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的北京的春节梁实秋的过年与斯妤的除夕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快啊

如题所述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来写作,特别是文中,引用的民间俗语、事物称呼更是纯正的北京话,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而斯妤的《除夕》文章结尾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除夕喜爱的感情。

此文主要写了腊月二十九,闽南老家做年夜饭、吃团年饭的情景和那天作者一家的活动,向我们展示了老家过除夕的风俗习惯。

扩展资料:

《北京的春节》是现代作家老舍1951年创作的一篇散文,发表在当年的《新观察》杂志的第一卷第二期。

当时正值新中国成立不久,作者刚从美国回来就写了《我热爱新北京》,从下水道、清洁、灯和水三方面谈了北京的变化。

差不多同时他写了《北京的春节》这一篇文章,描写了北京人过春节的风俗和热闹气氛,同时表达了对新中国、新社会的赞美。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的春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7-15
梁实秋的过年和斯妤的除夕写的例子都是关于做饭的
第2个回答  2013-07-15
不飞是是好他就的对不对到处(ˇ�0�6ˇ) 想~
第3个回答  2019-05-24
老舍的《北京的春节》用充满京味的朴实无华的语言来写作,特别是文中,引用的民间俗语、事物称呼更是纯正的北京话,描绘了一幅老北京春节的民风民俗画卷。
表现春节的隆重与热闹,展示了中国节日习俗的温馨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之情,并通过对比,显示了新时代移风易俗的巨大力量,最后作者肯定了新风尚,歌颂了新社会。
而斯妤的《除夕》文章结尾用了拟人修辞手法,写出了作者对除夕喜爱的感情。
此文主要写了腊月二十九,闽南老家做年夜饭、吃团年饭的情景和那天作者一家的活动,向我们展示了老家过除夕的风俗习惯。
第4个回答  2013-07-15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