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怎么样变成蒸气的,又怎么变成云、雨、雪、冰雹?

如题所述

水 、拼音: [shuǐ]

一种无色、无臭、透明的液

雨、 拼音:yǔ,液化

从云层中降落的水滴

霜、 拼音: [shuāng],凝华

霜是水汽(也就是气态的水)在温度很低时,一种凝华现象,跟雪很类似。科学上,霜是由冰晶组成,和露的出现过程是雷同的,都是空气中的相对湿度到达100%时,水分从空气中析出的现象。它们的差别只在于露点(水汽液化成露的温度)高于冰点,而霜点(水汽凝华成霜的温度)低于冰点,因此只有近地表的温度低于摄氏零度时,才会结霜。严寒的冬天清晨,户外植物上通常会结霜,这是因为夜间植物散热的慢、地表的温度又特别低、水汽散发不快,还聚集在植物表面时就结冻了,因此形成霜。

雪、拼音: [xuě],凝华

雪是水或冰在空中凝结再落下的自然现象,或指落下的雪花。雪是水在固态的一种形式。雪只会在很冷的温度及温带气旋的影响下才会出现,因此亚热带地区和热带地区下雪的机会较微。雪花是在云内由微小的冰晶互撞黏在一起后形成丰富多样的形状。

云、拼音: [yún] ,气化

云[的形成主要是由水汽凝结造成的。我们都知道,从地面向上十几公里这层大气中,越靠近地面,温度越高,空气也越稠密;越往高空,温度越低,空气也越稀薄。

冰雹、拼音: [bīng báo]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

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可以想象,即使个体不大的冰雹能够在云中存在,也需要强大的上升气流。据统计,降雹时上升运动的速度必须大于20米/秒,要产生直径10厘米的大雹,则需要20米/秒以上的上升速度。所以,一般要云顶发展到对流层顶附近才有可能降雹。冰雹并不是当气流上升到0℃的高度以上就立即生成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7
这是初二的物理内容:

雨,液化
霜,凝华
雪,凝华
云,气化
冰雹多来自对流强烈的积雨云中。冰雹的直径一般在5-50毫米范围内,大的可达到几厘米到几十厘米。可以想象,即使个体不大的冰雹能够在云中存在,也需要强大的上升气流。据统计,降雹时上升运动的速度必须大于20米/秒,要产生直径10厘米的大雹,则需要20米/秒以上的上升速度。所以,一般要云顶发展到对流层顶附近才有可能降雹。冰雹并不是当气流上升到0℃的高度以上就立即生成的,解剖冰雹可以看到有一个不透明的核心。外面由透明与不透明的冰层交替包围着。所以冰雹远远看去一片白,并不像冰块那样透明。为什么冰雹是这样的结构呢?这是由冰雹形成的过程决定的。因为积雨云中温度0℃高度以下是水滴,以上为过冷水滴与冰晶、雪花,当过冷水滴随上升气流上升时与冰晶或雪花上冻结,形成冰雹的核心。由于冻结的时间非常短,冻结速度又很快,所以,形成的雹核里混有空气,组织比较疏松,形成不透明的白色冰层,冻结得愈快,冻结成的冰层愈白,愈不透明。雹核形成以后因为重量较大,或者上升气流减弱,就会下降,当降到0℃高度以下气温较高,使雹核表面部分的冰融化成水,同时在下降过程中也会与一些雨滴相碰,又有一些水粘在外面。当外面包着水的雹核又遇到强的上升气流,再一次被带到0℃层以上。这时雹核外面的水又冻成冰,这时是逐渐冻结的,所以成为透明的冰层。当冰雹再遇到过冷水滴,在其上凝结并与冰晶、雪花相碰时则又形成不透明的冰层,冰雹体积加大,又下降,如此往复多次,就可能形成很大的冰雹。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7
水的液、气、固三态变化
固态受热变液态,液态受热变气态、反之则遇冷
网站有三态变化示意图,查查就可!
第3个回答  2019-04-27
太阳照射使地面水温升高,含有水蒸气的热空气快速上升。在上升中,空气逐渐变冷却,水蒸气凝结成小水滴或小冰晶,形成了云。当云层中的小水滴合并成大水滴时雨便产生了。假如上空的温度较低,水还能以雪或冰雹的形式降到地面。
第4个回答  2013-09-17
天为什么会下雨和雪,冰雹
一定的温度会使地面的水形成蒸气升向空中,当积聚到一定程度后,在空中遇到冷空气,就会使水蒸气形成水而落到地面,也就是我们所说的雨了。不过下冰雹的云是一种发展十分强盛的积雨云,而且只有发展特别旺盛的积雨云才可能降冰雹。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