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公传的作者是谁?内容是什么?

如题所述

作者是郭小亭——清朝的一位小说家,整理了前朝多人对济公的描写,汇聚成《济公全传》

主要内容:主要讲述是济公济困扶危、惩治强梁、与为富不仁者作对的故事,南宋时期,皇上无能,李修缘年少时在赤城山读书,与恩师之女赤雪青梅竹马。

父母大病,李修缘入灵隐寺出家三年,法号道济,随佛海禅师修行,以消父母之疾。道济嗜好酒肉,衣衫褴褛,不认得父母和赤雪,却爱打抱不平行救死扶弱之事。

扩展资料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

《济公全传》来自民间,又扎根于民间,故事和传说的影响使全传更富内涵,济公的艺术形象也是独一无二的,在人们心里有十分鲜明的个性特色:诙谐、幽默,无拘无束,衣衫虽破烂,却整天嬉笑,虽一生游戏于人间,却每时每刻实践着普度众生的思想。

济公的故事和传说,实是我国历史上的一种文化现象,又是真正的民间文学。他的故事影响到社会、文化、生活等各个方面。济公是历史人物,人们在敬仰中遂渐升为信仰,在他圆寂后更有显圣灵异的传说出现,其中不乏有意无意的神化和佛化,使济公走向神坛。

至今济公生前的住所,活动过的地方,大都成为当今朝拜之圣地。济公也理所当然地成了人们心目中的神僧和活佛了。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济公全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9-09-08

一、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长篇神魔小说。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以“飞来峰”、“斗蟋蟀”、“八魔炼济颠”等故事较为著名。自《济公全传》问世以来,各式各样的版样层出不穷,续书多达二十余种,在民间广为流传。

二、内容

1、《济公全传》主要讲述南宋年间,京营节度使李茂春之子李修缘原是西天降龙罗汉,十八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董士宏寻女不得上吊自杀被济公救下,设法使父女二人重逢,又治好赵文会与苏北山母亲的眼疾。

2、监寺广亮火烧大碑楼欲害济公,被济公施法浇灭,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济公背负韦驮像到周宅降服女妖,周苏答应捐款。大碑楼重修成功,相府的管家假传相谕要强拆大碑楼,济公施法戏耍秦相,又治好秦相之子秦桓的怪病,终于度化了父子二人。

3、西川淫贼华云龙奸杀妇女、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度华云龙,无奈贼人执迷不悟,最终难逃法网。八魔强占金山寺,布下一座魔火金光阵炼济颠,灵空长老、紫霞真人助阵,收服八魔。济公重修金山寺后,仍然游走天下,济世救人。

扩展资料:

1、济公(1148年—1209年),原名李修缘,南宋高僧,浙江省天台县永宁村人,后人尊称为“活佛济公”。

2、他破帽破扇破鞋垢衲衣,貌似疯癫,初在国清寺出家,后到杭州灵隐寺居住,随后住净慈寺,不受戒律拘束,嗜好酒肉,举止似痴若狂,是一位学问渊博、行善积德的得道高僧,被列为禅宗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撰有《镌峰语录》10卷,还有很多诗作,主要收录在《净慈寺志》、《台山梵响》中。

3、济公懂中医医术,为百姓治愈了不少疑难杂症。他好打不平,息人之诤,救人之命。他的扶危济困、除暴安良、彰善罚恶等种种美德,在人们的心目中留下了独特而美好的印象。

参考资料:济公全传百度百科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23

《济公传》一书出现于清朝中叶,最初是流传于群众口头的民间故事,后来经过若干文人的加工修饰,最终才由清人郭小亭编撰成书。

《济公传》主要讲述南宋年间,京营节度使李茂春之子李修缘原是西天降龙罗汉,十八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董士宏寻女不得上吊自杀被济公救下,设法使父女二人重逢,又治好赵文会与苏北山母亲的眼疾。监寺广亮火烧大碑楼欲害济公,被济公施法浇灭。

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济公背负韦驮像到周宅降服女妖,周苏答应捐款。大碑楼重修成功,相府的管家假传相谕要强拆大碑楼,济公施法戏耍秦相,又治好秦相之子秦桓的怪病,终于度化了父子二人。

扩展资料:

济公是《济公传》的核心人物,不同于以往文学作品中的英雄形象。他衣衫破烂、疯疯癫癫,打破了千百年来神佛与人之间的隔膜,更贴近现实生活,更容易被广大劳动人民所接受。“专管天下不平事”是本书所要彰显的核心之一。

每次遇到邪恶与威胁,济公不但不回避,反而迎难而上,积极救助无辜的百姓,惩治邪恶的势力。他这种不畏权势、伸张正义的做法,表达了劳动人民对当时统治乾的憎恨与蔑视。他们把惩治权贵的心愿都寄托在济公身上,通过济公的行为,表达他们的心声,也使读者为之拍手称快。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济公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9-11-16

《济公传》一书出现于清朝中叶,最初是流传于群众口头的民间故事,后来经过若干文人的加工修饰,最终才由清人郭小亭编撰成书《济公全传》。

《济公全传》主要讲述南宋年间,京营节度使李茂春之子李修缘原是西天降龙罗汉,十八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

董士宏寻女不得上吊自杀被济公救下,设法使父女二人重逢,又治好赵文会与苏北山母亲的眼疾。监寺广亮火烧大碑楼欲害济公,被济公施法浇灭,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

济公背负韦驮像到周宅降服女妖,周苏答应捐款。大碑楼重修成功,相府的管家假传相谕要强拆大碑楼,济公施法戏耍秦相,又治好秦相之子秦桓的怪病,终于度化了父子二人。

西川淫贼华云龙奸杀妇女、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度华云龙,无奈贼人执迷不悟,最终难逃法网。八魔强占金山寺,布下一座魔火金光阵炼济颠,灵空长老、紫霞真人助阵,收服八魔。济公重修金山寺后,仍然游走天下,济世救人。

扩展资料

有关济公的传说,在南宋时代即已开始流传。先是凡俗神童李修缘或是得道高僧道济的一些富有传奇色彩的片断故事在民间耳闻口传,后来通过说书人的话本说唱,内容逐渐丰富。

在济公故乡天台一带流传的多是他的出世、童年生活、戏佞惩恶、扶困济贫的故事,其中如“济公出世”、“小济公芥菜叶泼水救净寺”、“利济桥”、“棒打寿联”、“赭溪救童”、“修缘出家”等广为流传。

而在杭嘉湖一带流传的故事内容更为广泛,这是因为那里是济公出家后的主要生活和活动场所,其中以“飞来峰”、”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等故事最为脍炙人口。

到了晚清,郭小亭根据这些传说对它进行增删润色,写出一部《济公全传》,以神魔、公案、侠义和人情等小说相结合的手法,展示了全方位的生活画卷和济公多层面的性格特征。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济公全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12

《济公全传》,是清代文人郭小亭所作的一部长篇神魔小说。

主要讲述济公和尚游走天下,遇到种种不平之事,一路惩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

《济公传》尤像一部侠客传。济公在东南一带游走江湖,惩处豪强恶霸,剪除大盗飞贼,扶危济困,治病救人,简直就是按照人间侠士的模式塑造的不折不扣的人间独行侠。他常说“诛恶人即是善念”,每当用慧眼看到直冲霄汉的怨气,一句口头禅是“这件事,我和尚焉有不管之理”。

他领着一帮侠客弟子,“专管人间不平事,剪恶安良乐陶陶”,侠客的人格理想完全成了这位罗汉的价值追求。

扩展资料:

《济公全传》主要讲述南宋年间,京营节度使李茂春之子李修缘原是西天降龙罗汉,十八岁出家为僧,法号道济。董士宏寻女不得上吊自杀被济公救下,设法使父女二人重逢,又治好赵文会与苏北山母亲的眼疾。

监寺广亮火烧大碑楼欲害济公,被济公施法浇灭,一计不成,广亮又要令济公化缘重修大碑楼,济公答应。济公背负韦驮像到周宅降服女妖,周苏答应捐款。大碑楼重修成功,相府的管家假传相谕要强拆大碑楼,济公施法戏耍秦相,又治好秦相之子秦桓的怪病,终于度化了父子二人。

西川淫贼华云龙奸杀妇女、盗走相府珠冠,济公三度华云龙,无奈贼人执迷不悟,最终难逃法网。八魔强占金山寺,布下一座魔火金光阵炼济颠,灵空长老、紫霞真人助阵,收服八魔。济公重修金山寺后,仍然游走天下,济世救人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济公传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