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铁木真”的后人

“铁木真”的后人在何处,是否改姓,若改姓又为何姓

孛儿只斤氏在古突厥语中意为“蓝眼睛的人”,汉姓为鲍、宝、包、孛、铁、余、博、奇、罗、波等诸氏。 孛儿只斤亦作“孛儿吉德”、“孛儿吉根”,“博儿济吉特”、“孛儿吉济锦”、“博罗特”、“布儿赤金”、“孛尔吉”、“台吉”等,是尼鲁温诸部之一。
  孛儿只斤一姓的远流为乞颜氏。自孛端察儿蒙合黑(成吉思汗十世祖)单建氏族后,始称孛儿只斤氏,这个姓氏是由“孛端察儿”这个尊号演化而来,《蒙古秘史》有段记载,即:孛端察儿为孛儿只斤氏矣。合布勒(成吉思汗四世祖)汗时期,“乞颜”又放在“孛儿只斤”之前,表述为“乞颜·孛儿只斤”。到了成吉思汗时代,单用孛儿只斤为姓。
  在铁木真颠沛流离时期,许多孛儿只斤纷纷投奔到其他分支(即孛儿只斤氏的其他分支)群体,只剩贴木真一门仍为孛儿只斤氏。铁木真成为蒙古汗国的大汗后,只由铁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儿只斤一姓,并被誉为“黄金家族”。
  自铁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额尔克洪果尔(林丹汗之子)降后金的430年间,蒙古族出任伊合蒙古国大汗、中国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其中,绰罗期氏的也先出任大汗一年,其余出自孛儿只斤氏。
  孛儿只斤氏分布很广,长城内外均见。久居内地的孛儿只斤氏,多以陆、王、梁等汉字表述。勃儿只斤氏中,出现过不少著名人士,诸如:拉西彭楚克,孛儿只斤氏,是《水晶念珠》的作者。《蒙古源流》的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萨囊撤辰也是孛儿只斤氏。
  尹湛纳希(1837——1892),孛儿只斤氏,原名哈斯朝鲁,汉名衡山,字润亭,是一位作家、诗人、哲学家、翻译家。现已发现的尹湛纳希存稿约150万字。他的《青史演义》是一部编年体及演义体相结合的长篇历史小说。《一层楼》、《泣红亭》姊妹篇是蒙古族第一部脱离对民间传说和历史故事的依附,以当时社会现实生活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尹湛纳希的自然观是他哲学思想的重要部分。他说总结古代唯物主义的基础上,提出“凡天地万物皆起源于阴阳二气”,从根本上否定了神学之说。他所提的“阴”,蒙古语称“必里克”,包括月、水、雨、冬、夜、冷、女等方面;而“阳”称“阿日格”,指日、火、夏、昼、热、风、男等方面。此二者(阴阳)互相联系,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构成了世界的万物,而不是什么腾格里或神的创造或安排。这包含了唯物辨证法和认识论思想,对当时批驳宗教神学、解放思想,振兴蒙古民族具有进步意义。
  僧格林沁(?——1865),孛儿只斤氏,清代著名将领。1825年被科尔沁札萨克多罗郡王索特纳木多布斋立为嗣子,袭爵郡王。历任御前大臣,领待卫内大臣、都统等职。1853年,授参赞大臣、亲王,与大将军惠亲王绵愉率骑兵赴河北、山东等地,防堵太平天国北伐军。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曾在大沽口炮台督军力战,击沉英法炮舰多艘,击伤英海军上将何伯,侵略者大惊,国人齐赞,将士战志倍增。
  贺兴格,近代诗人,孛儿只斤氏,曾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诗作有《梅花》、《成吉思汗颂》、《杂感诗》、《勉学诗》、《悯农诗》等,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思想。
  贺兴格等人共同筹建了著名的“东蒙书局”,编写了大量的蒙古语文课本,还编译出版了《蒙汉合璧字典》、《译解蒙古字典》,审订了《聊斋志异》、《青史演义》以及《六部成语》等文学和工具书籍,其中《聊斋志异》被推为翻译作品的典范。
  哈诺墨拉(1893——1945),又名奇金山,孛儿只斤氏,抗日将领。他是伊克昭盟乌审旗人,早年部在本旗担任官职,为发展民族经济和文化,积极兴办学校,修筑桥梁,建立毛纺厂,资助群众办碱场等。抗战开始后,哈诺墨拉联络陕北红军,拒绝国民党反动派的利诱。1943年,组织牧民举行反抗国民党 征粮派马的武装起义,后率部到乌审旗红柳河以南地区,在共产党的领导和帮助下,依托陕甘宁地区,继续坚持武装斗争,在大石砭一带建立革命根据地,成为内蒙古西部地区的一支重要抗日武装。后遭国民党反动派暗杀。  咱雅班智达(1599——1662),原名纳木哈嘉木苏,孛儿只斤氏。著名佛教界人士,学者。清顺治元年,咱雅班智达将藏文《玛尼全集》译成回鹘武蒙古文。此后,又在回鹘式蒙古文的基础上,吸收卫拉特方言,创造了“托忒文”,将170余部藏文著作译成托忒文。他还用托忒文记录了蒙古族著名英雄史诗《江格尔》。在整理和传播蒙古族文化方面做出了贡献。 答案补充   裕谦(1793——1841),原名裕泰,字鲁山,号舒亭,孛儿只斤氏。裕谦出生于将门世家,嘉庆二十二年进士。他是我国近代史上杰出的爱国主义者,也是近代蒙古史上的著名民族英雄。裕谦历任礼部员外郎、荆州知府、江苏按察使、布政使、巡抚、两江总督等职。他在任职期间,力行查禁鸦片,积极筹办海防。1840年,英军攻陷定海,清廷任命裕谦为钦差大臣,主持江、浙海防。他上任后,于八月底收复了定海。九月英军再攻定海,裕谦率三总兵五千,同英军激战六昼夜,痛歼英军千余名。十月一日定海再度失陷。十月九日,英军逼近镇海,裕谦亲自登城督战。后因浙江提督余步云逃走,总兵谢朝恩战死。裕谦深知“事不可为”,怀着失地辱国的义愤,向“西北叩头,跳沉泮池殉节”,镇海遂告失陷。事后有人写道:“……此公豪杰之士,以灭贼自任,力竭而死,天下悲之!”
  众所周知的反清英雄陶格陶乎和著名独贵龙运动领袖、中国大革命时期内蒙古人民革命军总司令旺丹尼玛,他们二人都是孛儿只斤氏。答案补充 在铁木真颠沛流离时期,许多孛儿只斤纷纷投奔到其他分支(即孛儿只斤氏的其他分支)群体,只剩贴木真一门仍为孛儿只斤氏。铁木真成为蒙古汗国的大汗后,只由铁木真兄弟五人及其后裔使用孛儿只斤一姓,并被誉为“黄金家族”。

  自铁木真称蒙古汗国大汗到额尔克洪果尔(林丹汗之子)降后金的430年间,蒙古族出任伊合蒙古国大汗、中国元朝皇帝及北元大汗。其中,绰罗期氏的也先出任大汗一年,其余出自孛儿只斤氏。

  孛儿只斤氏分布很广,长城内外均见。久居内地的孛儿只斤氏,多以陆、王、梁等汉字表述。勃儿只斤氏中,出现过不少著名人士,诸如:拉西彭楚克,孛儿只斤氏,是《水晶念珠》的作者。《蒙古源流》的作者,著名的历史学家萨囊撤辰也是孛儿只斤氏。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0-03
  追溯历史,成吉思汗率领的蒙古骑兵将中国版图扩张至历史最大,同时也使其子孙在欧、亚两洲的土地上繁衍,现在全球至少有1600万男性与成吉思汗有血缘关系。英伦三岛也可能有他的子孙,其中还包括英国皇室家族。
  塞克斯在书中指出,10年来,他和牛津大学的科研人员从中国、巴基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和蒙古国等成吉思汗帝国版图内及其周边地带,收集到16个组群的血液样本。结果发现,在多达8%的男性基因中,拥有相同的Y染色体片段。

  这个极高的表达率是极不寻常的,表明它们可能是从同一个祖先那里继承来的,而这个男人生活的年代距离现在不会很久远。

  通过检测染色体的微小变化,就可能估计这位共同祖先生活的年代,得出的结论是,他们共同的祖先生活在12世纪到13世纪之间。将这些基因变化的证据和成吉思汗12世纪建立的蒙古王国地理版图的扩展联系起来,研究者们推断这就是成吉思汗的染色体片段。

  另外一个比较有说服力的证据来自巴基斯坦一个叫做哈扎拉(Hazara)的山地部落,他们口耳相授、代代相传,认为自己是成吉思汗的后裔。并且科学家们也在这个部落的男性人群中发现了这个Y染色体片段的表达,进一步印证这个染色体是来自成吉思汗。

  Y染色体只在男性体内存在。在进化中,Y染色体上发生的突变会保留下来,而且会传递到男性子代。譬如某一家族的曾祖父的Y染色体有一特定序列,则其儿子、孙子、曾孙的Y染色体都会带有这种特定的标记,这种标记可以视作进化标记,也可以在亲子鉴定等方面起到独特作用。这就是为什么Y染色体是男性生命信息的来源,也可以说是基因版的家族宗谱。

  塞克斯还解释了成吉思汗子孙众多的原因。他指出,成吉思汗王国的版图在13世纪横跨蒙古至阿富汗,并延伸至俄罗斯和伊朗。蒙古大军每攻占一处城市都会进行大屠杀,士兵可以大肆搜刮财物,将掠来的美女献给成吉思汗,让他泄欲或充当他的嫔妃,因而他拥有不少混血儿子,这些儿子身上都带有他的染色体。

  成吉思汗驰骋战场40年,于65岁驾崩。成吉思汗逝世后,他4名拥有继承权的儿子和2名孙儿延续了“家族传统”,他们不但同样英勇善战,将势力扩张到俄罗斯、匈牙利和波兰,还勤于传宗接代。当年仅成吉思汗的长子赤就有40个儿子,其次子拔都则统领大军攻占俄罗斯基辅,并侵入匈牙利和波兰。成吉思汗的另一个孙子忽必烈则南征建立元朝。他们不断散播成吉思汗的“超级染色体”,成吉思汗家族就变得越发庞大了。

  从成吉思汗蒙古帝国的世系延续角度来研究,成吉思汗的4个儿子有3个人的后裔留在了中国以外的其他国家,只有四子拖雷和孙子忽必烈及成吉思汗之弟哈萨尔的后裔留在了中国和蒙古国故地,他们的后人演变形成了现在的卡尔梅克人、阿尔泰人、图瓦人、布里亚特人、蒙古国的蒙古人和中国的蒙古族。成吉思汗长子术赤和他的金帐汗国后裔演变形成了鞑靼人、乌孜别克人和哈萨克人。窝阔台汗国后来并入了察合台汗国,他们有很多后裔又融入了乌孜别克人和哈萨克人中。哈扎拉人是成吉思汗四子拖雷和孙子旭烈兀的后裔。
  从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在世界各国的人口数量来看,中国:蒙古族人口约550万;蒙古国:蒙古人总数约265万;俄罗斯联邦:鞑靼人约600万,布里亚特人约45万、图瓦人约25万、卡尔梅克人约20万、阿尔泰人约7万;阿富汗及西亚和印度次大陆的哈扎拉人约200万;在中亚(乌孜别克族和哈萨克族在中亚各国家都有散居):乌孜别克族约1600万、哈萨克族约1400万。在全世界,蒙古族和蒙古涵化民族总人数近5000万。
  从蒙古人离开亚洲蒙古高原大漠腹地的历史时间来看:在12、13世纪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时,布里亚特人、图瓦人、阿尔泰人等各部落就被统一,并构成了蒙古人的组成部分;在13世纪,成吉思汗率领蒙古大军西征,留在阿富汗的蒙古人后裔就演变成了今天的哈扎拉人;成吉思汗之孙、术赤之子拔都发动的蒙古大军西征,征服了东欧和中欧的广大地区,拔都建立起金帐汗国,他们的后裔就演变成了今天的鞑靼人;在14世纪,成吉思汗之孙忽必烈南征统一中国时,留在四川、云南的蒙古人就演变成今天的南方蒙古族;15世纪成吉思汗的长子术赤的后裔昔班尼(乌兹别克汗),建立乌兹别克汗国,他的部众就称为乌兹别克人;乌兹别克汗国内另两个术赤后裔克烈汗和贾尼别克汗带着一部分百姓投奔察合台汗,这些人被称作哈萨克人,这是近现代哈萨克人的起始;17世纪生活在中国新疆的土尔扈特蒙古人来到了东欧伏尔加河下游驻牧,他们就形成了今天的卡尔梅克人。
第2个回答  2013-07-17
拒DNA测试好像有欧州人也有是他的血统的
sh.shabcd.com寻“铁木真”的后人的解答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