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土豆的资料

如题所述

 植物马铃薯是茄科茄属一年生草本。其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
  根据马铃薯的来源、性味和形态,人们给马铃薯取了许多有趣的名字。例如:;我国: 山东鲁南地区(滕州)叫地蛋,云南、贵州一带称芋或洋山芋,广西叫番鬼慈薯,山西叫山药蛋,东北各省多称土豆。马铃薯又称土豆、洋芋、洋山芋、山药蛋、馍馍蛋、薯仔(香港、广州人的惯称)等。意大利人叫地豆,法国人叫地苹果,德国人叫地梨,美国人叫爱尔兰豆薯,俄国人叫荷兰薯。鉴于名字的混乱,植物学家才给它取了个世界通用的学名——马铃薯。
  有的学者认为马铃薯共有7个栽培种,主要分布在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及其附近沿海一带的温带和亚热带地区。最重要的马铃薯栽培种是四倍体种。四倍体栽培种马铃薯向世界各地传播,最初是于 1570年从南美的哥伦比亚将短日照类型引入欧洲的西班牙,经人工选择,成为长日照类型;后又传播到亚洲、北美、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等地。马铃薯传入我国只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据说是华侨从东南亚一带引进的。主要在我国的东北、内蒙、华北和云贵等气候较凉的地区种植,现在我国马铃薯种植面积居世界第二位。马铃薯产量高,营养丰富,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现已遍布世界各地,热带和亚热带国家甚至在冬季或凉爽季节也可栽培并获得较高产量。世界马铃薯主要生产国有前苏联、波兰、中国、美国。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山东滕州是中国农业部命名的“中国马铃薯之乡” 。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洞口县位于雪峰山盆地,气候温和湿润,昼夜温差大,环境无污染,生态条件相当好,由于雨多、雾多、气温较低特别适宜马铃薯的发展,生产高产,优质、无毒的马铃薯。马铃薯个体均匀、病虫害少、淀粉含量高、味正、个大、皮薄、色鲜,马铃薯食品香甜可口。 马铃薯的形态
  形 态
  普通栽培种马铃薯由块茎繁殖生长,形态因品种而异。株高约 50~80 厘米。茎分地上茎和地下茎两部分。块茎圆、卵圆或长圆形。薯皮的颜色为白、黄、粉红、红或紫色;薯肉为白、淡黄或黄色。由种子长成的植株形成细长的主根和分枝的侧根;而由块茎繁殖的植株则无主根,只形成须根系。初生叶为单叶,全缘。随植株的生长,逐渐形成羽状复叶。聚伞花序顶生,有白、淡蓝、紫和淡红等色。浆果。
  品种
  
  马铃薯在原产地就有几百个品种,在世界各地又不断地培养新品种,目前全世界有几千个品种,有含淀粉比例较高,适合作为主食的,也有适合作为蔬菜食用的。人们根据不同的用途培养出很多新品种,花色有白色、红色、紫色等品种,地下块茎有圆形、卵形和椭圆形,其皮色有红色、黄色、白色和紫色的不同品种。一般用块茎上的“芽眼”切下播种,如果用种子种植,很快就会产生变异,因此非常容易出现新品种。
  营 养
  马铃薯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一般新鲜薯中所含成分:
  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除此以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从营养角度来看,它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马铃薯块茎水分多、脂肪少、单位体积的热量相当低,所含的维生素C是苹果的10倍,B族维生素是苹果的4倍,各种矿物质是苹果的几倍至几十倍不等,土豆是降血压食物膳食中某种营养多了或缺了可致病。同样道理,调整膳食,也就可以“吃”掉相应疾病。
  马铃薯含有大量碳水化合物,同时含有蛋白质、矿物质(磷、钙等)、维生素等。可以做主食,也可以作为蔬菜食用,或做辅助食品如薯条、薯片等,也用来制作淀粉、粉丝等,也可以酿造酒或作为牲畜的饲料。
  马铃薯含有一些有毒的生物碱,主要是茄碱和毛壳霉碱,但一般经过170℃的高温烹调,有毒物质就会分解。野生的马铃薯毒性较高,茄碱中毒会导致头痛、腹泻、抽搐,昏迷,甚至会导致死亡。但一般栽培的马铃薯毒性很低,很少有马铃薯中毒事件发生。栽培马铃薯一般含生物碱低于0.2毫克/克,一般超过200毫克才会导致中毒现象,相当于一次吃掉1.4公斤生马铃薯。马铃薯储存时如果暴露在光线下,会变绿,同时有毒物质会增加;发芽马铃薯芽眼部分变紫也会使有毒物质积累,容易发生中毒事件,食用时要注意。
  新膳食指南建议,每人每周应食薯类5次左右,每次摄入50克-100克。每100克土豆(马铃薯)含钾高达300毫克,是20多种经常食用的蔬菜水果中含钾最多的。日本一个研究发现,每周吃5~6个土豆,可使中风几率下降40%。
  放开肚皮吃也不会胖超重,是摄入能量过多所致。如何吃掉肥胖?赵教授的一个方法是:多吃低能量食物。蛋白质、脂肪、糖(淀粉)可在细胞内氧化产生能量,供生命活动之需。其中,脂肪每克产能9千卡;而糖、蛋白质每克产能均为4千卡。所以,“新膳食指南”将产能较低的谷类和薯类列为主食,而限制产热较高的脂肪的摄入。
  但很多人为了减肥,认为薯类含淀粉(糖)较多,视其为增肥食品,望而却步。赵教授说,这是误解。其中土豆、山芋等含水量高达70%以上,真正的淀粉含量不过20%左右。而且,土豆中仅含有0.1%的天然脂肪。这是其他可做主食的食物所望尘莫及的。
  土豆减肥是好招。马铃薯产能低,怎么还容易让人产生饱腹感呢?赵法伋教授介绍,这是因为薯类食品富含柔软的膳食纤维
  膳食纤维是植物细胞的坚韧壁层,吃进人体后,不被吸收,也不提供热量,但因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不可或缺,所以继糖类、蛋白质、脂肪、水、矿物质和维生素之后,被列为“第7类营养素”。
  为何它容易产生饱腹感?因为纤维素的比重小、体积大,进食后充填胃腔,需要较长时间来消化,延长了胃排空的时间,这样就产生了饱腹感。
  用 途
  马铃薯鲜薯可供烧煮作粮食或蔬菜。但鲜薯块茎体积大,含水量高,运输和长期贮藏有困难。为此,世界各国十分注意生产马铃薯的加工食品 ,如法式冻炸条、炸片、速溶全粉、淀粉以及花样繁多的糕点 、蛋卷等,为数达 100多种。马铃薯的鲜茎叶通过青贮,可作饲料,但其中含龙葵碱,须防止引起牲畜中毒。中国一些地区利用马铃薯茎叶做绿肥,其肥效与紫云英相似。
  马铃薯的赖氨检含量较高,且易被人体吸收利用。脂肪含量为千分之一左右。矿物质比一般谷类粮食作物高一至二倍,含磷尤其丰富。在有机酸中,以含柠檬酸最多,苹果酸次之,其次有草酸、乳酸等。马铃薯是含维生素种类和数量非常丰富的作物,特别是维生素C,每百克鲜薯,含量高达20至40毫克,一个成年人每天食用半斤鲜薯,即可满足需要。马铃薯是一种粮饲菜兼用的作物,营养成份齐全,在欧洲被称为第二面包作物,由于营养价值高,马铃薯食品已成为目前的一种消费时尚。香油土豆丝
  香油土豆丝(3人量)
  原料:土豆400克,鲜葱20克,精盐、味精、香油各1/2茶匙。
  制作:1.把土豆削净表皮,切细丝。葱切丝。土豆丝放入清水中漂洗,捞出放入开水中稍煮(开锅即可),放入凉水中漂透,捞出控净水分。2.把土豆丝、精盐、味精、香油同放碗中,拌匀装盘,放上葱丝即成。
  成菜特点:色泽清新,口感脆嫩,咸鲜适口。
  醋熘土豆丝
  材料:土豆一个
  调料:干辣椒、醋、盐、生抽、味精适量。
  做法:
  土豆切丝,放入水中浸泡,尽量洗掉淀粉。
  在油锅内放入干辣椒翻炒几下,再放入土豆丝翻炒,加醋、盐、生抽和味精,炒几下即可。
  心得:如果想吃到脆脆的土豆丝,一定要在切好后,立即放入清凉水中漂洗,将其淀粉漂掉。如果不想吃太脆的,最好也要泡在水里,否则土豆丝会变色。
  土豆烧小排(川味特色):
  先用淀粉、酱油(为了颜色好看,所以用酱油不用盐)、蛋清将小排拌匀,适量放入花椒粉胡椒粉,腌五分钟。锅烧干放油烧热,放入姜片爆香,再放入豆瓣酱(就是辣椒酱,这里推荐四川的郫县豆瓣酱),炒匀马上将小排放入(豆瓣酱不能在油里煎太久,否则就黑了),将小排炒熟后加入水开始烧。记得放糖。烧的过程中可以尝尝汤味,根据自己口味放调料。烧得差不多了再放切好块的土豆,等到土豆也能吃了就好了。如果看汤不够粘稠,就勾勾芡。注意,烧的时候水不要太多,沸腾起来能基本淹住食物就好,免得水太多土豆都烧软了还一大锅汤。盖上盖子留点缝隙,水面以上的部分蒸也能蒸熟。
  炸薯条:
  这个最简单,土豆切条,浸泡到油里炸。注意火要小点,免得外面焦了里面还没熟。盐可以放到油里,但是个人建议最好炸好再撒椒盐。盐在油里加热久了碘分会丢失。
  青椒土豆丝:
  切好的土豆丝在水里滤一下,去掉表面的淀粉。水烧开加点白醋(没有白醋黑醋也凑合),土豆丝放进去过一下。注意不要煮太久,过一下就好,加醋是为了让土豆丝更脆。锅烧热加油烧热,撒入花椒颗粒,爆出香味后倒入土豆丝翻炒,再放入青椒丝,翻两下就可以起锅了。盐也最好最后放,道理同上。另外,如果炒的时候加黑醋,起锅之前加糖,就成了糖醋土豆丝,但是之前就不要加花椒啦~~糖切记不可在锅里停留时间过长,会糊的。
  土豆饼:
  面粉、鸡蛋加花椒粉,胡椒粉,糖和成糊状,喜欢的还可以加葱花和香菜末。切成片状的土豆裹上面粉以后放到中火油锅里炸。根据个人喜好可以在面浆里加不同的材料,例如胡萝卜碎末啦(这样还很好看哦。)
  薯球:
  土豆剁碎,用面粉、鸡蛋,加胡椒等调料和成糊状,然后用勺子像煮肉元一样一勺一勺的放到油锅里炸。做圆一点就是薯球,做不圆的话索性拍扁,又是薯饼。
  西红柿土豆汤:
  西红柿切块先在少量油里炒一炒(本人的爱好,觉得炒过的西红柿没那么酸,而且汤面上会有一层红的,又好看又美味)。不用起锅,直接加水,放入土豆片(记得切薄一点)。等土豆熟了,还可以打个蛋,倒在汤里成蛋花。其它的调料嘛,该放什么放什么。最后一定撒点葱花,会很好看。
  其实大多数菜里,特别是中餐,土豆都只是配料,但是由于主料的丰富多样,土豆又很入味,所以口味千变万化,不喜欢的人很少。很多家常菜式都是老百姓自己“发明”的,所以在做菜的时候,特别是烧菜、炖菜、汤里面,只要喜欢都可以加入土豆,土豆没有特殊的怪味(像芹菜、胡萝卜等),不会影响主菜的味道,同时又可以吃到带有主菜口味的土豆,真是两全其美。
  以马铃薯为主的小吃有;薯蓉、薯条、薯片。
  材 料:薯仔 2个,免治牛肉 4两,蕃茄 2-3个,盐、腌料、生抽、糖、生粉、胡椒粉少许
  薯仔-含淀粉质、蛋白质、钙、铁、钾和维他命A、B1和B2。有和胃调中,健脾益气及消炎的功效。(但若薯仔发芽就不要吃,因有毒)
  免治牛肉-含蛋白质、脂肪、维生素B1、B2、钙、铁、磷和胆甾醇,分解后为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故营养价值甚高,有补脾胃,益气血,强筋骨之功效。
  蕃茄-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烟酸、胡萝卜素、苹果酸及维他命B1、B2,C及P等,有生津止渴,健胃消食,凉血平肝,滋润助长。
  做法
  薯仔去皮,洗净。蕃茄洗净切粒,备用。
  牛肉用腌料拌匀,备用。
  锅放入适量的水,放薯仔煮10分钟,放蕃茄再煮5分钟,最后放入免治牛肉,见水再滚起即可熄火,加盐调味即可。
  贴士:材料份量可随喜好增减,但记得要连汤及汤渣都要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7
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又名土豆、洋芋、山药蛋等属茄科,多年生草本,但做一年生或一年两季栽培。地下块茎呈圆、卵、椭圆等形状,有芽眼;地上茎呈三角形,有毛;奇数羽状复叶,伞房花序顶生,花白、红或紫色;种子扁园形黄色,多用块茎繁殖。块茎可供食用,是重要的粮食、蔬菜兼用作物,因其营养丰富有“地下苹果”之称,是世界五大粮食作物之一(五大粮食作物系指稻、麦、玉米、高粱、马铃薯)。在欧美许多国家作为粮食作物广泛栽培。此物原产于南美洲的秘鲁安第斯山区和智利沿海地区。十五世纪初期传入欧洲,以后迅速传到世界各地。传入我国时间大约是十六世纪中期。

马铃薯含热量较低,每百克为九十卡路里,而同量的大米或面粉则达到三百五十卡路里。它所含的碳水化合物及易同化于血液,能耐饥而不伤胃。

马铃薯产量高,对环境的适应性较强,中国马铃薯的主产区是西南山区、西北、内蒙古和东北地区。其中以西南山区的播种面积最大,约占全国总面积的1/3。黑龙江省则是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种植基地。

利用块茎无性繁殖时,种薯在土温5~8℃的条件下即可萌发生长,最适温度为15~20℃。适于植株茎叶生长和开花的气温为16~22℃。夜间最适于块茎形成的气温为10~13℃(土温16~18℃),高于20℃时则形成缓慢。出土和幼苗期在气温降至-2℃即遭冻害。

开花和块茎形成期为全生育期中需水量最大的时期,如遇干旱,每亩每次灌水15~20吨是保证马铃薯高产稳产的关键技术措施。

马铃薯一般在亩产1330~1650千克的情况下约吸收氮6.65~11.65千克,磷酸2.8~3.3千克和氧化钾9.3~15.3千克。马铃薯虽能适应多种土壤,但以疏松而富含有机质的(pH5.5~6.0)黑土最为理想。密度每亩保苗不能少于4000株。

专家提醒:吃土豆时一定要削皮

马铃薯、红薯、芋头等薯类食物,所含营养素丰富,它所含的蛋白质和维生素C、维生素B1、维生素B2比苹果高得多,钙、磷、镁、钾含量也很高,尤其是钾的含量,可以说在蔬菜类里排第一位。薯类中含有大量的优质纤维素,有预防便秘和防治癌症等作用。那么,怎么吃薯类才能吃好呢?

首先,要有量的保证,每天吃薯类食品(马铃薯、白薯、芋头)大约应在80克左右。其次是荤素搭配好,只要搭配好,可以在享受美食的同时,达到保持苗条身材的目的。在吃薯类时,要相应地减少主食的摄取,可按照薯类与主食3∶1~4∶1的比例控制。如果每天吃80克左右的薯类食品,可能有助于降低中风的危险。

对于快餐中比较多的土豆泥、炸薯条,在加工过程中被氧化,破坏了大量的维生素C,使营养成分大大降低。而对于炸薯条来说,易增加脂肪的摄入量,而且炸薯条的油很难判断是否是新鲜的,加上反复高温加热,产生聚合物,像有毒物质环状单聚合物是致癌物质,所以要尽量少吃。

营养学家指出,吃薯类不必担心脂肪过剩,因为它只含0.1%的脂肪,是所有充饥食物中最少的,每天多吃薯类,可以减少脂肪摄入,使多余脂肪渐渐代谢掉。

但值得注意的是,薯类尤其是土豆,含有一种叫生物碱为有毒物质,人体摄入大量的生物碱,会引起中毒、恶心、腹泻等反应。这种有毒的化合物,通常多集中在土豆皮里,因此食用时一定要去皮,特别是要削净已变绿的皮。此外,发了芽的土豆更有毒,食用时一定要把芽和芽根挖掉,并放入清水中浸泡,炖煮时宜大火。

另外,如果孕妇经常食用生物碱含量较高的薯类,蓄积在体内就可能导致胎儿畸形。当然,人的个体差异相当大,并非每个人食用了薯类都会发生异常,但是孕妇还是以不吃或少吃薯类为好,特别是不吃长期贮存、发芽的薯类,这一点对处于妊娠早期的妇女来说尤其重要。

备注:在NBA里有个无人不晓的巨星也叫土豆,他是 斯伯特·韦伯 有着“土豆”之称的韦伯,身高1.70米,人们对他印象最深刻的是扣篮。土豆韦伯是1986年全明星扣篮比赛冠军,当时他才1米70,就能获得该项赛事冠军,结果一鸣惊人!
在台湾的汉语中“土豆”其实是指“花生”。
第2个回答  2013-07-17
土豆的学名是马铃薯,“土豆”是方言说法,个别地区叫洋芋,英文为potato,在法国,土豆被称为“地下苹果”。
  拉丁名:Solanum tuberosum L. 土豆的种植
第3个回答  2020-02-26
土豆(黄皮)的做法及营养知识详细介绍
别名:
马铃薯、洋芋、地蛋、山药蛋
使用提示:
每次中等大小1个(约130克)
土豆(黄皮)知识介绍:土豆属茄科,多年生草本块茎类蔬菜。土豆呈椭圆形,有芽眼,皮有红、黄、白或紫色,肉有白色或黄色,淀粉含量较多,口感脆质或粉质。它原产于南美洲高山地区,十八世纪传入我国,各地均有栽培,全年都有供应。土豆与稻谷、小麦、玉米、高梁一起被称为全球五大农作物。在法国,土豆被称作“地下苹果”。土豆营养素齐全,而且易为人体消化吸收,在欧美享有“第二面包”的称号。黄皮土豆外皮暗黄,内色呈淡黄色,淀粉含量高,品味较好。
土豆的品质要求,以体大,形正并整齐均匀;皮面光滑而不过厚,芽眼较浅而便于削皮;肉质细密,味道纯正;炒吃时脆,油炸的片条不碎断者质佳。
土豆(黄皮)营养分析:1.
和中养胃、健脾利湿:土豆含有大量淀粉以及蛋白质、B族维生素、维生素C等,能促进脾胃的消化功能。
2.
宽肠通便:土豆含有大量膳食纤维,能宽肠通便,帮助机体及时排泄代谢毒素,防止便秘,预防肠道疾病的发生;
3.
降糖降脂、美容养颜:土豆能供给人体大量有特殊保护作用的黏液蛋白。能促持消化道、呼吸道以及关节腔、浆膜腔的润滑,预防心血管和系统的脂肪沉积,保持血管的弹性,有利于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土豆同时又是一种碱性蔬菜,有利于体内酸碱平衡,中和体内代谢后产生的酸性物质,从而有一定的美容、抗衰老作用;
4.
补充营养、利水消肿:土豆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及钙、钾等微量元素,且易于消化吸收,营养丰富,在欧美国家特别是北美,土豆早就成为第二主食。土豆所含的钾能取代体内的钠,同时能将钠排出体外,有利于高血压和肾炎水肿患者的康复。
土豆(黄皮)补充信息:1.
巧去土豆皮:当年出产的新土豆皮较薄且软,用刀削或刮皮既费时,又会将土豆肉一起削去。较简便的方法是:将土豆放入一个棉质布袋中扎紧口,像洗衣服一样用手揉搓,就很简单地将土豆皮去净,最后用刀剔去有芽部分即可。
2.
土豆去皮不宜厚,越薄越好,因为土豆皮中含有较丰富的营养物质。土豆去皮以后,如果一时不用,可以放入冷水中,再向水中滴几滴醋,可以使土豆洁白。
土豆(黄皮)适合人群:一般人均可食用。
土豆(黄皮)食疗作用:土豆味甘、性平、微凉,入脾、胃、大肠经;
有和胃调中,健脾利湿,解毒消炎,宽肠通便,降糖降脂,活血消肿,益气强身,美容,抗衰老之功效。
主治胃火牙痛、脾虚纳少、大便干结、高血压、高血脂等病症;还可辅助治疗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神疲乏力、慢性胃痛、关节疼痛、皮肤湿疹等症。
土豆(黄皮)做法指导:1.
凡腐烂、霉烂或生芽较多的土豆,因含过量龙葵素,极易引起中毒,一律不能食用。
2.
土豆适用于炒、炖、烧、炸等烹调方法。
3.
土豆宜去皮吃,有芽眼的部分应挖去,以免中毒。
4.
土豆切开后容易氧化变黑,属正常现象,不会造成危害。
5.
人们经常把切好的土豆片、土豆丝放入水中,去掉太多的淀粉以便烹调。但注意不要泡得太久而致使水溶性维生素等营养流失。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