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的“民本”思想是怎样体现的?

如题所述

《左传》中的民本思想主要反映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君权的根本在民。例如,《左传》哀公元年记,吴师伐陈,因为十二年前吴先王阖庐伐楚时陈未肯站在吴的一面。“吴师在陈,楚大夫皆惧,曰:‘阖庐惟能用其民,以败我于柏举。今闻其嗣(指吴王夫差)又甚焉,将若之何?’子西曰:‘二三子恤不相睦,无患吴矣。昔阖庐食不二味,居不重席,室不崇坛,器不彤镂,宫室不观,舟车不饰,衣服财用择不取费。在国,天有灾疠,亲巡孤寡而共其乏困。在军,熟食者分而后敢食,其所尝者,卒乘与焉。勤恤其民,而与之劳逸,是以民不罢劳,死知不旷。吾先大夫子常易之,所以败我也。今闻夫差,次有台榭陂池焉,宿有妃嫱嫔御焉;一日之行,所欲必成,玩好必从;珍异是聚,观乐是务;视民如仇,而用之日新。夫先自败也已,安能败我?’”

  十二年前吴伐楚,入其都城郢,楚几乎亡国。这时吴王夫差的兵力看样子比阖庐时更强,所以楚国的大夫们大夫们一见吴出兵就感到震惊。这并非是全无理由的。可是唯独子西看到了问题的深层实质。他指出,阖庐之强,全凭爱惜民力,从而得到人民的效力;夫差之“强”,则靠滥用民力,从而在实际上是在为其自身的失败准备了条件,当然对楚也不能成为真正的威胁了。子西看到了一个国君的权力的盛衰存亡最后取决于人心的向背,说明了君权的真正基础在民。

  第二,立君的目的在于保民。例如,《左传》文公十三年记:“邾文公卜迁于绎。史曰:‘利于民而不利于君。’邾子曰:‘苟利于民,孤之利也。天生民而树之君,以利之也。民既利矣,孤必与焉。’左右曰:‘命可长也,君何弗为?’邾子曰:‘命在养民。死之短长,时也。民苟利矣,迁也,吉莫如之。’遂迁于绎。五月,邾文公卒。君子曰:‘知命。’”

  在这一段引文里既包含了邾文公的思想,也包含了《左传》作者通过对于邾文公思想的评论而表现出的思想。当占卜说明迁都利于民而不利于君的时候,邾文公认定利于民就是利于君,因为他认为天立君的目的就在于养民,不思利民就不配为君;能利民才说明君的称职,为君而能称职才算有利。所以他不把利民与利君对立起来,而认定利民就是利君。他的左右却有不同的看法,以为迁都危及国君生命,不迁才有利于君。他们考虑的是国君作为个人的生命之利,而非其作为国君的使命之利。所以邾文公为他们解释了命的意义。他说“命在养民”,这个“命”就是国君的使命;而个人的生命短长,那不过是个时间问题,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意义。所以他坚决迁绎。《左传》作者对于邾文公只作了两个字的评论:“知命。”这就是说这一位国君知道他为君的使命。可见立君为民原是当时流传的一种思想认识。

  这种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可以无民,也不可以无君。立君为民,民为目的,是重要的;但是无君即无以达到为民之目的,所以君也是重要的。这里也有君民之间的张力关系,《左传》作者在这种关系中仍保持其以民为本的思想倾向。

  第三,如果君不称职,民可以批评以至反抗。例如,《左传》襄公三十一年记:“郑人游于乡校,以论执政。然明谓子产曰:‘毁乡校何如?’子产曰:‘何为?夫人朝夕退而游焉,以议执政之善否。其所善者,吾则行之;其所恶者,吾则改之。是吾师也,若之何毁之?我闻忠善以损怨,不闻作威以防怨。岂不遽止?然犹防川。大决所犯,伤人必多,吾不克救也。不如小决使道,不如吾闻而药之也。’然明曰:‘蔑也今而后知吾子之信可事也。小人实不才,若果行此,其郑国实赖之,岂唯二三臣?’仲尼闻是语也,曰:‘以是观之,人谓子产不仁,吾不信也。’”

  这一段文字既说明了子产主张让人民批评执政者的思想,又说明了孔子对于子产思想的赞同。子产以为,执政者只有听见人民的批评,才能及时地改正错误,才能利民;而利民才可以避免人民的反感的积累,从而才能避免大的政治动荡。这可以说是既利民,又利君。而在这君民张力的关系中,子产和借孔子的话来表达自己思想的《左传》作者坚持了以民为本的思想倾向。

  又例如,《左传》庄公十八年冬记巴人伐楚,次年春又记:“楚子(指文王)御之,大败于津;还,鬻拳弗纳。遂伐黄,败黄师于踖陵。还,及湫,有疾;六月庚申,卒。鬻拳葬诸夕室;亦自杀也,而葬于絰皇。初,鬻拳强谏楚子,楚子弗从;临之以兵,惧而从之。鬻拳曰:‘吾惧君以兵,罪莫大焉。’遂自刖也。楚人以为大阍,谓之大伯。使其后掌之。君子曰:‘鬻拳可谓爱君矣;谏以自纳于刑,刑犹不忘纳君于善。’”

  鬻拳对于自己的国君,一方面敢于实行兵谏,以至在国君战败时拒其回国;另一方面,在做了这些事以后,又十分惶恐,以至自刑、自杀。这显然是一种很矛盾的现象,其原因何在?当他兵谏和拒君的时候,他是认为国君没有尽到国君的职责,因而必须用一切手段来督促或迫使国君尽其职责;当他对国君实行暴力以后,他又认为自己犯了辱君之罪,因而不敢自爱而自刑、自杀。正是因为他自觉地认识到后一点,所以他在做前一点的时候也并非自肆害君,而是出于爱国爱君之忱。《左传》作者假“君子”之口说鬻拳爱君,道理就在这里。不仅《左传》作者认识到了这一点,楚人也认识到了这一点,不然,他们就不会让鬻拳的后代继承他的官职以表对他的报答了。从这一件事又可看到君民之间的张力关系,而《左传》作者在这种关系中仍然是以民为本的。

  又例如,《左传》昭公三十二年记,鲁昭公流亡在外多年后死于乾侯,晋国大夫赵简子问于史墨曰:“季氏出其君,而民服焉,诸侯与之;君死于外而莫之罪,何也?”史墨回答了一大套话,其中最重要的是,“鲁君世从其失,季氏世修其勤,民忘君矣;虽死于外,其谁矜之?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然。故《诗》曰:‘高岸为谷,深谷为陵。’三后之姓,于今为庶,主所知也。”

  赵简子(鞅)看到鲁君被季氏流放而死于外,以为是不正常的,而鲁国的人民却无异议。他于是问史墨原因何在?史墨的回答很明白:首先,从逻辑上说,国君而不勤民,就是未尽为君之责;为君而未尽为君之责,自然会被人民遗忘;被遗忘了的国君流死于外,自然不会发生人民的抗议。从历史角度说,改朝换代,君臣易位,自古以然,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呢?终极原因还在于君是否能尽其为君之责。君不忘民,能勤民事,民亦不忘其君,这样君位就可以维持下去;否则,君位就不能维持下去。这里再现的还是君民之间的张力关系,而《左传》所引的史墨之言仍然重在以民为本。

  更能说明《左传》作者民本思想的是宣公四年关于弑君的凡例:“凡弑君,称君,君无道也;称臣,臣之罪也。”所谓“称君”,就是只写被杀国君的名字,不写杀君者的具体人名,而写某国或某国人弑其君。古人以直呼其名为不敬,称君之名就表示此君不足敬,已说明其无道;不写具体杀君者的人名而称某国或某国人,则说明此次杀君并非某个人的行动,而是国人对此君都已不能容忍,皆有杀之之心。在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凡国人皆曰可杀的国君被杀,就不是杀君者犯了罪,而是被杀的国君无道而该杀。为什么呢?因为那个被杀的国君违背了其为君的职责,即君以保民的职责。君与民在这里同样处于一种张力关系之中,《左传》的弑君凡例在这种关系中显然以民为本。
死时刘安尚未封为淮南王,所以伪古文《五子之歌》“民为邦本”之说非始出于《淮南子》,而出于上述三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21
一、《左传》的成书
1、《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简称,又名《左氏春秋》。相传《左传》是为《春秋》作传解的著作,作者是左丘明,但后人对此颇有疑义。

2、《左传》的记事上起鲁隐公元年(前722),下讫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8),基本与《春秋》重合。大约成书于战国早期,编定者应是一位儒家学者。

3、《左传》当时即有写本,长期单行,与《公羊传》《谷梁传》并称《春秋》三传。西晋以后经传合一,成为今日所见的面貌。

二、《左传》的史观
1、《左传》继承了《春秋》惩恶扬善的良史精神,站在儒家的立场上总结历史经验,对历史人物和事件作出评价,为后人提供历史的借鉴。

2、人本精神和民本思想是《左传》杰出的思想特征,体现了作者进步的历史观念,也是当时社会现实和思潮的反映。人本精神是对神权意识的颠覆,《左传》提出了“民为神主”的观点;民本思想则表现为对民意的重视,表达民为邦本,民重君轻的观点。

三、《左传》的叙事
《左传》虽然是一部历史著作,但是它记事详赡,文采生动,与质朴无文的《春秋》、《尚书》大不相同。它的叙事特色可以从以下四方面来看:
1、文学性的剪裁和历史事件的故事化。
文学性的剪裁,是说它既叙述了历史事件的真实面貌,又善于使所传达的事件意趣盎然,而避免枯燥乏味的流水帐式的记述。历史事件的故事化,是说《左传》在叙述史实时常常借助于人物形象的描写,描绘他们的言语、行为和彼此之间的关系,有的甚至带有小说、戏曲的色彩。

2、人物性格神形毕现,有立体感。
《左传》虽然未以人物传记的形式记录历史,但是在叙述历史事件时十分注重刻画人物。其中如曹刿、先轸、弦高、子产、晏婴等等都是很生动的形象。更可注意的是,《左传》不仅能够写出人物的特性,而且注重刻画人物性格的多个侧面,有的甚至能够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
《左传》主要运用对话、行动来表现人物,而绝少描写人物的外貌、心理等主观静态的特征。

3、生动的场面描写和传神的细节描写。
《左传》以擅长叙写战争著称,它记录了春秋时期许多大大小小的战役,而往往注重对双方战前谋划的叙述。如晋楚城濮之战前错综复杂的外交策略的铺陈,即是一例。而描写战场的场面则以简洁生动见长。如晋楚邲之战,写被楚军击溃的晋兵争舟渡河,自相攻杀,结果“舟中之指可掬”,仓皇之态毕现。
《左传》的叙事和写人,运用了很多细节描写,极为传神。如秦晋崤之战后,晋襄公放走了秦国的三帅,元帅先轸大怒痛斥,“不顾而唾”,表现了他的深谋远虑和暴躁性格。又如晋楚邲之战,晋军逃兵的兵车陷进坑中,追击的楚人教他们抽去车前横木,又教他们拔掉旌旗,去除车轭,轻装出逃。晋兵一边逃跑,一边回头嘲笑楚军,说自己不向楚兵经常吃败仗,所以才没有逃跑的办法。这个细节把晋军的慌乱狼狈,楚军的从容悠闲,以及晋军的戏谑可笑,统统表现得惟妙惟肖。

4、《左传》还善于叙写外交辞令,理富文美。如阴饴甥对秦穆公的答辞,既承认晋国曾经有负于秦国,又表明晋国上下同仇敌忾,绝不屈服;既表示晋人对晋惠公被俘的忧戚,更阐明了秦国必须释放晋惠公的道理。深入对方的内心,把握其心理,言辞端正委婉,不卑不亢,道理充分,分寸恰当,使对方不得不折服。其他如《烛之武退秦师》、《知罃对楚王问》、《吕相绝秦》等等都是著名的例子。
《左传》的这些文学成就,对后世文学,尤其是小说的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第2个回答  2013-09-21
萌芽于三代而形成于春秋之际的民本思想 ,是我国古代政治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作为记载这一时期历史的“信史”———《左传》 ,比较集中而深切地反映了这一思想 ,文章通过对左传中民本思想的考察 ,阐述了春秋之际民本思想中关于神、民关系和君、民关系的认识 ,以及处理这种关系的思想 ,指出 :民本思想的出现 ,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 ,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之一 ,但其本质仍是为了维护统治阶级的既定秩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