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苏秦佩六国相印,所表达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还可以帮俺解释下这篇古文的意思吗?

苏秦始将连横[2],说秦惠王曰[3]:“大王之国,西有巴、蜀、汉中之利[4],北有胡貉、代马之用[5],南有巫山、黔中之限[6],东有肴、函之固[7]。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8],天下之雄国也。以大王之贤,士民之众,车骑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诸侯,吞天下,称帝[9]而治。愿大王少留意,臣请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闻之[10]:毛羽不丰满者,不可以高飞;文章不成者[11],不可以诛罚;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顺者,不可以烦大臣。今先生俨然不远千里而庭教之 [12],愿以异日!”

说秦王书十上而说不行[13]。黑貂之裘敝[14],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羸縢履蹻[15],负书担橐[16],形容枯槁,面目犁黑[17],状有愧色。归之家,妻不下紝[18],嫂不为炊[21],父母不与言。苏秦喟叹曰:“妻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也。”[19]乃夜发书[20],陈箧数十[21],得太公阴符之谋[22],伏而颂之,简练以为揣摩[23]。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24],血流至足,曰:“安有说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锦绣,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25], 揣 摩成。曰:“此真可以说当世之君矣!”于是乃摩燕乌集阙[26],见说赵王于华屋之下,抵掌而谈[27]。赵王大悦,封为武安君[28]。受相印。革车百乘[29],锦绣千纯[30],白璧百双[31],黄金万溢[32]以随其后,约从散横[33],以抑强秦。故苏秦相于赵而关不通[34]。当此之时,天下之大,万民之众,王侯之威,谋臣之权,皆欲决于苏秦之策。不费斗粮,未烦一兵,未战一士,未绝一弦,未折一矢,诸侯相亲,贤于兄弟。夫贤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从,故曰:式[35]于政,不式于勇,式于廊庙之内[36],不式于四境之外。当秦之隆,黄金万溢为用,转毂连骑[37]。炫熿于道[38],山东之国[39],从风而服,使赵大重。且夫苏秦,特穷巷掘门桑户棬枢之士耳!伏轼撙衔,横历天下,廷说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能伉[40]。
将说楚王,路过洛阳,父母闻之,清宫除道,张乐设饮,郊迎三十里。妻侧目而视[41],倾耳而听,嫂虵行匍伏[42],四拜自跪而谢。苏秦曰:“嫂,何前倨[43]而后卑也?”嫂曰:“以季子[44]之位尊而多金。”苏秦曰:“嗟乎,贫穷则父母不子,富贵则亲戚[45]畏惧,人生世上,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46]

【注释】
[1] 本文节选自《战国策·秦策二》。苏秦:战国时洛阳人,字季子。初以连横的策略说秦惠王,不用。转用合纵的策略游说燕、赵、韩、魏、齐、楚六国,受重用,佩六国相印。后约纵为张仪所破,苏秦客死齐国。战国时代,合齐、楚、燕、赵、韩、魏六国以抗秦,称为约纵;秦与齐、楚等国个别联合以打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苏秦以约纵得名,但他最初是主张连横的。
[2] 将(jiāng):用,拿。连横:秦与齐、楚等国个别联合以打击其他国家,称为连横。六国联合共同对付秦国,称为合纵。
[3] 说(shuì):劝说别人听从自己的意见。秦惠王:秦孝公之子,名驷,公元前336年至公元前311年在位。
[4] 巴:今四川省东部。蜀:今四川省西北部。汉中:今陕西省秦岭以南地区。巴、蜀、汉中先后为秦占领。利:利益,功用。
[5] 胡貉(hé):泛指北方少数民族(如匈奴)聚居地区,其地产貉,形似狐,毛皮可制裘。代马:代,今河北、山西两省北部,其地产马。 用:效益,利用。
[6] 巫山:山名,在今重庆市巫山县东。 黔中:地名,在今湖南省沅陵县西。 限:险阻。
[7] 肴:通崤(xiáo)即崤山,在今河南省洛宁县北。函:函谷关,在今河南省灵宝县西南。固:坚固。
[8] 天府:指物产丰富、土地肥沃、地势险要的地方。
[9] 称帝:帝的本义是神,又称天帝。战国时期,各国君主一般称王。国力强大,试图统一天下的王才开始称帝。
[10] 寡人:寡德之人,古代王侯或士大夫自谦之词,唐以后只有皇帝才称寡人。
[11] 文章:指法令。
[12] 俨然:庄重恭敬的样子。庭教:在庭堂上指教。
[13] 说:第一个“说”读(shuì),作劝说解,第二个“说”,指主张、言论。
[14] 貂:动物名,皮毛轻暖,极珍贵。裘:皮衣。敝:破败。
[15] 羸:缠绕。縢:绑腿布。履:穿着。蹻:草鞋。全句是说(苏秦)裹着绑腿,穿着草鞋。
[16] 负:背着。橐:布袋。
[17] 犁:通作黧(lí),黑色。
[18] 紝:纺织。
[19] 是:这些,指代上面的事。 秦:苏秦自称。
[20] 发:翻检。
[21] 陈:摆开。箧(qiè):书箱。
[22] 太公:即姜太公,名吕尚,东周时人。曾辅佐武王灭纣。阴符之谋:即兵书。
[23] 简:选择。练:熟悉。 全句是说精心研摩熟练掌握。
[24] 锥:钻孔的工具,似钻而小。股:大腿。
[25] 期(jī)年:满一年。
[26] 摩:接近。燕乌集阙:宫阙名。 全句是说经过燕乌集阙。
[27] 抵(zhǐ)掌:击掌。
[28] 武安:地名,在今河北省武安县。
[29] 革车:兵车。每一辆配甲士步卒75人。
[30] 纯(tún):匹。
[31] 璧:平圆形,中心有孔的玉器。
[32] 溢:通作镒,一镒为24两。
[33] 约从:结约合从。散横:拆散秦与其他国家的连横。
[34] 关:指函谷关,在河南省灵宝县南,六国通秦的要道。关不通:指断绝了函谷关与东方各国的交通。
[35] 式:用。 全句是说运用政治,不运用武力。
[36] 廊:殿的四周为廊。庙:太庙,君主祭祖的地方。 廊庙:指朝廷。
[37] 转毂:车轮飞转。连骑(jì):车骑相连。
[38] 炫(xuàn)熿(huáng):光耀。
[39] 山东:战国时,华山以东为山东。 山东之国:即指秦以外的六国。
[40] 伉:对抗、对等。
[41] 侧目而视:不敢正眼相看。
[42] 虵:即蛇字。匍伏:爬行。
[43] 倨(jǜ):傲慢。
[44] 季子:苏秦字季子。一说嫂呼小叔为季子。
[45] 亲戚:指家庭中的亲属。
[56] 盍(hé):何。忽:轻视。

【赏析】
《战国策》一书对策士的言论和活动赞扬备至,过分强调他们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本文记叙苏秦最初主张连横,想帮助秦国攻打六国,遭到秦惠王拒绝,他回家苦读兵书后又转而主张约纵,促成六国联合,共同抗击秦国的局面,表现了苏秦勤奋刻苦读书的精神,刻画了他追求名利的心理和当时的世态炎凉。
全文内容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苏秦说秦惠王没有成功。苏秦极力渲染秦国的强大声威,鼓动秦惠王“并诸侯,吞天下”,被秦惠王婉言谢绝。第二部分写苏秦归家时的窘态和他发奋读书后约纵散横成功,成为显赫一时的人物。苏秦失败归家,受到家人冷遇,“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不与言”,苏秦羞愧之极,乃连夜苦读,“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足”。一年后,再度出山,大获全胜,佩相印,受尊重,革车、锦绣、白璧、黄金,荣华富贵,不可一世。第三部分写苏秦路过家乡时受到家人礼遇时的尊贵情景。苏秦路过洛阳,父母郊迎,妻子侧目,嫂子虵行,面对此情此景,苏秦不禁感叹“人生在世,势位富贵,盍可忽乎哉?”文章内容完整,事情的全部过程叙说得非常清楚。
《战国策》继承了《国语》的体裁,又发展了《左传》严谨简约的文风。《战国策》的特点在本文中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极尽铺叙之能事。二是故事情节曲折起伏。三是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惟妙惟肖。四是语言流畅,琅琅上口。文章多用短句,句子排列整齐,读起来一气贯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8-05
苏秦是东周洛阳人,小时后读了不少书,成人之后,在齐国拜鬼谷子为师,向他学习从横术。从横就是合纵连横。当时南北叫从,东西叫横。战国七雄,秦国远据西边的关中,燕,韩,赵,魏,齐,楚,六国的地理,都在南北两端的山之东,六国合作抗秦称合从,六国共事秦国横称连。
四处碰壁,潦倒返乡:学好本事周游列国,推销他的策术,但他时济不佳,各国诸侯瞧不起,他,浪荡江湖数载,四处碰壁,穷途末路,只好回到洛阳。走入家门,兄嫂对他不理不睬,老婆,小妾,也笑他没出息。家小认为他只会耍嘴皮游说诸侯,谁会听你那套陈腔滥调?哪里会有出头日子?苏秦在家中受到奚落,却没有对自己失去信心,他每天揣摩古书,揣就是定,摩就是合,揣术是决定诸侯合从的策略,摩术就是揣摩国君的意向,以便和他接近。2、燕赵结盟:他第一站首先游说周显王,显王左右的人,认为苏秦,是说大话的人,大家轻视他,他根本没见到显王。第二站,苏秦到了赵国邯郸,赵肃侯和相国奉阳君,两人相处很不和睦,但他们也不理他。第三站到咸阳,游说秦惠王,王讨厌外地说客,也受到不用。第四站到燕国待了一年,燕王终于接见他谈天下大势,彼此谈得非常投缘。苏秦建言燕赵同盟,要燕王主动向赵国提出合从计划,两国同心,不怕外患。3、合从拒秦成功:燕王拨经费给苏秦,请他去邯郸游说赵国,相国已死,年轻有为的赵肃侯正式接掌了赵国,苏秦手拿着一份军事地图,向赵王作简报,说六国土地合起来大秦国五倍,军队大秦国十倍,只要六国合从在一起,力量就足够制伏秦国。赵王听了有理,他提议由六国签订和约,共拒强秦。苏秦就这样当上燕、韩、赵、魏、齐、楚、六个国家相国,佩起六国国家相印。感想:苏秦衣锦荣归,不计兄嫂,妻妾,前嫌。看在眼里,笑在心里。臭阿扁有此智慧吗?大伙全知道。
第2个回答  2013-08-05
受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