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冰心的资料? 她的读书名言?

如题所述

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福建长乐人,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现代著名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诗人,因一生刚好度过了一个世纪,所以被称为“世纪老人”,深受人民的喜爱。
主要著作:
《繁星》(诗集)1923,商务
《春水》(诗集)1923,新潮
《超人》(小说、散文集)1923,商务
《寄小读者》(通信集)1926,北新
《往事》(小说、散文集)1930,开明
《南归》(散文集)1931,北新
《姑姑》(小说集)1932,北新
《冰心全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33,北新
《冰心全集之二——冰心诗集》1932, 北新
《冰心全集之三——冰心散文集》1932,北新
《闲情》(诗、散文集)1922,北新
《去国》(小说集)1933,北新
《平绥沿线旅行记》(散文集)1935,平绥铁路管理局
《冬儿姑娘》(小说集)1935,北新
《冰心著作集之一——冰心小说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二——冰心散文集》1943,开明
《冰心著作集之三——冰心诗集》1943,开明
《关于女人》(散文集)1943,天地
《冰心小说散文选集》1954,人文
《陶奇的暑期日记》(小说)1956,上海少儿
《还乡杂记》(散文集)1957,上海少儿
《归来以后》(散文集)1958,作家
《再寄小读者》(通信集)1958年3月11日,到1960年,共写21篇 先后在《人民日报》、《儿童时代》上发表
《我们把春天吵醒了》(散文集)1960,百花
《小桔灯》(小说、散文、诗歌合集)1960,作家
《樱花赞》(散文集)1962,百花
《拾穗小札》(散文集)1964,作家
《晚晴集》(散文、小说合集)1980,百花
《三寄小读者》(通信集)1981,少儿
《记事珠》(创作谈)1982,人文
《冰心论创作》 1982,上海文艺
《冰心作品选》 1982,少儿
《冰心散文选》 1983,人文
《冰心选集》(1—2)1983,四川人民(未出齐)
《冰心文集》(1一3)1983,上海文艺(未出齐)
《冰心全集》(1-8)1994年,海峡文艺
《只拣儿童多处行》1980,少儿
《我的秘密》1957
散文方面,连续创作了四组系列文章,即《想到就写》《我的自传》《关于男人》《伏枥杂记》。确切时间不知道。
《山中杂记》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翻译书目

《先知》(散文诗集)叙利亚凯罗·纪伯伦著,1931,新月
《印度童话集》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中青
《吉擅迦利》(诗集)印度泰戈尔著,1955,人文
《印度民间故事》 印度安纳德著,1955,上海少儿
《泰戈尔选集·诗集》 与石真合译,1958,人文
《泰戈尔剧作集》(4)1959,戏剧
《马亨德拉诗抄》(尼泊尔)与孙用合译,1965,作家
《燃灯者》(诗集)马耳他安东·布蒂吉格著,1981,人文

【冰心名言】
[编辑本段]
成功之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 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 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生命从八十岁开始。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路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径长途点缀得香花 弥漫,使穿枝拂叶的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 有泪可落也不是悲哀。
世界上若没有女人,这世界至少要失去十分之五的真、十分之六的善、十分之七的美。
假如生命是无趣的,我怕有来生,假如生命是有趣的,今生已是满足的了。
人生的道路,到底是平坦的少,崎岖的多。在平坦的路上,携手同行的时候,周围有温暖的春风,头上有明净的秋月。两颗心充分地享乐着宁静柔畅的‘琴瑟和鸣’的音乐。在坎坷的路上,扶掖而行的时候,要坚忍地咽下各自的冤抑和痛苦,在荆棘遍地的路上,互慰互勉,相濡以沫。
宇宙是一个大的生命,江流入海,落叶归根,我们是宇宙中的一息,我们是大生命中的一分子。不是每一道江流都能流入大海,不是每一粒种子都能成熟发芽,生命中不是永远快乐,也不是永远痛苦,快乐与痛苦总是相辅相成的,在快乐中,我们要感谢生命,在痛苦中,我们也要感谢生命,因为快乐、兴奋、痛苦又何尝不是美丽呢?
读书好,好读书,读好书。
  “有了爱就有了一切。”这是冰心的一句名言,也是她一生坚持的信念。“永远的爱心”融入她近八十年的文学创作,洋溢在她七百万字的作品的字里行间。
  冰心的爱,是博大的,深沉的,犹如她热爱的大海。冰心出生于福州一个具有爱国、维新思想的海军军官家庭,4岁时迁往山东烟台,此后很长时间便生活在烟台的大海边。或许正是大海的广阔胸襟,孕育了她“海化”的性格和博大的爱心。 她爱玫瑰,“不但喜爱玫瑰的色、香、味”,“更喜爱它花枝上的尖硬的刺。”“有它自己的风骨”。她爱猫,爱一切美好的事物,热爱生活。 冰心深爱着她的故乡。无论是烟台八年,还是定居北京,无论是留学美国,还是旅居日本,故乡的影子都追随着她。从她的作品中处处可以找寻,如《我的故乡》、《故乡的风采》等一篇篇文字,更是倾注了她对故乡的深深爱恋。冰心在漂洋过海,留学国外后,并没有像一些留洋学子一身洋装,一股洋味,她还是一个中国小老太太的样子。 爱故乡是爱祖国、爱人民的起点。冰心这样认为。正是从爱乡开始,她以爱的力量关爱着这个世界。“世界是和平的,人类是自由的,只有爱,只有互助,才能达到永久的安乐与和平”。因而,冰心到哪儿都有她的朋友,她的朋友不分年龄,不分国籍。
  冰心的爱更多地倾注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从“五四”运动时期步入文坛,在近一个世纪的漫长岁月里,伴随世纪的风云变幻,她一直坚持写作近八十载,笔耕不辍,硕果累累,为世人留下了大量珍贵的文学遗产。期间,她为孩子们写作,长达七十多年,她的作品,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少年儿童。 万千的天使, 要起来歌颂小孩子; 小孩子! 他细小的身躯里, 含着伟大的灵魂。 ——冰心《繁星》
  冰心一生视孩子为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她辛勤浇灌,培植祖国的花朵,她把自己的稿费,捐给了孩子,捐给了希望工程,可以说,冰心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孩子,许多人一提起冰心,便想起孩提时代受到她的教育、熏陶和艺术感染,便有一种纯洁一种温情。 在我提笔打算写冰心时,问一个朋友,听到“冰心”,你想起什么?他毫不犹豫地说:“《再寄小读者》《小桔灯》,一个慈祥富有爱心的人。”我第一次见到冰心这个名字时,我就觉得她很美,看到照片,我更相信她是美的,后来读《笑》《繁星》《小桔灯》等文章,我丝毫不怀疑了。但认识冰心的人,一般都停留在《寄小读者》《再寄小读者》《三寄小读者》。一篇篇温纯、纯洁的文字,清新无华,通俗易懂,写给小读者,一切为孩子。当年读冰心的文章,就仿佛听家中老人谈古说今,娓娓道来,甚为亲切。 如今,冰心已离我们而去,我们说到冰心时,似乎更多地陷入回忆中,冰心是孩提时代的一个“伙伴”,就像那盏“小桔灯”,保留了童年一段抹不去的回忆。
  注:这是我的中文本科函授《现当代文学史》的作业,因为平时文艺作品看得不多,无法抉择写哪位作家,最后选择了冰心,于是看了很多冰心的小说、诗歌、儿童文学作品,感觉读冰心的作品真的感觉很舒服,她所描述的大多都是关于家庭的故事,我就是那种逃避社会,不愿看清社会的类型,因此,我感觉冰心的文章很适合我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8
原名谢婉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