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新区通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

如题所述

苏州高新区通安镇
  简介
  通安镇位于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西部,京杭运河以南,南依阳山,西临太湖,东与浒墅关镇相邻,南与东渚镇接壤,面积54平方公里,人口4.1万人,设25个行政村。华通花园建筑面积130万平方米,是苏州市最大的安置区之一,可容纳5万人居住。全镇耕地面积40000余亩(可开发面积为30000亩),山地7000余亩,水面10000亩。312国道跨镇而过,苏州绕城高速在通安设立了互通,230省道饶镇西而过与沪宁高速相接,自然资源丰富,水陆交通便捷。
  通安历史悠久,物产丰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鱼米之乡,唐神龙二年在金市古镇修建的莲花寺,是当时著名的佛教圣地,大石山风景区称为"东南一奇",通安是苏绣的主要发源地,是苏绣制品的主要产区,树山云泉茶、树山杨梅、太湖水产等都享有盛誉。悠久的文化底蕴,富饶的自然资源,蕴育了通安人诚朴、勤劳的民风。
  通安原属吴县市管辖,2001年3月1日吴县市撤销,划入相城区管辖,2002年9月区划调整划入苏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虎丘区管辖,从此,这片神奇的土地融入了工业化、城市化开发建设的大潮,步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已成为中外客商投资兴业的热土,依山傍水的优美环境,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备,安定的社会治安已显示出独特的招商引资魅力。以情感商、以诚招商、以信留商、亲商、安商、富商的理念已成为全镇人民的自觉行动,好客的通安人民真诚欢迎您前来考察观光、投资兴业,共同谱写经济快速发展的新篇章!

历史
  古吴文化蕴藏深厚,名人遗留古迹众多,西晋的丞相陆绩葬于鸡笼山北,宋代的腾元发、“节愍公”王伦、明代太仆寺卿顾存仁都葬于大石山等(在破“四旧”时全毁),元、明时代以来大石山已被众多名人重视了,元代的觉明高僧入山建了云泉庵(年代为公元1297年),明代的“山中宰相”王鏊曾多次进山游览大石山,将大石山比喻为大朝廷,他的诗中就有 未步先欲蹶,俨如大廷朝,冠冕森万笏,又如羽林军,戈剑罗劲卒”将山中的山峰比喻为朝庭中的大臣和佩戴枪、箭的御林军,苏州的大画师沈周有《游阳山,观大石》的诗片,文学家、万历年曾召修国史的主盟、吴中的中心人物王稚登有《重游大石》,苏州的李牲、吴宽、吴江松陵的史鉴、浙江湖州的张渊四人合游大石山有《大石联句》,成化年间的进士南峰先生杨循吉的《大石联句》等,还有明代末的礼部尚书王?的“仙砰”,吴颖培的“大块文章”,浒墅关关官钱天锡的“夕照岩”和近代的李根源先生的“仙桥”等石刻(现尤存), 苏州城内的世界文化遗产环秀山庄的母本就是大石山是由明代的建筑大师戈裕良游览大石山后,将大石山的山峰景色筑入目前的环秀山庄。苏州明代的大臣吴宽就留有“循径以入,茂林幽间,若将迷焉,行渐深。有台,至是少憩。仰望楼阁,胜不能图。攀登再上,即之。有长松美竹,列映石门,有佛阁轩亭,皆因宜构架石上。前临深壑,松竹森郁于下,太湖远峰,可收一望。”
苏州城西的通安,历来是一个文化古地。阳山(《吴越春秋》,《越绝书》等史籍称之为秦余杭山),位踞其中;而附近的抚侯山,《越绝书》载为“吴王治以诸侯冢次之处”,也就是埋葬吴国诸侯的地方;“秦余杭山犹高西卑犹位”则是吴王夫差墓的所在,当年越王勾践曾“使干戈人一累土以葬之”。“通安”这地名,也似有通向“万安”地方的意思。而万安则是当年夫差兵败,被越王勾践俘虏的地方。通安的旁边,还有“淹马”,“平王山”等小地名,记录着当年的战事。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