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与枇杷的故事有什么?

如题所述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

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

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意思是“加入琵琶能结果的话,那全城的箫就都开花了”

枇杷、琵琶同音不同义,沈石田的友人张冠李戴,闹了笑话。

扩展资料:

“枇杷”跟“琵琶”区别为:性质不同、用途不同、形态不同。

一、性质不同

1、枇杷:是蔷薇目蔷薇科植物,叶子形状似琵琶乐器而名。

2、琵琶:是弹拨乐器首座, 拨弦类弦鸣乐器。

二、用途不同

1、枇杷:可食用,成熟的枇杷味道甜美,营养颇丰。

2、琵琶:弹奏音乐,演奏乐曲的旋律,为别的乐器伴奏。

三、形态不同

1、枇杷:叶片革质,披针形、倒披针形、倒卵形或椭圆长圆形,长12-30厘米,宽3-9厘米,先端急尖或渐尖,基部楔形或渐狭成叶柄,上部边缘有疏锯齿,基部全缘,上面光亮,多皱,下面密生灰棕色绒毛。果实球形或长圆形,直径2-5厘米,黄色或桔黄色,外有锈色柔毛。

2、琵琶:由“头”与“身”构成,头部包括弦槽、弦轴、山口等。身部包括相位、品位、音箱、覆手等部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6
1、关于枇杷与琵琶,有一个幽默的故事。
明代有一个知县很爱吃枇杷,有人奉承他,特地买了一筐上乘的送去,并且派人先把帖子呈上。知县一看,帖子上面写着:“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随后实物送到,知县一看,却是一筐光鲜的枇杷。知县笑了笑,从兜里掏出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顺口吟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下面的词儿一时想不起来。刚好有一位客人在座,见景生情,续了两句:“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知县听了,拍案叫绝。
另一个著名的故事,源自白居易的 长歌《琵琶行》。叙述了白居易到江边送客,见识了一位女子超凡绝伦的琵琶技艺,聆听了她弹奏的琵琶曲。听了女子自述故事后,感叹“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2、琵琶[pí pá] ,中国的一种四弦乐器,琵琶是在西汉裁筝筑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它从西汉试制,历东汉、魏晋、至隋唐时代基本定型。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经历代的改进,已经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它在汉末魏初时,名为“枇把”。魏晋时,为区别于“枇杷”二字,改名“琵琶”。

3、枇杷[pí pá],与琵琶同音。栽培于大部分热带或亚热带地区,果实色泽金黄,味道酸甜可口,中国的江南地区种植很多。枇杷花是民间验方,可以治咳嗽。
第2个回答  2013-08-04
枇杷与琵琶
从前有一个官人想吃枇杷,命下人去办。不料这个下人不知道枇杷,以为官人心血来潮想吃琵琶,就把琵琶噼了,煮了汤羹。故事不知见之于《笑府》还是《笑林广记》记不起来了。不过,据说现在还真有一道菜叫「琵琶羹」的,是鸡头米、西米和椰奶的「三合一」,取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意。

枇杷和琵琶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广告>

前者是常绿小乔木,原产我国,长江以南栽培较多。后者为拨弦乐器之一,体半梨形,曲颈,四弦。戴假指甲弹奏,音域宽广,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这样两种名同音而实大异的东西何以常被牵扯在一起,甚至连颇有名头的文人也会出错,其故安在?其实说来简单,盖我国古代「枇杷」与「琵琶」可以通用。

请看《雅谑》中的一段记载:

「莫廷韩过袁履善先生,适村人献枇杷果,帖书『琵琶』两字。相与大笑。某令君续至,两人笑容尚在面,令君以为问,袁道其故。令君曰:『琵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即云:『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令君赏誉再三,遂定交。」这首七绝诙谐俚俗,近乎打油,然而平仄声韵,中规中矩,剥去它挖苦嘲讽的「外壳」,实在是一首好诗。「令君赏誉再三」,我亦云然。

同样的「雅谑」还见于明代苏州大画家沉周(石田)的故事。有一次,别人送枇杷给沉石田,来信中也将「枇杷」写成「琵琶」,沉即作书答道:「承惠琵琶,开奁骇甚!听之无声,食之有味。乃知古来司马泪于浔阳,明妃怨于塞上,皆为一啖之需耳!今后觅之,当于杨柳晓风、梧桐秋雨之际也。」沉石田老先生的短札典丽清雅,不失有明一代小品宗风,且连用两典(白居易浔阳江头夜听琵琶与王昭君出塞途中怨弹琵琶),大概此公原想「幽」人一「默」,哪知反而授人笑柄,这是沉公所始料不及的。

上述两则「雅谑」中的士大夫和大画家沉石田都肯定不能把「枇杷」写成「琵琶」,不免苛求过甚,说得重一点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因为枇杷的得名是由于「其叶形似琵琶,故名」。而「琵琶」这乐器,专家考证乃昉自汉代,秦汉以前既无「枇杷」之名,亦无「琵琶」之器。后来,琵琶广泛流行,并成了妓女的必备之物,因而,「琵琶」、「枇杷」与妓女便结上了不解之缘。沉石田所说的白居易「司马泪于浔阳」的《琵琶行》固然传诵至今,而同时代的元稹亦留下了「万里桥边女校书,琵琶花下闭门居」的诗句,因此,后来人们称妓女居所为「枇杷门巷」,可「枇杷门巷」未必真的有可啖的枇杷,但肯定有「半遮面」的琵琶。还有,妇女改嫁,旧时称为「琵琶别抱」,可见「枇杷」与「琵琶」自古以来便难舍难分,把「枇杷」写成「琵琶」在古时是可通的。现代人当然不会把两者溷用了。

先说一个小故事助兴:从前有一个官人想吃枇杷,命下人去办。不料这个下人不知道枇杷,以为官人心血来潮想吃琵琶,就把琵琶噼了,煮了汤羹。故事不知见之于《笑府》还是《笑林广记》记不起来了。不过,据说现在还真有一道菜叫「琵琶羹」的,是鸡头米、西米和椰奶的「三合一」,取白居易的名作《琵琶行》中的「大珠小珠落玉盘」之意。

枇杷和琵琶是两种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广告>

前者是常绿小乔木,原产我国,长江以南栽培较多。后者为拨弦乐器之一,体半梨形,曲颈,四弦。戴假指甲弹奏,音域宽广,常用于独奏、合奏和伴奏。这样两种名同音而实大异的东西何以常被牵扯在一起,甚至连颇有名头的文人也会出错,其故安在?其实说来简单,盖我国古代「枇杷」与「琵琶」可以通用。

请看《雅谑》中的一段记载:

「莫廷韩过袁履善先生,适村人献枇杷果,帖书『琵琶』两字。相与大笑。某令君续至,两人笑容尚在面,令君以为问,袁道其故。令君曰:『琵琶不是这枇杷,只为当年识字差。』莫即云:『若使琵琶能结果,满城箫
第3个回答  2013-08-04
  琵和琶者: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主要弹拨乐器。原是两种弹奏手法的名称,琵是右手向前弹,琶是右手向后弹。经历代的改进,已经统一,成为六相二十四品的四弦琵琶。琵琶音域广阔、演奏技巧繁多,具有丰富的表现力。

  琵琶又称“批把”,最早见于史载的是汉代刘熙《释名�6�1释乐器》:“批把本出于胡中,马上所鼓也。推手前曰批,引手却曰把,象其鼓时,因以为名也。”意即枇把是骑在马上弹奏的乐器,向前弹出称做批,向后挑进称做把;根据它演奏的特点而命名为“批把”。在古代,敲、击、弹、奏都称为鼓。当时的游牧人骑在马上好弹琵琶,因此为“马上所鼓也”。大约在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琵琶最闻名的不是“琵琶公主”,是白居易的那首《琵琶行�6�1并序》。简练的笔墨,沟画出一位女子,有知名倡女,到年长色衰,嫁给商人做老婆,瓢泼江湖的无奈。"我敢说公主肯定有同感而取此名的.

  至于琵琶还有一个笑话,也很出名。明代有一个知县很爱吃枇杷,有人奉承他,特地买了一筐上乘的送去,并且派人先把帖子呈上。知县一看,帖子上面写着:“敬奉琵琶一筐,望祈笑纳。”知县很纳闷:为什么要送我一筐琵琶?琵琶为什么要用筐来装?随后实物送到,知县一看,却是一筐光鲜的枇杷。知县笑了笑,从兜里掏出那张写着“琵琶”的帖子,顺口吟道:“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识字差。”低下的词儿一时想不起来了。刚好有一位客人在座,见景生情,续了两句:“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知县听了,拍案叫绝。
末了:谈谈琵琶在中医里的名称,是一经外穴名。《厘正按摩要术》:“琵琶,在肩井下。”后《经外奇穴汇编》定在“肩井下、巨骨旁”。约当锁骨外侧段前缘,喙突上缘之凹陷中。主治肩部疼痛,上肢不举等。直刺0.3-0.5寸。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又《厘正按摩要术》:“以大指按之,能益精神。”所以大家看了琵琶公主精神不少的也很多.是不是

  总结来说琵琶与艺术有关,与色情则无关,想来琵琶公主也是喜吃枇杷的人,要不为什么起这有内涵的名字。但是{芙蓉不是此琵琶,只恨当年运气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斑竹尽开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1-04-10
明朝文人沈石田有一次收到友人送来的一盒礼物,并附有一信。
信中说:“敬奉琵琶,望祈笑纳。”他打开盒子一看,却是一盒新鲜枇杷。
沈石田不禁失笑,回信给友人说:“承惠琵琶,开奁(lián)视之:听之无声,食之有味。”
友人见信,十分羞愧,便作了一首打油诗自讽:“枇杷不是此琵琶,只怨当年识字差。若是琵琶能结果,满城箫管尽开花。”
意思是“加入琵琶能结果的话,那全城的箫就都开花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