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熊猫真正的名称叫什么

大熊猫并不是它的真名 是知道 它的真名是什么?

大熊猫真正的名称叫猫熊。

大熊猫的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

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扩展资料: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熊猫嗜饮,常把家安在距水源近的地方。有的大熊猫居住地离水源远,一旦找到水源后,它们就会尽情畅饮,像贪酒的醉汉一样,不醉不归。由于体态肥胖,大熊猫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笨拙的、慢吞吞的。其实,大熊猫一点也不笨,它们个个是爬树高手。

大熊猫的先祖始熊猫是食肉动物,爬树对捕食极为有利,还能躲避天敌。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是金猫、豺、豹和黄喉貂,幼仔和年老体弱者会受到致命的攻击。年轻体壮的大熊猫继承了先祖的凶猛性情,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

除了天敌,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竹林中的动物还有金丝猴、羚牛和小熊猫。它们所需食物并不发生冲突,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相处。少数的“流血”事件,往往是大熊猫“惹”出来的。

竹子是一种低营养、低能量的食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为了生存,往往采取尽可能减少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多休息的生活方式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与其它同等身材的食肉动物相比,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最小。每只大熊猫大约需要4-7平方公里,是黑熊活动范围的1/4至1/7。

熊猫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觅食,其余时间基本上用于休息。处于生仔前后的雌性熊猫有时会打破长期吃竹子的规律,对腐肉和骨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大熊猫保护区生活的当地人,就曾经看见过大熊猫捕食金丝猴。

大熊猫耐严寒、耐潮湿,从不冬眠,即使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它们仍然舒适地游弋于竹林中。在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每年春天进入发情期后,独身已久的大熊猫才打破区域界限,相互往来。在野外长大的雌性大熊猫到了6.5岁才第一次发情。

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相对性早熟,3.5岁就开始谈情说爱了。雄性大熊猫发育稍晚,发情期最多比雌性推迟1—2年。进入发情期后,一向安详的大熊猫都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样子,猛烈地抓咬树枝、将树枝咬断或者在树干上留下清晰的抓痕。

它们还会把肛周腺分泌物涂擦在树根上、石头上或者突出的地表上,向同类发出气味信号,告知自己的确切位置。有时它们也会发出鸣叫声,唱上一曲求偶恋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7-29

大熊猫真正的名称叫猫熊。

大熊猫的祖先是始熊猫,大熊猫的标准中文名称其实叫“猫熊”,意即“像猫一样的熊”。这是一种由拟熊类演变而成的以食肉为主的最早的熊猫。

大熊猫祖先出现在2-3百万年前的洪积纪早期。距今几十万年前是大熊猫的极盛时期,它属于剑齿象古生物群,大熊猫的栖息地曾覆盖了中国东部和南部的大部分地区,北达北京,南至缅甸南部和越南北部。

化石通常在海拔500-700米的温带或亚热带森林发现。后来同期的动物相继灭绝,大熊猫却孑遗至今,并保持原有的古老特征。

扩展资料

大熊猫的分布范围:

截至2019年,我国已开展了4次全国大熊猫调查。最后一次调查于2011年启动,2014年结束,调查内容包括大熊猫野外种群、栖息地、同域分布动物、干扰因素、保护管理、圈养种群和分布区经济社会状况等七个方面。

最后一次调查结果显示全国野生大熊猫种群数量达1864只,圈养大熊猫种群数量达到375只,野生大熊猫栖息地面积为258万公顷,潜在栖息地91万公顷,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三省的17个市(州)、49个县(市、区)、196个乡镇。有大熊猫分布和栖息地分布的保护区数量增加到67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大熊猫

参考资料来源: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全国第四次大熊猫调查结果公布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7-29
关于大熊猫的叫法:大熊猫是学名,而平时人们口头上说的“熊猫”则是错误的叫法,很多人都习惯与错误地这么说。事实上,根本不存在“熊猫”这种动物,同时应称大熊猫幼崽为“小大熊猫”,而“小熊猫”又是另外一种动物。
大熊猫现多俗称熊猫,原称猫熊。民国时一次展出时,因为当时规定采取了国际通用准则,使用中英文按照从左向右列出每一件展品的名字,但由于国内的阅读顺序还是从右至左,另外当时的大熊猫还不像现在这样作为国宝世人皆知,只有极少人知道它。所以大家都认为它的名字是“熊猫”。以谬传谬,约定俗成,最终它在华人世界的名字就被永久的改变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20-06-05
大熊猫真正的名称叫猫熊。

大熊猫的最初定名本叫猫熊或大猫熊,意思是它的脸型似猫那样圆胖,但整个体型又像熊,有的甚至把它隶属于熊科。由于在20世纪50年代前,中文的书写方式是直书,认读是自右到左,而改为横书后则从左到右,当1939年四川北碚博物馆展出时说明标题用横书,名猫熊。

而当时参观者习惯了直书自右到左的认读,误认为熊猫。 自此,首先在主产它的故乡(四川),长此以往向传讹误,久之也就习以为常的把猫熊更名为熊猫了。以后,它通用的中文名叫大熊猫,也就被人们所公认。

扩展资料:

大熊猫的生活习惯

熊猫嗜饮,常把家安在距水源近的地方。有的大熊猫居住地离水源远,一旦找到水源后,它们就会尽情畅饮,像贪酒的醉汉一样,不醉不归。由于体态肥胖,大熊猫给人的感觉往往是笨拙的、慢吞吞的。其实,大熊猫一点也不笨,它们个个是爬树高手。

大熊猫的先祖始熊猫是食肉动物,爬树对捕食极为有利,还能躲避天敌。大熊猫的天敌主要是金猫、豺、豹和黄喉貂,幼仔和年老体弱者会受到致命的攻击。年轻体壮的大熊猫继承了先祖的凶猛性情,一旦被激怒就会勇猛还击。

除了天敌,跟大熊猫一起生活在竹林中的动物还有金丝猴、羚牛和小熊猫。它们所需食物并不发生冲突,大部分时间能够和平相处。少数的“流血”事件,往往是大熊猫“惹”出来的。

竹子是一种低营养、低能量的食物,以竹子为主要食物的大熊猫为了生存,往往采取尽可能减少活动范围和活动量、多休息的生活方式来减少能量的消耗。与其它同等身材的食肉动物相比,大熊猫的活动范围最小。每只大熊猫大约需要4-7平方公里,是黑熊活动范围的1/4至1/7。

熊猫一天中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觅食,其余时间基本上用于休息。处于生仔前后的雌性熊猫有时会打破长期吃竹子的规律,对腐肉和骨头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在大熊猫保护区生活的当地人,就曾经看见过大熊猫捕食金丝猴。

大熊猫耐严寒、耐潮湿,从不冬眠,即使是白雪皑皑的隆冬,它们仍然舒适地游弋于竹林中。在野外生活的大熊猫,平均寿命约为15岁。每年春天进入发情期后,独身已久的大熊猫才打破区域界限,相互往来。在野外长大的雌性大熊猫到了6.5岁才第一次发情。

而人工饲养的大熊猫相对性早熟,3.5岁就开始谈情说爱了。雄性大熊猫发育稍晚,发情期最多比雌性推迟1—2年。进入发情期后,一向安详的大熊猫都表现出烦躁不安的样子,猛烈地抓咬树枝、将树枝咬断或者在树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3-07-29
原称猫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