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终末消毒

如题所述

终末消毒是指某地区在发生大的传染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当疫情被扑灭,病鸡和受威胁群被扑杀或无害化处理、紧急免疫之后,经过一个完整的该病的潜伏期后,未再发生新的病例,需要对该地区解除封锁前,经过法定的部门派兽医专家进行验收前,对该地区进行的一次全面彻底的大消毒。旨在彻底消灭该地区可能存在的该病的病原体,确保该地区对该病处于无疫原的状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09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出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

终末消毒进行得越及时、越彻底,防疫效果就越好。 需要指出的是消毒虽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

 消毒对象的性质:

同样消毒方法对不同性质物品、效果往往不同。对油漆光滑的墙面,喷洒药液不易停留,应以冲洗、擦拭为宜。对较粗糙墙面,易使药液停留,可用喷洒消毒。环氧乙烷熏蒸,对易于吸收药物的布、纸张效果较好,而对金属表面,须延长时间。

环氧乙烷熏蒸赛璐珞制品,高浓度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如漂白粉浸泡绵织品,来苏液多次长时间浸泡乳胶手套,均可造成损坏。对于食品及餐具不宜用有毒或有恶臭的消毒液处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终末消毒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7-04
终末消毒是指传染源住院、转移、死亡而离开疫点或终止传染状态后,对疫点进行的一次彻底消毒。目的是完全消灭病人所播散的、遗留在居室和各种物体上的存活的病原体,使疫点无害化。终末消毒进行得越及时、越彻底,防疫效果就越好。
需要指出的是消毒虽是控制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但对于非典型肺炎,不能代替其他措施如隔离、封锁、个人防护等等措施的作用。 对于非典型肺炎的疫点消毒,必须在当地疾病控制部门的指导下,由掌握有关消毒知识的人员及时进行消毒处理,通常可直接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部门的消毒人员进行终末消毒。在医院中对传染病病人的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人进行。
非专业消毒人员开展消毒前应接受培训。为保证消毒效果,根据卫生部《 消毒管理办法》和《 消毒技术规范》(2002 年版)的有关要求,接到非典型肺炎疫情报告后,城市应在6 小时内,农村应在 12 小时内采取消毒措施。
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的彻底消毒。例如医院内的感染症病人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对其住过的病室及污染物品进行的消毒。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3-07-28
一、有关消毒的概念 消毒:是指用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方法杀灭物体中及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其目的是预防和防止疫病的传播和蔓延。 灭菌:杀死物体及环境中一切微生物称为灭菌。抑菌作用:指抑制或阻碍微生物生长繁殖的作用。杀菌作用:即能使菌体致死的作用。如某些理化因素能使菌体变形、肿大、甚至破裂、涪解,或使菌体蛋白质变性、凝固或由于阻碍了菌体性质、核酸的合成而导致微生物死亡等情况,均称为杀菌作用。抗菌作用:抗菌作用 包括抑菌作用和杀菌作用,某些药物具有杀灭病毒的活力,称为抗病毒作用。消毒剂或杀菌剂:用于消毒的化学药品。二、消毒的种类根据消毒的目的不同可分为如下三种:①预防消毒 又称定期消毒,是为了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对畜禽圈舍、环境、用具、饮水等所进行的常规的、定期消毒工作,是预防畜禽传染病的重要措施之一。②紧急消毒 在疫情发生期间,对畜禽场舍、排泄物、分泌物及污染的场所、用具等及时进行的消毒。其目的是为了消灭由传染源排泄在外界环境中的病原体,切断传染途径,防止传染病的扩散蔓 延,把传染病控制在最小范围。③终末消毒 发生传染病后,待全尸病禽处理完毕,即当全部病禽痊愈或最后一只病禽死亡后,经过二周再没有新的病所发生,在疫区解除封锁之前,为了消灭疫区内可能残留的病原体所进行的全面彻底的大消毒。三、物理消毒①机械清扫、洗刷及通风换气机械清扫、洗刷是将场舍内用具、地面、墙壁等污物上的病原体清理出去,并不杀灭病原体,此法只能作为消毒工作中的一个辅助环节,不能作为一种可靠的方法来利用,必须同其他消毒方法结合使用,如发生严重传染病,必须先用机械清除然后再用药物消毒。通风换气也是机械清除病原的一种,借以经常地排出圈舍内的污秽气体和水气以及夹杂着的病原体,改善家禽生长的空气环境。②阳光、紫外线照射、干燥将消毒的物品放在阳光下曝晒,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灼热以及干燥作用使病原微生物灭活而达到消毒的目的。此法对被污染的土壤、场舍表层、用具等消毒均有重要意义。③高温灭菌法或热力杀菌法这是比较确定可靠而且最常用的物理消毒法,可以分为:火焰灭菌法、焚烧消毒法、煮沸消毒法、高压蒸气消毒法(132℃1-2秒)、流通蒸气灭菌法(此法常用于场地球虫卵囊消毒)。④巴氏消毒法四、化学消毒1、化学消毒法可以分为:清洗法、浸泡法 、喷洒法、熏蒸消毒法。2、影响化学消毒效果的因素①化学消毒剂的性质各种化学消毒剂,由于其本身的特性和结构不同,其对微生物的作用方式也各不相同,有的化学消毒剂作用于细胞膜或细胞壁,使 之通透性发生改变,不能摄取营养;有的通过进入菌体内使 细胞浆发生改变;有的以氧化作用或还原作用毒害菌体;碱类消毒剂是以其OH-、而酸类是以其H+的解离作用阻碍菌体的正常代谢;有些则是使菌体蛋白酶等生物活性物质变性或沉淀从而达到灭菌消毒的目的。由于各类化学消毒剂对微生物代谢过程影响的环节不同,所以各类消毒剂的消毒效果也不一致。②消毒剂浓度在一定范围内,浓度愈大,其对微生物的毒性作用也愈强。但浓度增加是有限的,超过此限度时,并不一定提高消毒效力,有的反而随浓度的增高而下降。③微生物的不同种类 不同种类的微生物对消毒剂的敏感性也不一致。④温度及时间一般情况下,温度愈高,时间愈长,消毒效果愈好。⑤湿度在熏蒸消毒时,湿度可作为一个影响环境消毒效果的因素,以相对湿度60-80%为最好。⑥酸碱度(PH值)碘制剂、酸类、来苏儿等阴离子消毒剂在酸性环境中杀菌作用较强,而新洁尔灭、戊二醛等在碱性环境中杀菌力较好。⑦其他有机物粪便、血液及其他排泄物存在对微生物具有机械保护作用,使杀菌作用大为降低。应适当提高消毒剂的浓度,延长消毒时间方可达到良好的消毒效果。3、理想消毒剂的选择标准:①:具有强大的杀菌力,穿透力强,作用迅速奏效快。②: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氧化分解或易燃、易爆,便于贮藏。③:对金属、木材、塑料制品等没有损坏作用,无腐蚀性。④:穿透力强,杀菌作用不受或少受有机物存在的影响。⑤:使用方便、价格低廉。对人畜无毒害作用。4、消毒剂的种类及其用途①、酚类:苯酚、复合酚、六氯酚等,它们使病原微生物的蛋白质沉淀,能杀死一般细菌、芽胞、病毒、真菌。②、醇类:其脱水作用使菌体蛋白质凝固和变性,可杀死一般繁
第4个回答  2013-07-28
最后一倒消毒的程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