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建阳历史悠久,其沿革可追溯至汉武帝时期,当时闽越王余善在这一区域筑起了大潭城,随后在汉建安十年(205年),建平县设立,隶属于会稽郡,晋太康三年(282年)更名为建阳县,归属建安郡。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建阳县并入建安县,隶属于泉州。唐朝武德四年(621年),再次设立建阳,隶属于建州。宋代景定元年(1260年),改名为嘉禾县,属于建宁府。元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恢复原名建阳县,历经建宁路、建宁府、建安道等行政区域。1949年5月13日,建阳获得解放,曾归属建瓯专区、建阳专区、南平专区、建阳地区和南平地区。1994年,建阳撤县设市,成为省级行政区建阳市,现由南平市代管,下辖2个街道办事处和11个乡镇,如潭城街道办事处、童游街道办事处等。


建阳被誉为古代闽北历史文明的摇篮,以朱熹、蔡元定等“七贤过化”而闻名。朱熹在此地晚年定居,创立了考亭学派,考亭因此被誉为“南闽阙里”,建阳也因此被称为“理学之乡”。每年清明前后,海外朱子后裔都会前来祭拜。此外,建阳在宋朝以麻沙、书坊的雕版印刷业闻名,曾是宋代三大印刷中心之一,享有“图书之府”的美誉。建阳还诞生了世界法医学鼻祖宋慈,他的《洗冤集录》对法医学有重大贡献。该地还孕育了众多历史名人,如北宋诗人僧惠崇、宰相陈升之等。建阳拥有丰富的文化遗产,包括革命遗址、古文化遗址、古建筑等,其中有省级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建阳的行政区划有过多次调整,从汉代的建平县,到宋元时期崇安场、瓯宁县的设立和变更,再到民国时期的分界调整。随着时间的推移,建阳的行政区域范围有所变动,但始终保持着其深厚的历史底蕴和文化传承。




扩展资料

朱熹故里建阳市位于武夷山南麓,另称潭城,是福建省最古老的五个县邑之一,历史上,特别是宋代曾以“图书之府”和“理学名邦”闻名于世。东邻松溪、政和,南接建瓯、顺昌,西连邵武、光泽,北界武夷山、浦城,以“闽北粮仓”、“茶果基地”、“林海竹乡”著称于省。下辖10个镇、3个乡、190个自治村、14个居委会及3个国营农场。总人口33.77万人,面积3383平方公里。居民以汉族为主,还有占人口1.5%的畲、满、回、苗、壮、蒙、侗等21个少数民族,约5600多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