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万物皆空;人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劝人勿执着。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有时候如果通过了解佛教发展史,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佛教经典的内容,对于理解“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的意义,也是这样。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是佛教禅宗六祖慧能的一首偈子,通过这首偈子,慧能确立了他在佛教禅宗中的地位,禅宗确立了在中国佛教中的最终地位。 禅宗最初由达摩传入中国。是作为一个无名的小派别进入的。当时赫赫有名的,占据主流地位的是律宗等派别。但禅宗在中国获得了巨大的发展,并且最终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这和禅宗六祖惠能对佛教的贡献有关系。 六祖惠能在禅宗历史上是划时代的人物。因为在六祖惠能时代,禅宗内部产生了一个重要的争论,就是佛教修行究竟是“修身”成佛还是“修心”成佛的争论。这个争论,是通过神秀和慧能的两首偈子表达出来的。 以神秀为代表的一派认为是要修身成佛,即所谓“身为菩提树,心如明镜台”的偈子中概括的思想,认为如果不付出个人的艰苦努力,难以成佛。也就是成佛要通过持戒,要身体修行,要“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避免沾染上世间的“杂染”。这是当时禅宗一派的主流思想。 而惠能则嘲笑神秀的不彻底,他的观点是,既然你神秀承认说“万事皆空”,你的身体难道不是“空”吗?既然身体也是“空”,你在“时时勤拂拭”什么呢?所以,慧能认为神秀的观点是错误的。慧能主张“修心”以成佛,即“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偈子中概括的思想,慧能说,只有解决了心的问题,就可以成佛。因为身是“空”,但“心”是实在的,因而修行只能是修心。慧能的偈子表示的是这样一个理论体系。 惠能偈子的理论意义在于他从禅的角度出发,最圆满地阐述了释迦牟尼佛关于“佛”的真实含义。释迦牟尼佛认为,所谓“佛”就是“觉悟”,人觉悟了就可以成佛。但怎么觉悟,释迦牟尼佛没说。惠能则告诉人们,释迦牟尼佛说的觉悟就在于人心中的一念之间,就是所谓“顿悟”。这确实是最准确地体现了释迦牟尼佛思想的精髓。 其实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就是从这个思想而形成的俗语,也是一个最典型的理念表述。 由于惠能的理论出现,实际上标志着佛教的实现了最高发展阶段。并且在理论上战胜了中国佛教的其他宗派。在以后不长的时间里,佛教在中国的其他宗派基本上就消失了。 所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之所以如此著名,就是这首偈子在佛教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禅宗在这时成为中国佛教的主流宗派,而且是佛教发展到最高阶段的代表。 有的佛教学者认为,正是由于禅宗的理论形成,实际上使得佛教的最高发展阶段是在中国得以完成。这也可以用来作为解释为什么佛教在印度最终消失的原因,也就是印度的佛教弟子没完成最终完善佛教理论的这个使命,因而印度佛教没有能力抗衡其他新兴宗教的竞争,而最终被印度社会扬弃。 当然,在慧能之后,禅宗还有发展,比如德山宣鉴禅师的“呵佛骂祖”, 说,“我这里无祖无佛,达摩祖师是一个老臊胡,释迎牟尼佛是干屎撅,文殊和普贤菩萨是担粪汉”等等,这是把慧能的思想发展到极端的一个典型。但尽管极端,还是没有跳出慧能的思维轨迹。也反映了一个事实,就是慧能以后,佛教在理论上,再也没有超出慧能的人物出现。 大体就是这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06
这是一首佛教偈语,意思是:
菩提本无树:菩提是佛教中的一种境界,指的是觉悟、智慧。这句话是说,菩提本身并不是一种具体的境界或存在,而是需要通过修行和悟道才能达到的境界。
明镜亦非台:明镜指的是心境清明,不被尘世所染。这句话是说,心境清明并不是一种固定的状态或存在,而是需要不断修持才能保持的境界。
本来无一物:这句话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没有实体存在。
何处惹尘埃:尘埃指的是尘世间的烦恼和困扰。这句话是说,一切尘世间的烦恼和困扰都是自寻烦恼,没有任何实质性的东西。
万物皆空:这句话是说,一切事物都是空幻不实的,没有实体存在。
人间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话是说,人生本来没有那么多的事情和烦恼,而是庸人自扰之。
劝人勿执着:这句话是说要劝人不要执着于尘世间的物质和事物,要放下执着,追求内心的清明和觉悟。
第2个回答  2013-07-28
前句话是禅宗六祖慧能的偈,大概意思是:菩提原本就没有树, 明亮的镜子也并不是台。 本来就是虚无没有一物, 那里会染上什么尘埃? 现在只能从字面上去理解它,惨悟不透! 心本无尘,尘即是心。无心无尘,人便死。后面的几句是后来人的生活智慧总结。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8
菩提本来不是树,明镜本来也不是梳妆台,人的身体本来就是虚无飘渺的,那里能沾得上尘土呢???就是说人要放开心胸,不要自己给自己增加烦恼,看开这世界上的一切事物,自己就会得到超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