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浑天说?盖天说?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浑天说[1]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宇宙学说。由于古人只能在肉眼观察的基础上加以丰富的想像,来构想天体的构造。浑天说的代表作《张衡浑仪注》中说:“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天地各乘气而立﹐载水而浮。周天三百六十五度又四分度之一﹐又中分之﹐则半一百八十二度八分度之五覆地上﹐半绕地下﹐故二十八宿半见半隐。其两端谓之南北极。北极乃天之中也﹐在正北﹐出地上三十六度。然则北极上规径七十二度﹐常见不隐。南极天地之中也﹐在正南﹐入地三十六度。南规七十二度常伏不见。两极相去一百八十二度强半。天转如车毂之运也﹐周旋无端﹐其形浑浑﹐故曰浑天。”可见浑天说比盖天说进了一步﹐它认为天不是一个半球形﹐而是一整个圆球﹐地球在其中﹐就如鸡蛋黄在鸡蛋内部一样。不过﹐浑天说并不认为“天球”就是宇宙的界限﹐它认为“天球”之外还有别的世界﹐即张衡所谓:“过此而往者﹐未之或知也。未之或知者﹐宇宙之谓也。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灵宪》)
  浑天说最初认为﹕地球不是孤零零地悬在空中的﹐而是浮在水上﹔后来又有发展﹐认为地球浮在气中﹐因此有可能回旋浮动﹐这就是“地有四游”的朴素地动说的先河。浑天说认为全天恒星都布于一个“天球”上﹐而日月五星则附丽于“天球”上运行﹐这与现代天文学的天球概念十分接近。因而浑天说采用球面坐标系﹐如赤道坐标系﹐来量度天体的位置﹐计量天体的运动。在古代﹐例如﹐对于恒星的昏旦中天﹐日月五星的顺逆去留﹐都采用浑天说体系来描述﹐所以﹐浑天说不只是一种宇宙学说﹐而且是一种观测和测量天体视运动的计算体系,类似现代的球面天文学。
  浑天说可能始于战国时期。屈原《天问》:“圜则九重﹐孰营度之﹖”这里的“圜”有的注家认为就是天球的意思。西汉末的扬雄提到了“浑天”这个词﹐这是现今所知的最早的记载。他在《法言·重黎》篇里说:“或问浑天。曰﹕落下闳营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这里的“浑天”是浑天仪﹐实即浑仪(见浑仪和浑象)的意思。扬雄是在和“盖天”对照的情况下来说这段话的。由此可见﹐落下闳时已有浑天说及其观庖瞧鳌。
  浑天说提出后,并未能立即取代盖天说,而是两家各执一端,争论不休。但是,在宇宙结构的认识上,浑天说显然要比盖天说进步得多,能更好地解释许多天象。
  另一方面,浑天说手中有两大法宝:一是当时最先进的观天仪——浑仪,借助于它,浑天家可以用精确的观测事实来论证浑天说。在中国古代,依据这些观测事实而制定的历法具有相当的精度,这是盖天说所无法比拟的。另一大法宝就是浑象,利用它可以形象地演示天体的运行,使人们不得不折服于浑天说的卓越思想,因此,浑天说逐渐取得了优势地位。到了唐代,天文学家一行等人通过天地测试彻底否定了盖天说,是浑天说在中国古代天文领域称雄了上千年。
  盖天说[1]是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宇宙结构学说。这一学说认为,天是圆形的,像一把张开的大伞覆盖在地上,地是方形的,像一个棋盘,日月星辰则像爬虫一样过往天空,因此这一学说又被称为“天圆地方说。”
  据《晋书·天文志》记载:“其言天似盖笠,地法覆盘,天地各中高外下。北极之下为天地之中,其地最高,而滂沲四�,三光隐映,以为昼夜。天中高于外衡冬至日之所在六万里。北极下地高于外衡下地亦六万里,外衡高于北极下地二万里。天地隆高相从,日去地恒八万里。”
  按照这个宇宙图式,天是一个穹形,地也是一个穹形,就如同心球穹,两个穹形的间距是八万里。北极是“盖笠”状的天穹的中央,日月星辰绕之旋转不息。盖天说认为,日月星辰的出没,并非真的出没,而只是离远了就看不见,离得近了,就看见它们照耀。
  据东汉学者王充解释:“今试使一人把大炬火,夜行于平地,去人十里,火光灭矣;非灭也,远使然耳。今,日西转不复见,是火灭之类也。”
  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力图说明太阳运行的轨道,持此论者设计了一个七衡六间图,图中有七个同心圆。每年冬至,太阳沿最外一个圆,即“外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南没于西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低;每年夏至,太阳沿最内一圆,即“内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东北没于西北,日中时地平高度最高;春、秋分时太阳沿当中一个圆,即“中衡”运行,因此,太阳出于正东没于正西,日中时地平高度适中。各个不同节令太阳都沿不同的“衡”运动。这个七衡六间图是力图定量地表述盖天说的宇宙体系,载于汉赵爽注《周髀算经》。因此,盖天说亦称周髀说。 又《晋书·天文志》亦载有:“周髀家云:‘天员(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这与《周髀算经》里所载的盖天说不同,实际上是较古的天圆地方说。
  中国科学史家钱宝琮等认为,这是第一次盖天说,而《周髀算经》所载的,则是第二次盖天说。南北朝时祖暅著《天文录》说:“盖天之说,又有三体:一云天如车盖,游乎八极之中;一云天形如笠,中央高而四边下;一云天如欹车盖,南高北下。”
  由此可见,盖天说宇宙结构理论也有不同的学派,可能是不同时代里向不同方向的发展。大体上可以说,盖天说形成于周初,而到了《周髀算经》的写作年代,即公元前一世纪,已经形成一个完整的、定量化的体系。它反映了人们认识宇宙结构的一个阶段,在描述天体的视运动方面也有一定的历史意义。
  中医文化学者聂文涛则认为,完整盖天说远在《黄帝内经》成熟之前就已经存在。“天不足西北”,“地不满西南”,这种来自《素问》的说法是起源于“天塌西北、地陷东南”的盖天说。而在《黄帝内经》成熟的时候,同时有了更为科学的地心说,这就是浑天说。应该说,聂文涛先生的考证更有依据。因为浑天说显然出现在盖天说之后,人所共知的东汉科学家张衡就是浑天说的代表人物,这要比《晋书》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6
相传在远古时候,共工和颛顼两人为了争夺天下发生了争战。共工失败后,一气之下跑到了大地的西北角,撞倒了那里的不周山。不周山原是八根擎天柱之一,撞倒之后,西北方的天就塌了,东南方的地也陷了下去。于是,天上的日月星辰都滑向西北方,地上的流水泥沙都流向了东南方。当古人对自然现象的成因不能理解时,他们往往会借助想象,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以表达他们对自然界发生的各种现象的揣测。这则神话生动地反映了古人对于天地结构的推测。 天地到底是什么形状,它们之间的位置关系如何,天地各有多大?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人们就围绕着这些问题争论不休,参与讨论的不仅有天文学家、哲学家,甚至连一些帝王,如梁武帝萧衍、明太祖朱元璋等也加入了争论的行列。汉代到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天文学飞速发展的时代,也是学术思想比较活跃的时代。在这段时期内,涌现了许多讨论天地结构的学说,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形成于汉代的盖天说、浑天说和宣夜说。 盖天说 盖天说是中国最古老的讨论天地结构的体系。早期的盖天说认为:天就像一个扣着的大锅覆盖着棋盘一样的大地。这样的天地形状很容易让人们产生疑问:圆形的天怎么能够与方形的大地合拢呢?随后,盖天家又主张:天像圆形的斗笠,地像扣着的盘子,两者都是中间高四周低的拱形。这种盖天说即能克服“天圆地方”说的缺点,也能解释很多天象。 盖天家认为,太阳在天盖上的周日运动一年中有七条道路,称为“七衡”。最内一道叫"内衡",夏至日太阳就沿内衡走一圈;最外一圈叫“外衡”,是冬至日太阳的路径;其它节气里,太阳沿中间的五道运行。这就是盖天家的“七衡六间”。他们还主张,太阳只能照射16.7万里,超过这个距离就什么也看不见了。因此白天就是太阳走到距离我们16.7万里以内的范围,而晚上则在该范围之外。 浑天说 张衡在《浑天仪注》一文中写道:“浑天如鸡子,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内,天大地小。……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天就像一个鸡蛋,大地像其中的蛋黄,天包着地如同蛋壳包着蛋黄一样。这是对浑天说的经典论述之一。 浑天说还认为天球北高南低,绕通过南北天极的轴旋转。垂直于南北极轴把天球平分成南北两半的大圆就是天赤道。与赤道斜交成大约24度角的大圆是黄道,太阳在黄道上运行。过日心并与天赤道平行的圆是太阳的周日平行圈,它代表着太阳每日在天空中的运行轨迹。天球绕南北极轴旋转一周就是一日。夏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北点,太阳的周日平行圈一大半在地上,一小半在地下,表示着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多,在地下的时间少,日出在东北方,日落在西北方。冬至日,太阳处在黄道最南点,周日平行圈有一大半在地下,一小半在地上,太阳在地上的时间少,而在地下的时间多,日出东南方,日落西南方。 浑天说在中国天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对中国古代天文仪器的设计与制造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如浑仪和浑象的结构就和浑天说有着密切的联系,对天文学的有关理论问题的解释也产生了重大影响。 宣夜说 《列子.天瑞篇》记载了一个“杞人忧天”的故事。传说春秋战国杞国有一个人听说天是由气体形成的,日月星辰就漂浮其中之后,他非常担心天体会掉下来,让他无处躲藏,于是整日忧心忡忡,茶饭不思。朋友把他拉到一位智者那里,智者开导他说:“日月星辰也是气体形成的会发光的物体,即使它们掉下来,也是气体落入气体中,不会造成任何损伤。” 盖天说和浑天说中的日月星辰都有一个可供附着的天壳,盖天说的附着在天盖上,浑天说的附着在像蛋壳一样的天球上,都不用担心会掉下来。但是后来人们观测到日月星辰的运动各自不同,有的快、有的慢,有的甚至在一段时间中停滞不前,根本就不像附着在一个东西上。所以就又产生了一种新的理论“宣夜说”。 宣夜说主张:天是无边无涯的气体,没有任何形质,我们之所以看天有一种苍苍然的感觉,是因为它离我们太深远了。日月星辰自然地漂浮在空气中,不需要任何依托,因此它们各自遵循自己的运动规律。宣夜说打破了天的边界,为我们展示了一个无边无际的广阔的宇宙空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