺、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最终复习抓住书本,多讲多练,针对班上孩子易错问题进行重点复习。句型转换,阅读理解,词语理解,还有就是难写生字的反复听写,讲解。还有就是教给孩子复习方法,最终用一个好的心态来面对考试。  三、复习重点1、正确书写、听写生字词2、背诵课文及日积月累中的名言警句。3、按要求改写各种句式的练习及运用正确的修改符号修改病句。  四、复习难点: 1、正确使用标点、读懂标点,感受标点的表达作用。(重点省略号),根据省略号前面的内容概括或合理想象补充内容。正确把握词语的意思。(包括关联词语)。  2、阅读记叙文,能抓住富有感***彩的词句、含义深刻的词句、过渡句,把握文章主要内容,正确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3、写作:记事要努力做到围绕中心将经过写具体。写人要围绕中心选择材料,用具体的事例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质。写景要抓住景物的特点,按照一定的顺序进行叙述,注意过渡要自然。写板报稿要突出它的特点:标题要醒目,正文要简明扼要。  4、口语交际:在交际过程中能专注地倾听,抓住要点,大方地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观点。  复习策略:  1、 教师要再次研究教材,把握教材的重难点,制定详细的复习计划,精心准备复习教案,复习作业要精而准。  2、 对于学困生,教师要多找学生谈心,引导学生的心理,树立信心。  3、 对于句式的训练,教师要多让学生见题,达到熟能生巧。  4、 对于阅读和作文,教师可以课内讲,课外练的方式。  5、加大测评的力度,多考多评。  6、 对于优等生,教师要给予拔高要求,培养优生,提高平均分。  复习的特色工作:  1、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掌握的情况随时调整自己的复习内容,要分析好学生的学情。  2、教师要多与其他教师联系,取长补短,共同进步。  3、在课堂上要落实好复习要求和内容,要在课堂上要成绩。  4、 复习时学生的心理疏导和调控同样重要。  5、 在复习时,可以开展有趣的语文小游戏,调节气氛。
数学第十一册期末复习计划 发表日期:2009年12月4日 一、复习内容本册教材内容主要包括这样几个方面:1、方程2、长方体和正方体3、分数乘法(倒数的认识);4、分数除法5、认识比6、分数四则混合运算;7、解决问题的策略8、可能性9、百分数; 二、复习要点及学生预期要达到的复习效果1、复习分数乘法和除法时要使所有学生熟练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意义,知道一道分数乘法或除法算式所表示的含义;使学生掌握分数乘法和除法的计算法则及乘除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比的意义及化简比。熟记:(1)分数乘法算式意义;(2)分数除法算式的意义;(3)分数乘、除法的计算法则;(4)倒数的意义,比的意义及化简比(5)除法、分数、比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如下表):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大小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 2、复习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保证学生的计算正确率达到97%以上并且提高计算速度(重点掌握乘法分配律); 4、复习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点、分析方法,熟练掌握算术解答的方法。掌握:分数、百分数应用题解题公式单位“1”已知: 单位“1” × 对应分率 = 对应数量求单位“1”或单位“1”未知: 对应数量 ÷ 对应分率 = 单位“1”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一个数 ÷ 另一个数 =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多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公式:少的数量÷单位“1” = 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少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注意:这里的“多”、“少”还可以换成“节约”、“增产”等字。)(注意:例题:(1)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梨树的棵数比桃树多20%,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 (2)果园里有桃树120棵,比梨树的棵数少20%,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分析思路:先找出单位“1”,确定已知还是未知,单位“1” 知道就用乘法,单位“1”不知道就用除法。“比谁多(少)几分之几“列式就是“1+(-)几分之几”。)列式:(1)120×(1+20%) (2)120÷(1-20%)5、复习百分数时使学生熟练掌握:(1)百分数的意义,了解百分数是一个百分率,一带单位名称;(2)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互化,使学生熟练背诵:= 0.5 = 50% = 0.25=25% = 0.75 = 75% = 0.2 = 20% = 0.4 = 40% = 0.6 = 60% = 0.8 = 80% =0.125=12.5% =0.375=37.5% =0.625=62.5% =0.875=87.5% =0.1=10% =0.05=5% =0.04=4% =0.02=2% =0.01=1% 四、具体措施在课堂教学中以基础知识为主,主要是以计算题(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其简便计算、求未知数X)、文字题为主。在概念教学中尽量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明白本学期所学知识间联系及区别,能够分辨清是非判断题。在应用题复习中以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及其百分数应用题为主。(一)计算题复习。在复习期间课堂上及课后每天要给学生做10—20题左右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及求未知数X的计算题,并对一些基础较差的学生要及时的批改,对发现的问题要一对一的进行指导。另外,发动这部分学生的家长,每天出5—10题分数加减法的计算题,督促学生在家完成,家长进行批改,老师第二天进行抽查。(视教学情况而定)(二)应用题复习。在应用题的复习过程中,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有差别的进行复习。对于年级中的拔尖学生在其掌握基本应用题的前提下,能够在难题上突破并熟练掌握。对于应用题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尽量保证其掌握基本题型。有如下基本题型:(1)一条路全长12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还剩几分之没有修?(2)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梨树比桃树少,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3)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比梨树少,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4)一条路全长1200米,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两天一共修了多少米?条二天比第一天多修多少米?还剩多少米?(5)一条路,第一天修了全长的,第二天修了全长的,第一天比第二天少修60米,这条路全长多少米?(6)五月份比六月份节约用水20吨,五月份用水80吨。五月份比六月份用水节约百分之几?(7)一杯盐水,盐10克,水90克,这杯盐水的含盐率。(8)在一个边长为4米的正方形钢板上截取一个最大的圆形钢板,求这块钢板的利用率。(9)一件上衣,打八折后是72元,这件上衣原价多少元?(10)果园里有桃树200棵,比梨树的少50棵,果园里有梨树多少棵?(11)在一个半径是10米的圆形花坛里种红花和黄花,种红花和黄花的面积比是2:3。种红花和黄花各有多少?(12)自行车的前轮直径是70厘米,如果自行车每分钟转100圈,要通过一座长2.512千米的大桥,需要多少分钟?(三)对于一些学习习惯比较差的学生,如:抄袭作业,家庭作业不做或不认真写等。采取如下措施:1、寻求班主任的配合对其进行思想上教育,谈心,帮助其明白学习的重要性以及清醒的认识到学习的刻苦性,尤其是学习自觉性的教育,帮助这些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2、利用课余时间及放学后的时间对他们进行补习;3、布置一些适合这部分学生做的作业(也就是说,布置一些基础性比较强,相对简单一些的作业);4、将学生在校复习期间的学习情况及时通知家长,寻求家长的配合;5、对于这部分成绩比较差的学生要进行适时适度的鼓励;6、积极配合班主任做好这些学生的各门学科的复习安排工作;7、在复习期间适当给予学生一些放松的时间(每周保证有1—2天没有数学家庭作业;每周尽量给学生有1节课的放松时间;对于一些优秀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的前提下可以考虑给其一些自由学习时间)。(四)做好每一次复习试卷的分析。“人头失分表”是教师了解学生学习状态、掌握学生学习情况的动态表格。是提高学生学习质量的非常重要的教学手段。在复习期间一定要用好“人头失分表”。提出几点建议:首先,在复习期间对学生的每一次质量测试要做好“人头失分表”;其次,在做“人头失分表”的过程中,每一项每一个知识点都要做细。一般情况下对试卷所做的“人头失分表”分为四大块:概念、计算、操作和应用题。但我觉得应该还要做的更细,比如概念部分还可以分为填空、选择、判断三部分;计算部分可以分为计算和文字题两部分;最后,要精确的计算出每一项的得分率,根据失分率分析每一位学生的失分情况,深刻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采取一定的措施,有重点的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总结得失。另外,还要做好每一张“人头失分表”的对比,使教师清楚的了解复习的效果如何。我们应该使“人头失分表”成为指导教师课堂教学的分向标。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9
不必很紧张,复习计划也不用太紧,你只要在空闲的时间看看自己记过的笔记,看看书中的要点就行。如果你疯狂的复习,证明的是你紧张,如果你紧张,考试就不行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