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病态心理学?

最好大家能给我一个系统点的答案 Thank you!

人生在世,就必然要参与社会交往,社交的范围与每个人的职业、爱好、生活方式及地理位置有很大关系。但现实生活中,有些人在社交中总交不上朋友,或者是交了朋友没多久,朋友又离他而去,平时和同事的关系也不融洽。究其原因,这种社交中的不良心理状态阻碍了人际关系的正常发展,也就是心理医生所谈到的社交病态心理,较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自卑心理:有些人容易产生自卑感,甚至自己瞧不起自己,缺乏自信,办事无胆量,畏首畏尾,随声附和,没有自己的主见。这种心理如不克服,会磨损人的独特个性。

  2.怯懦心理:主要见于涉世不深、阅历较浅、性格内向、不善言词的人,由于怯懦,在社交中即使自己认为正确的事,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却不敢表达出来。这种心理别人也能观察出来,结果对自己产生看法,不愿成为好朋友。

  3.猜疑心理:有些人在社交中或是托朋友办事,往往爱用不信任的目光审视对方,无端猜疑,捕风捉影,说三道四,如有些人托朋友办事,却又向其他人打听朋友办事时说了些什么。结果影响了朋友之间的关系。

  4.逆反心理:有些人总爱与别人抬杠,以说明自己标新立异,对任何一件事情,不管是非曲直,你说好,我就认为坏;你说对,我就说它错,使别人对自己产生反感。

  5.做戏心理:有的人把交朋友当作逢场作戏,朝秦暮楚,见异思迁,处处应付,爱吹牛,爱说漂亮话,与某人见过一面,就会说与某人交往有多深。这种人与人交往只是做表面文章,因而没有感情深厚的朋友。

  6.贪财心理:有的人认为交朋友的目的就是为了“互相利用”,见到对自己有用、能给自己带来好处的朋友才交往,而且常是“过河拆桥”。这种贪图财利,沾光别人的不良心理,会使自己的人格受到损害。

  7.冷漠心理:有些人对各种事情只要与己无关,就冷漠看待,不闻不问,或者错误地认为言语尖刻、态度孤傲、高视阔步,就是“人格”,致使别人不敢接近自己,从而失去一些朋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5-16
变态心理学是研究病人的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医学心理学分支,又称病理心理学。它用心理学原理和方法研究异常心理或病态行为的表现形式、发生原因和机制及其发展规律,探讨鉴别评定的方法及矫治与预防的措施。

精神状态检查对判别来访者是否存在心理变态有重要意义,检查是通过直接观察和个别会谈来进行的。检查环境要安静,检查时间通常一小时左右,检查人员提问要掌握分寸,检查按下述提纲进行。
1.一般表现:
(1)意识状态:意识是否清醒,意识障碍的水平和内容。
(2)定向力:时间、地点与人物的定向力如何。
(3)与周围接触:对周围事物是否关心,主动还是被动,检查时的表现,是否合作。
(4)日常生活:仪表和服饰有无特殊异常,日常生活自理情况。
2.认识活动:
(1)感知觉:有元错觉、幻觉和感知综合障碍,其种类、性质和频度如何。
(2)思维言语:思维联想水平,是否符合逻辑和存在妄想;言语是否流畅,有无理解或表达困难。
(3)记忆:记忆力是否减退,有无遗忘、错构、虚构。
(4)智能:计算力、理解力、分析综合以及抽象概括能力是否正常。
(5)自知力:是否缺如或部分缺如,对自己疾病的认识和态度如何。
3.情感活动:
(1)客观表现:面部表情、姿势、动作、呼吸、脉搏、出汗等。
(2)主观体验:优势情感是什么,情感的性质是抑郁、焦虑,还是易激惹或欣快;情感是否稳定,与外界环境是否协调,有无病理性激情和哭笑无常。
4.意志与行为:
意志是否增强或减退,有无食欲和性欲等本能活动的增强或减退,有元兴奋、冲动、木僵和怪异的动作行为。对不合作的兴奋术僵患者,因交谈困难,主要是通过观察方法来检查,可细心观察其外貌、自发言语、面部表情、动作行为以及图画、作业和日记等,对脑病患者要注意其意识状态、记忆力、智力与人格方面的变化。
精神状态检查既可按上述大纲进行,也可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灵活安排,还要配合进行神经系统检查和化验室检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8-10-29
病态心理学,就是心理病态,和大众人的思想不一样,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一样。让人的心理不病态,就得让他多和正常人接触,学学正常人处理问题的方式和方法,久而久之,心理病态的的人心理就不病态,思想说话做事就正常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