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年人一天睡多长时间最合适呢?

如题所述

睡眠有质量标准。人不仅要睡得够,还要睡的好。在日常生活中,睡眠质量可哟暖和以下标准衡量:
入睡快,在10分钟左右入睡。
睡眠深,呼吸深长不宜惊醒。
无起夜或很少起夜,无惊梦现象,醒后很快忘记梦境。
起床快,早上起后精神好。
白天头脑清晰,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睡的好不好,主要以白天的精神状态好坏为标准。

睡眠时间应有度,并非越长越好
有些人认为,睡眠时间越长,精力越充沛。其实,睡眠效果并不取决于时间,而主要看睡眠的质量。
1、过多的睡眠不仅不能增加精神和体力,反而会削弱精神和体力。因为在睡眠时,心跳减慢,血液循环减慢,给脑供应的养料和氧大大减少。如果睡眠时间过长,脑细胞得不到氧和养分的充分供应,活动能力就会减弱。另外,睡眠时间过多时,各神经中枢长时间处于抑制状态,兴奋性降低,加之肌肉、关节活动少,因而从血液得到的氧和养分也少,肌肉就会变得松弛无力,体力也会受到削弱,使人头昏脑胀,疲乏无力。
2、人的睡眠时间与其寿命有密切关系。资料表明:每晚平均睡7~8小时的人寿命最长;成年人每晚睡眠10小时以上的人,有80%可短命。
3、国外统计,睡眠时间越长,越容易得癌症。睡眠时间超过9小时者与睡7~8小时的相比,癌症死亡率男性要高出60%,女性要高出76%。

人应该睡多长时间最合适
由于年龄、体质诸方面的差异,人们各自的最低睡眠需要(MSR)是不同的。睡眠少于MSR,没有睡够,大脑工作效率就下降,而且情绪不佳,但是只要达到了MSR,延长睡眠时间并不能提高效率和改善情绪。
为了体力与脑力的恢复,为了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为了有充足的精力进行学习和工作,必须保证合理的睡眠时间。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12小时;8~12岁小学生需10小时;中学生需要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60岁以上老年人因睡眠质量不高,睡眠需要9小时,如夜间因早醒睡不够,可用午间小睡来弥补。
什么样的姿势睡的香
睡觉姿势应该向右侧卧,微屈双腿,全身自然放松,即所谓的“卧如弓”。为什么要向右侧卧呢?
1、向右侧卧可以减少流向心脏的血液,减轻心脏的负担,有利于心脏的休息。
2、可以增加流向肝脏的血液,有利于肝脏这个 “华工厂”的新陈代谢。
3、有利于食物在胃肠内顺利传送,因为胃通道向十二指肠、小肠通向大肠的开口都是向右的。
睡姿不好,如仰卧,易打鼾,严重时,可导致呼吸道阻塞而被憋醒。手臂压迫胸部时,还容易做噩梦。小伙子趴着睡,压迫生殖器,可引起梦中遗精,儿童趴着睡,还会影响心脏的功能,不利于胸部发育。当然,睡姿不可能一变不变,人一夜大约翻身20~45次,因为一个睡姿久了会感觉疲劳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11-12

/入睡需要的时间变长,睡眠研究者将入睡所需要的时间称为睡眠等待时间。睡眠等待时间的变化假小、很慢,且是持续性的,从20岁时的平均16分件逐渐增加到60岁时的18分钟。

一夜里睡得更少了。夜里的睡眠总时间从20岁时的7.5个小时左右减少到40岁时的7个小时,再到60岁时的6.2个小时。但人对睡眠的需求还是一样的,所以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人会在白天小睡会儿,以补偿夜里减少的睡眠时间

阶段一和阶段二的睡眠增加,而阶段三和阶段四的睡眠以及快速眼动睡眠减少。虽然你仍会经历所有的睡眠阶段,但会在阶段一和阶段二的睡眠中停留更长时间。阶段二睡眠所占的时间比例每20年会增加5%~10%

与此形成对比的是,你会快速通过阶段三和阶段四(深废睡眠)以及快速眼动睡眠阶段。深度睡眠所占的时间比例从20岁到60岁会下降50%左右,快速眼动睡眠阶段的睡眠则会下降9%左右。睡眠阶段分布的这些变化,男性比女性更严重,这或许是随着年龄的增长睡觉越来越不解乏的关键原因。

/夜里醒来的次数增加。有好几种方法可以衡量睡眠的持续性。一种是计算第一次睡着之后苏醒的时长,这被称为首次入眼苏醒。睡着之后,人们在夜里一般会短暂醒来多次。首次入眼苏醒20岁时为18分钟左右,到60岁时会逐渐增加到44分钟。

睡眠持续性还可以通过睡眠效率观察,即睡眠时间占你在床上睡觉时间的比例。换种说法就是,如果你在床上睡了8个小时,但实际上只睡着了6个小时,那么你的睡眠效率就是75%。由于晚上醒来的次数变得越来越频繁并持续更长时间,睡眠效事会稳步下降,从20岁时的平均95%到60岁时的84%

第2个回答  2013-07-18
怎样睡觉才科学

人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五天不睡眠人就会死去,睡眠作为生命所必须的过程,是机体复原、整合和巩固记忆的重要环节,是健康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27%的人有睡眠问题。国际精神卫生组织主办的全球睡眠和健康计划于2001年发起了一项全球性的活动———将每年的3月21日,即春季的第一天定为“世界睡眠日”,2006年世界睡眠日的主题是“健康睡眠进社区”。可能有人觉得奇怪,这睡眠怎么还分健康和不健康的,不都是闭上眼睛睡觉吗?其实,很多人习以为常的睡眠习惯恰恰是不科学的。

不健康睡眠一:

平时通宵,周末狂睡

误区:有些人平时工作很辛苦,有时加班到了凌晨,但第二天还是得六七点爬起来去上班。睡眠严重不足,怎么办?周末在家恶补睡眠,睡它个20小时,把平时的都补回来。还有些人今天听说8小时睡眠足够,明天听说7小时睡眠长寿,到底多少小时睡眠好,自己也搞不清楚。不过据说充足的睡眠既美容又养颜,那就睡它个10小时。

专家分析:保证每天正常睡眠时间

每天保证正常的睡眠时间是很重要的,一般成年人应该在6-9个小时。比如晚上10-11点睡觉,早上6-7点起床,这样可以使人维持一个较稳定的生物节律,对人体身心都是有益的。

对于睡眠时间的长短,没有统一的说法。因人而异可以分为长睡眠型(8小时左右)和短睡眠型(6小时左右),其实4-10小时都属于正常范围,主要以第二天醒后精神饱满为准。实际上,各种人群对睡眠的要求是不同的。一般而言10-18岁的人群,每天需要8小时的睡眠时间,18-5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7小时的睡眠时间,50-70岁的人群,每天需要5-6小时。特别对于上了年纪的人,睡眠质量比不上年轻人是自然规律,只要不影响身体健康就好。关于每天应该睡多少小时,因个人体质存在差异,只要符合自己的睡眠习惯、能够保证白天精力充沛、醒后没有疲乏感即可。很多伟人,他们睡得很少,但却精力旺盛,原因在于他们补充的主要是深睡眠,量虽少、质却高。

不健康睡眠二:睡前保持安静少运动

误区:有些人,晚上一有活动,就会睡觉时兴奋得睡不着。所以,他们认为吃完饭就应保持安静,连一些正常的低运动量活动也拒绝参与。本来白天就在单位里坐了一天,回家后继续坐着,坐到睡觉前反而睡不着了。

专家分析:适量运动促睡眠

临睡前的过量运动,会令大脑兴奋,不利于提高睡眠质量。但适量的体育运动,能够促进人的大脑分泌出抑制兴奋的物质,促进深度睡眠,迅速缓解疲劳,并从而进入一个良性循环。

特别是脑力工作者,一天下来可能都没什么活动,而晚饭后的轻微活动反而可以有助睡眠。研究发现,临睡前做一些如慢跑之类的轻微运动,可以促进体温升高。当慢跑后身体微微出汗时(一般来讲在20-30分钟为宜),随即停止。这时,体温开始下降。当30-40分钟后睡觉时,人将很容易进入深度睡眠,从而提高睡眠质量。

不健康睡眠三:

公交地铁上补睡眠

误区:有些人晚上喜欢熬夜工作,觉得好在公司与家距离甚远,无论是坐地铁,还是坐公交车,只要一坐下来就打瞌睡,一路睡到公司,认为这样的补眠方式,既没影响工作,又不耽误睡觉。专家分析:深睡眠使人得到充分恢复

人的睡眠大致分为“非快速眼动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两个阶段,在前一个阶段中,又可以分为“浅睡眠”和“深睡眠”两个过程,这两个过程在睡眠中循环多次。人们只有在睡眠中经历了几个“深睡眠”过程后,才能使疲劳得到充分的消除。但是,在汽车上睡觉、打盹、补觉,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汽车的晃动、光线的刺激、声音的影响、空间的狭窄等都不容易使人进入“深睡眠”状态,而在“浅睡眠”状态下休息,只能使人得到不充分的恢复。我们经常听到有同事抱怨,车里睡了一觉后,反而觉得腰酸腿疼、疲乏无力。另外,在车上睡觉,还容易导致生病。比如车上小睡后,最容易落枕和感冒。脖子歪向一边睡觉,容易使一侧的脖子肌肉疲劳,所以很容易落枕。还有,在车上睡觉,车门开关、风扇吹动,一不小心就容易着凉。白天疲劳的时候小睡一段有助于体能的恢复,但是尽量不要选择在车上睡。

不健康睡眠四:

睡得不好用吃来补

误区:有些人觉得睡眠不好,就多吃些人参、鹿茸等补品,不但有益于提高睡眠质量,而且补得好了,就是适当减少些睡眠时间,问题也不大。

专家分析:学会睡个“子午觉”

美国医学教授威廉·德门特说:“睡眠是抵御疾病的第一道防线。”他发现,凡是在凌晨3点钟起床的人,第二天的免疫力就会减弱,血液中有保护作用的杀病菌细胞也会减少1/3。所以,我国民间流传的“吃人参不如睡五更”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我国传统养生学提倡睡“子午觉”。“子”是指夜间的23-1点,“午”是指白天的11-13点。认为睡“子时”可以养精蓄锐,而睡“午时”则可以顺应阳气的开发。

为了保证深睡眠,应该尽量做到早睡早起。虽然很多白领工作繁忙,但宁可把工作时间提前开始,也不宜推迟结束。晚上10点至凌晨4点,是最佳睡眠时间,入睡的最晚极限不能超过11点。过了11点后,人反而会变得兴奋,更难入睡。凌晨两三点,是熬夜的人感到最困的时候,而天亮后,人就开始进入浅睡眠期,这时候开始多梦、易醒。有些人喜欢睡“回笼觉”,来增加睡眠时间。当然,这不失为补充睡眠不足的一个办法,要提醒的是,“回笼觉”补充的主要是浅睡眠,效果不如早睡早起获得的深睡眠更好,宁可早上5点起床,也不要到晚上12点才睡觉。

此外,睡午觉也是个很好的睡眠习惯。临床基础研究已经证实,深睡眠在一天中有几个阶段,在中午12点至下午2点之间,有半小时的深睡眠期,但具体从哪个时段开始,因个人情况而异。因此,中午小睡片刻,可以争取半小时深睡眠,帮助人体机能的自行修复。从人的能量消耗和补充平衡角度,午睡也很有道理。因为从清晨到中午,从中午到晚上入睡前,这两个时段都有七八个小时,持续运作会让人体各部分的效能降低,尤其是脑力劳动者,午睡是有效的“充电”手段,小睡片刻换来的是下午工作的高效率。但午睡并不需要过久,半小时足够,最多不超过1小时,否则会影响晚上的睡眠。
第3个回答  2018-06-28
很多人认为,每晚睡8小时,占用了一天中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对生命极大的浪费。代表人物就是发明大王爱迪生和天才军事家拿破仑,他们每天睡眠时间一般不超过5小时。但是,如同硬币有两面,世界上也不乏需要长睡的天才,如爱因斯坦和丘吉尔。爱因斯坦每天要睡10个小时。丘吉尔甚至说“能躺着绝不坐着”,保持着每天午睡1小时和晚餐后小睡的习惯。
许多人梦想着缩短睡眠时间以获得更长的工作和学习时间,但事实常常与人们的美好愿望背道而驰。研究显示:盲目减少夜间睡眠时间,会使白天嗜睡的可能性增加,从而降低工作效率。所以说,根据个人实际情况,在身心健康的前提下,保持充足的睡眠,保证高效率的工作,这样的睡眠时间才最合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官方电话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
第4个回答  2018-12-10
成年人一天的睡眠时间只要保证6-8个小时即可,如果个人休息4-6个小时,且睡眠质量高,无身体精神上的不适,那么也可以。
建议每天最好保证7小时睡眠,且睡前不要思考,可以用温水泡脚,按揉脚心,促进睡眠。
饮食上不要吃辛辣油腻、肥甘的食物,清淡饮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