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忠报国与尽忠报国区别

如题所述

  精忠报国与尽忠报国区别——其实这两个词语在意思上、使用上、出处上都没有区别。
  尽忠报国: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也作写为“精忠报国”。
  那为什么出现“尽忠报国”和“精忠报国”两个版本?西北大学文学院教授贾三强认为,岳飞身体上的刺字源于《宋史》中的一段记载:秦桧因岳飞主战,反对求和,一心想杀掉他。首先,秦桧怂恿其他官员弹劾岳飞,岳飞为此不得已辞掉兵权,回朝当了一个官位很高,但没有实权的闲职。可秦桧仍不罢休,又找人诬告岳飞企图重掌兵权。在逮捕、审查岳飞的时候,一把把岳飞的衣服撕烂了,《宋史》中有一句话“尽忠报国四个大字,深入肤理”,因而可以认定,刺在岳飞身上的四个字,并非民间流传的‘精忠报国’。”
  而之所以很多人从小就被误导刺字内容为“精忠报国”,贾三强教授是这样解释的:“因为30年前,评书艺术家刘兰芳的《岳飞传》脍炙人口,评书改编源于清朝小说《说岳全传》,其作者钱彩首先将‘尽忠报国’改成了‘精忠报国’,而且《说岳全传》这部作品广为流传。”另有网友说,钱彩将“尽忠报国”改成了“精忠报国”也是有原因的,“因为宋高宗赵构为了表彰岳飞的战功,曾御笔亲书‘精忠岳飞’四字给他作旗帜。”

  参考资料:
  1、http://baike.baidu.com/subview/2550/5064383.htm#viewPageContent
  2、http://news.gmw.cn/newspaper/2013-06/20/content_1610257.htm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6
区别不大,不过我们常用前者现在多作“精忠报国”,其实“尽忠报国”也对,二者为近义词。意思都为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二者都出自《北史·颜之仪传》:“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宋史·岳飞传》:“初命何铸鞫之,飞裂裳以背示铸,有‘尽忠报国’四大字,深入肤理。” 检举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