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草是干什么用的?

如题所述

《本草纲目》记载:艾以叶入药,性温、味苦、无毒、纯阳之性、通十二经、具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亦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台湾正流行的“药草浴”,大多就是选用艾草。
艾草的用途:
1、艾草有调经止血_安胎止崩_散寒除湿之效。治月经不调_经痛腹痛_流产_子宫出血,根治风湿性关节炎_头风_月内风等。因它可削冰令圆,又可炙百病,为医家最常用之药。
2、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31b81926ffdeb48f8c54647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31b81926ffdeb48f8c54647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77c6a7efce1b9d1631b81926ffdeb48f8c54647e"/>
3、艾草也是一种很好的食物,在中国南方传统食品中,有一种糍粑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原料做成的。即用清明前后鲜嫩的艾草和糯米粉按一比二的比例和在一起,包上花生、芝麻及白糖等馅料(部分地区会加上绿豆蓉),再将之蒸熟即可。在广东东江流域,当地人在冬季和春季采摘鲜嫩的艾草叶子和芽,作蔬菜食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4-02

中医认为,风寒咳嗽为风寒犯肺,艾叶可温中、逐寒,所含的挥发油被人体吸收后还能镇咳、平喘及祛痰。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中山中医院中药药理实验室主任梅全说,所以用艾叶煎水泡脚或泡浴还有温驱寒邪及宣肺止咳的作用。

当然,艾草浴不仅有利于防治感冒咳嗽,对湿疹、毛囊炎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又因艾草可以促进气血流通,改善皮肤新陈代谢,所以经常进行艾草浴还有很好的美容作用,相传慈禧御医研究的美白大浴中就有艾草。

艾叶的食用价值也非常高,它含有软性树脂、挥发性精油、葡萄糖、鞣酸、氯化钾和B族维生素、维生素C及钙、磷、铁、锌等多种矿物质元素等成分。而且含有一种单宁成分卡泰新具有软化血管的作用。

从养生的角度来说,用它烹制一些食疗养生品食用,可以达到养胃助消化、驱寒去湿、调经止痛、降血压、降血脂、缓解心血管疾病等作用。

扩展资料:

据《本草纲目》记载,艾草是性温、味苦、无毒的一味药。它具有回阳、理气血、逐湿寒、止血安胎等功效,也常用于针灸,故又被称为“医草”。用艾草泡脚还能够改善肺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艾草泡脚的方法和生姜泡脚的方法相近,一般取30-50克(一小把)干艾草煮水泡脚,煮法与前面提到的相同。

身体寒湿重的病人,每周可以用艾草泡一次脚。还可在用艾草水泡脚的同时,喝上一杯生姜红枣水(10粒干红枣加两片生姜,加十碗水煮两个小时)作为辅助。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祛湿止痛找艾草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艾叶泡脚治百病 中医教你如何泡脚保长寿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4-08-20
晒干泡水熏蒸以达消毒止痒,产妇多用艾水洗澡或熏蒸。传统药性理论认为艾叶有理气血,逐寒湿、温经、止血、安胎等作用。现代实验研究证明,艾叶具有抗菌及抗病毒作用;平喘、镇咳及祛痰作用;止血及抗凝血作用;镇静及抗过敏作用;护肝利胆作用等。艾草可作“艾叶茶”、“艾叶汤”、“艾叶粥”等食谱,以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

艾叶性味苦、辛、温,归肝、脾、肾经。在我国东北、华北、西南等地均有分布,在郊外很容易见到,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叶经搓揉有清香,采叶干燥后即为生艾叶,加醋炒成炭即为艾叶炭,生艾叶碾压成绒后再包卷成条即为艾条。艾叶可以内服可以外用,是一种常见中药,在中国中草药史上充当着格外重要的角色。
《诗经、王风、采葛》有云: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诗中艾者便是我们所说的艾蒿,人们采集时主要采用艾蒿的叶子,我们称之为艾叶。屈原撰写的《离骚》中也提到艾,云“户服艾以盈要兮,谓幽兰其不可佩”。从这两部公元前的著名诗集中均载有“艾”的情况看,说明艾在公元前就已普遍应用了,这种应用当以医药用途为主。
艾叶作为药物正式记载始见于梁?陶弘景《名医别录》,该书对艾叶的药性理论作了较全面的论述:“艾叶,味苦,微温,无毒。主灸百病,可作煎,止下痢、吐血、下部匿虫疮、妇人漏血,利阴气,生肌肉,避风寒,使人有子,一名冰台,一名医草,生田野。三月三日采,暴干。作煎,勿令见风。又,艾,生寒熟热,主下血、衄血、脓血痢,水煮及丸散任用。”
宋朝苏颂《图经本草》是最早对艾叶生药学内容有较全面记载的专著,云:“艾叶,旧不著所出州土,但云生田野。今处处有之,以复道者为佳,云此种灸病尤胜,初春布地生苗,茎类蒿,而叶背白,以苗短者为佳。三月三日、五月五日采叶暴干,经陈久方可用。”
明朝李言闻、李时珍父子对艾叶研究颇为深入,李言闻曾著有《蕲艾传》一卷,称艾叶“产于山阳,采以端午,治病灸疾,功非小补”。此书是第一本专门论述艾叶的专著,惜已失传。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对艾叶的植物形态有详细的描述,对前人论述艾叶性寒和艾叶有毒的观点进行了讨论和指正,并附用艾叶治病的单验方52个,是收载艾叶附方最多的本草专著之一,为推动和指导艾叶的应用作出了积极贡献。
清代,对艾叶的研究及应用也是十分重视的,《本草备要》、《本草从新》、《本草钩元》、《本草求真》、《植物名实图考》等大多本草著作均收载艾叶,但在描述的内容上并无多大创新,多是继承前人论述。艾叶在清代宫廷中的应用也是十分广泛的,是清宫医案处方中出现频率较高的药物,主要用于妇科疾病,也用于灸法治疗多种疾病,还被用于治疗腰痛。
中医药养生渐呈热潮之时,人们对艾叶的热情也一直攀升,艾叶针灸、艾叶SPA、烟熏、外洗等等方法被逐渐应用,艾叶成为人们用来减肥、美容、保健、杀菌的炙手可热的药品,艾叶也以多种形式被研发出来推向市场,艾条、艾叶、艾绒等形式被推向市场,更为简单便捷的使用艾叶便成为当今一大需求。
六神艾叶除菌香皂,是使用六神特殊提取的艾叶精油加上六神特有天然植物萃炼而成的六神原液调制而成,中医药除菌更为放心,有选择性的杀菌,用最为自然的方式呵护肌肤。它将艾叶选择性杀菌的特质得到充分发挥,驱除有害细菌,保留有益细菌,既能保持皮肤的清洁,也能促进身体机能的健康运行,让艾叶更进一步的走近人们生活中,艾叶本身的芬芳清香,以及香皂易冲洗的特点,轻松使用之后还能手留余香。
现今,六神担起了传承艾叶医药价值的重任。六神品牌一直贯彻以中医药配方为本的方针,并不断利用现代科技进行创新,将古之药方和现代技术完美融合,为国人提供品质可靠的洗化用品。六神艾叶除菌香皂是六神企业文化价值的充分体现,也是发扬中国传统中医药文化的典型代表,在传承中国文化的基础上不断开创民族产业的品牌之路。

请给好评,谢谢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8-01-19
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艾叶有散寒除湿,温经止血的功效,艾叶的功效与作用是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作用,艾叶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中艾叶泡脚、艾叶泡脚的好处是最爱关注的用法。
艾叶能散寒除湿,温经止血,艾叶适用于虚寒性出血及腹痛,对于妇女虚寒月经不调、腹痛、崩漏有明显疗效,艾叶是一种妇科良药。
产后感寒腹痛或老人脐痛腹冷痛者,可用熟艾入布袋兜于脐部。冲任虚寒,月经不调,小腹冷若冰霜痛,日久不孕者,可与香附、吴茱萸、当归、肉桂等配伍,以散寒止痛,养血调经。若痢下赤白、血多、痛不可忍者,则须与黄连、木香、肉豆蔻等同用,以清热行气止痛。寒湿泻痢不止者,可与干姜同煎。
【艾叶】艾叶的功效与作用

1、艾叶治妊娠卒眙动不安,或但腰痛,或胎转抢心,或下血不止:艾叶一鸡子大,以酒四升,煮取二升,分为二服。(《肘后方》)
2、艾叶治肠炎、急性尿道感染、膀胱炎:艾叶10克,辣蓼10克,车前80克。水煎服,每天一剂,早晚各服一次。(江苏徐州《单方验方新医疗法选编》)
3、艾叶治盗汗不止:熟艾10克,白茯神15克,乌梅三个。水一钟,煎八分,临卧温服。(《纲目》)
4、艾叶治痈疽不合,疮口冷滞:以北艾煎汤洗后,白胶熏之。(《仁斋直指方》)
5、艾叶治气痢腹痛,睡卧不安:艾叶(炒)、陈橘皮(汤浸去白,焙)等分。上二味捣罗为末,酒煮烂饭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空心。(《圣济总录》香艾丸)
6、艾叶治卒心痛:白艾成熟者三升,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顿服之。若为客气所中者,当吐出虫物。(《补缺肘后方》)
7、艾叶治头风面疮,痒出黄水:艾100克,醋一升,砂锅煎取汁,每薄纸上贴之,一日二、三上。(许国桢《御药院方》)
8、艾叶治湿疹:艾叶炭、枯矾、黄柏等分。共研细末,用香油调膏,外敷。(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
9、艾叶治脾胃冷痛:白艾末煎汤服10克。(《卫生易简方》)
10、艾叶治湿冷下痢脓血,腹痛,妇人下血:干艾叶200克(炒焦存性),川白姜50克(炮)。上为末,醋煮面糊丸,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温米饮下。(《世医得效方》艾姜汤)
11、艾叶治妇人白带淋沥:艾叶(杵如绵,扬去尘末并梗,酒煮一周时)300克,白术、苍术各150克(俱米泔水浸,晒干炒),当归身(酒炒)100克,砂仁50克。共为末,每早服15克,白汤调下。(《本草汇言》)
12、艾叶治产后腹痛欲死,因感寒起者:陈蕲艾二斤,焙干,捣铺脐上,以绢覆住,熨斗熨之,待口中艾气出,则痛自止。(《杨诚经验方》)
13、艾叶治忽吐血一、二口,或心衄,或内崩:熟艾三鸡子许,水五升,煮二升服。(《千金方》)
14、艾叶治妇人崩中,连日不止:熟艾如鸡子大,阿胶(炒为末)25克,干姜5克。水五盏,先煮艾、姜至二盏半,入胶烊化,分三服,空腹服,一日尽。(《养生必用方》)
15、艾叶治鼻血不止:艾灰吹之,亦可以艾叶煎服。(《圣惠方》)
16、艾叶治粪后下血:艾叶、生姜。煎浓汁,服三合。(《千金方》)
17、艾叶治功能性子宫出血,产后出血:艾叶炭50克,蒲黄、蒲公英各25克。每日一剂,煎服二次。(内蒙古《中草药新医疗法资料选编》)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16
提到端午节大家自然想到艾草,可大家知道艾草是一种什么植物,又为什么作为“门神”吗?

  艾,是一种极平常的植物,每到春夏季节,路旁溪畔,田头地角,荒野土丘,都生长着许多艾草。风吹过,散发着悠悠清香,沁人心脾。近日,记者在杭州各大菜场都看到,不少摊位上都码着一捆艾草,买菜的市民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把艾草。

  四五枝艾草、一两根菖蒲,插结在房前屋后、悬挂于窗畔门旁,香气四溢。“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江南人对艾草很有感情,每年端午节,家家户户采些艾草作“门神”,悬挂门上。

  在艾草的摊位,一边是菜,一边是艾草,摊主促销“重心”明显倾向艾草。短短十分钟不到,就卖了三十几把,她向市民介绍,艾草煎水洗澡,可杀菌治皮肤病,还可以洗干净了泡着喝。

  有研究表明,端午时,天气转热,空气潮湿,蚊虫滋生,疫病增多,艾与菖蒲中都含有芳香油,可用来防虫防蚊(直接悬挂也有此效果,但烟熏更好);燃点艾条还可灸治多种病症。梅雨季节,她采几棵放置家中,调节空气;天气闷热,她放些新鲜艾草到厕所里,除去异味;盛夏之夜,家里焚燃艾叶,驱逐蚊子;孩子们身上长了毒疮脓疖,将艾叶熬成水喝下去或擦洗患处;若遇创伤流血,则将干艾叶揉成绒状敷上止血。”现在每逢端午节,当看到菜市场有艾草,她都要买上几棵。

  还有人以五彩花布缝制成各种花样的小袋,内塞艾叶,袋子下端垂有穗带,佩于小孩胸前,既显示家妇聪明手巧,又利用“艾”与“爱”的谐音,表示对孩子的疼爱。在浙江乡村,人们还把它采来洗净,煮熟,剁碎,然后和在米粉里做艾粑粑。做出的粑粑一个个碧绿碧绿的,又清新,又细腻,味道非常好。

  笔直挺秀、微风摇曳着的艾叶,散发出特有的清香,在端午这个特殊的时节,让人们思念故乡、想起母亲、回忆起童年……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