笠翁对韵·九佳「注释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1.陌:街道。

2. 根荄: 植物的根。荄;草根,

《文子·符言》:“故羽翼美者,伤其骸骨;枝叶茂者,害其根荄;能两美者,天下无之。”汉刘向《说苑·建本》:“树本浅,根荄不深。”《汉书·五行志中之上》:“入地则孕毓根荄。”唐白居易《问友》诗:“根荄相交长,茎叶相附荣。”宋司马光《为始平公祭晋祠文》:“然原陆久燥,根荄未浃,畎亩喁喁,犹有待望。”

3. 斗鸡:古人饲养公鸡,使之相斗赌输赢,是上层社会和市井间的一种赌博游戏。唐王勃有《斗鸡檄》。

4.麈:古书上指鹿一类的动物,尾巴可以做拂尘;江南时鱼、樱、笋下酒之物,与先生们挥麈清谈;挥动麈尾。

晋代人们清谈时,往往持之挥洒,以示高雅,且以为挥麈可助谈兴,后称谈论为挥麈。

5. 凤髻:古代的一种发型。髻:梳在头顶上的发结。

6. 鸾钗:鸾形的钗子。

7. 楚岫:楚地山峦或泛指南方的山。岫:山。

8.秦淮:古代金陵(南京)附近的一条河。

秦始皇命令开凿,且疏通淮水,唐杜牧《泊秦淮》诗:“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9. 石鼎:陶制的烹茶用具。

10.龙头:当指石鼎上的龙头形装饰。

11. 银筝:用银装饰的筝或用银字表示音调高低的筝。

唐戴叔伦《白苎词》:“回鸾转凤意自娇,银筝锦瑟声相调。”后蜀毛熙震《河满子词:“曲槛丝垂金柳,小窗弦断银筝。”清吴伟业《赠冯子渊总戎》诗:“十二银筝歌芍药,三千练甲醉葡萄。”

12 雁翅:古筝上的琴码。

13. 诗礼:《诗经》和《礼经》, 封建社会读书人必读的书;旧时常用来称读书讲究礼教的人家。

14. 余庆;留给子孙的福泽。

15.壮怀:豪壮的胸怀。唐韩愈《送石处士赴河阳幕》诗:“风云入壮怀,泉石别幽耳。”宋辛弃疾《贺新郎》词:“我辈从来文字饮,怕壮怀激烈须歌者。”明张煌言《海上》诗之一:“浩气填胸星月冷,壮怀裂发鬼神愁。”清龚自珍《别直隶布政使同年托公》诗:“三十年华四牡騑,每谈宦辙壮怀飞。”

16. 辨明伦:孔子的参政主张。

17.季路:人名。春秋鲁国人。姓仲,名由,字子路,一字季路。孔子弟子,性好勇、事亲孝。仕卫,死于孔悝之难。富政治长才,在孔门四科中,列于政事科。《论语·子路》:子曰:“野哉由也。”卫出公准备让孔子参政,子路问孔子:"如果您从政,将把什么摆在首位?"孔子回答:"必也正名乎!"子路说:"能够这样吗?您该多么迂阔啊!"孔子批评说:"野哉,由也!"句中的能辨名伦即指正名一事。后来,卫国发生内乱,子路死难,孔子闻讯叹息说:"由也死矣。"

18.高柴:孔子另一门人。遇卫难不径不窦(既不走小路,又不走孔道,不知变通)。在卫发生内乱时高柴也恰好在场,他劝子路不要参与,子路不听,他一人逃了出来。"愚也"是孔子对高柴的评价,一次,孔子说:"柴也愚。"见《论语·先进》。

19.径:小路。窦:洞。

1. 鸡人:职官名。负责天将亮时报时。

于天将亮时,作呼声以警醒百官。周礼·春官·鸡人:鸡人掌共鸡牲辨其物,大祭祀夜呼旦以嘂百官。

2. 虎旅:勇猛善战的军队。

唐·李商隐《马嵬》诗:“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3. 三街、六市:街市。

荡寇志·第十五回:虽有三街六市,出门便被纱兜儿厮蒙着脸,真是讨厌,那得如此风景看。亦作三街六巷。

4. 俎豆:俎和豆。古代祭祀、宴飨时,用来盛祭品的两种礼器。亦泛指各种礼器。

孟子幼时居近墓习堆埋,移舍于市又习贸易事,移于学宫傍乃习礼让修俎豆。

5. 皎皎:洁白的样子。

皑皑:洁白的样子。

汉·刘歆·遂初赋:漂积雪之皑皑兮,涉凝露之降霜。

6. 东阁:东向的小门。后用以指宰相招贤、款待宾客的地方。

汉书·卷五十八·公孙弘传:弘自见为举首,起徒步,数年至宰相封侯,于是起客馆,开东阁以延贤人,与参谋议。

唐·李商隐《哭遂州萧侍郎二十四韵》:“早岁思东阁,为邦属故国。”

7.越绝:《越绝书》,是记载我国早期吴越历史、地理的重要典籍,以春秋末年至战国初期吴越争霸的历史事实为主干,上溯夏禹,下迄两汉,旁及诸侯列国,对这一历史时期吴越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天文、地理、历法、语言等多有所涉及。作者不详,多数认为是东汉袁康撰写。

8.齐谐:《齐谐》,志怪书名。《隋书经籍志》有无疑先生的《齐谐记》七卷,梁吴均《续齐谐记》一卷。

9.五柳:用以比喻归隐、隐居,也用以形容环境的幽雅、隐居的闲适。

陶渊明弃彭泽县令的官位而归隐家园,于门前栽种五株柳树,并自号五柳先生。见晋·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10.高风:陶渊明的高尚气度、节操。

11. 三槐:用以比喻三公。

周代宫庭外植有三棵槐木,三公朝天子时,面向三槐。周礼·秋官·朝士:面三槐,三公位焉。

宋代兵部侍郎王佑,多阴德,手植三槐于庭,自言子孙必有为三公的。其子旦后果为相,世称为三槐王氏,子孙因建三槐堂。宋史·卷二八二·王旦传:佑手植三槐于庭,曰:吾之后世,必有为三公者,此其所以志也。

其三:

3. 冰桃对雪藕:《汉武故事》记载,仙人西王母多次降临到人间,给汉武帝带来玉桔、冰桃、雪藕等礼物。

4. 漏箭:即古代漏壶中用作计时指针的箭。

漏:古时一种计时器,以器贮水,随着水的流出,水面下降,指针指出时刻。

宋·欧阳修《渔家傲·十一月新阳排寿宴》词:“南至迎长知漏箭,书云纪候冰生研。”宋·柳永《戚氏·晚秋天》词:“漏箭移,稍觉轻寒。”

5. 更牌:夜间报更的竹签,也叫更筹、更签,是古代人晚上报时的一种工具。

6.翠袖:青绿色衣袖。泛指女子的装束。也可指代女子。

唐杜甫《佳人》诗:“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宋苏轼《王晋叔所藏画跋尾·芍药》诗:“倚竹佳人翠袖长,天寒犹著薄罗裳。”清龚自珍《菩萨鬘》词:“无言垂翠袖,粉蝶窥人瘦。”

宋辛弃疾《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词:“倩何人唤取,红巾翠袖,揾英雄泪?”明何景明《明妃引》:“琵琶马上再三弹,翠袖朝啼关塞寒。”

7.荆钗:用竹木制成的钗。

历史上记载许多开明妇女,能同丈夫同甘共苦,史书常用布衣荆钗写她们的朴素,因而“荆钗”就成了贤明妻子的代称。

8. 竹径;竹林中的小径。

唐王勃《宇文德阳宅秋夜山亭宴序》:“琴亭酒榭磊落乘烟,竹径松扉参差向月。”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诗:“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醒世恒言·灌园叟晚逢仙女》:“向阳设两扇柴门,门内一条竹径,两边都结柏屏遮护。”清黄鷟来《秋日雨晴过张星文草草堂》诗:“松门落叶深,竹径寒香静。”

9. 籁:指从孔窍中所发出的声音,后泛指万物被风吹动发出的声音,这里指风吹竹叶的声音。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原道》:至于林籁结响,调如竽瑟。

10. 筛:洒、落。

董解元《西厢记·卷七》:“况是暮春天色,落红万点,风儿细细,雨儿微筛。”

《西游记》第八十三回:“棒举一天寒雾漫,剑迎满地黑尘筛。”

11. 携囊:典出李贺携囊贮诗。

12. 荷锄:刘伶好酒如命,荷锄自随曰:“醉死,便好埋我。”

刘伶,字伯伦,晋沛国人,曾为建威参军。性好酒,放情肆志,与嵇康、阮籍等同称为竹林七贤。著有《酒德颂》。

13.江海孤踪,雪浪风涛惊旅梦:似说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她遭到宋室南迁的动圌乱,而后她丈夫又死掉,晚年生活十分凄苦。其《渔家傲·记梦》词为:“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4. 乡关万里,烟峦云树切归怀:此句从(唐)崔颢崔颢《黄鹤楼》诗提炼而出,原诗如下:“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乡关:故乡。

其四:

注释:

1.  杞:枸杞。

梓:梓树。一种落叶乔木。

2.桧:圆柏。一种常绿乔木。

楷:黄连木:一种落叶乔木。

3. 水泊:湖泽。

《水浒传》第三五回:“晁天王聚集着三五千军马,把住着水泊。”《水浒传》第五五回:“我山寨四面都是水泊,港汊甚多。”

4. 玉陛:帝王宫殿的台阶。

5. 瑶阶:玉砌的台阶。也用为石阶的美称。

6. 袂:袖子。

7.兕:犀牛。

8. 马融堂上帐:马融(公元79~166),字季长。茂陵人,东汉学者。从学者常千数,著三传异同说,注孝经、论语、诗、易、尚书、三礼等。马融堂前教授生徒,后设绛纱帐,置女乐。

9. 羊侃水中斋:羊侃是南朝梁人,好奢侈,结舟为斋,亭馆皆备,日事游宴。

10. 黉宫:古代学校名。

元洪希文《踏莎行·示观堂》词:“郡国兴贤,黉宫课试,书生事业从今始。”

明谢谠《四喜记·喜逢甘雨》:“芹水生涯淡,黉宫道味长。”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槐西杂志三》:“我辈身列黉宫,乃在此携酒榼,看游女,其鄙而不顾,宜矣。”

11. 拾芥:捡取地上的草芥。比喻取之极易。《汉书·夏候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12. 岱,泰山。畤,古代祭天地五帝之处。

13. 燔柴:烧柴,祭天之礼。

《礼·祭法》:“燔柴于泰坛,祭天地。”

14. 锦缆:锦制的缆绳;精美的缆绳。

南朝陈张正见《公无渡河》诗:“金堤分锦缆,白马渡莲舟。”

唐杜甫《城西陂泛舟》诗:“春风自信牙樯动,迟日徐看绵缆牵。”

清陈维崧《永遇乐·东溪雨中修禊》词:“锦缆笼沙,红栏委浪,一碧无际。”

15. 碧落:天空。

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16. 华灯:雕饰华美而光辉灿烂的灯。

17. 遗簪;比喻旧物或故情。

⑴指失落的簪子。《史记·滑稽列传》:“前有堕珥,后有遗簪。”《西湖游览志馀·熙朝乐事》引刘邦彦《上元十五夜观灯诗》:“归迟不属金吾禁,争觅遗簪与坠钿。”清钱谦益《房海客侍御初度赋长句十四韵为寿》:“去国味如初下第,挂冠情比旧遗簪。”

⑵孔子出游,遇一妇人失落簪子而哀哭。孔子弟子劝慰她。妇人曰:“非伤亡簪也,吾所以悲者,盖不忘故也。”

唐李峤《答李清河书》:“兄仁及遗簮,礼缛追赙,千古之下,凛然而高。”

唐朱放《九日陪刘中丞宴昌乐寺送梁廷评》诗:“不弃遗簮旧,宁辞落帽还。”

明冯梦龙《万事足·刑厅叩信》:“岂不念遗簪,奈胭脂虎视眈,背生有子今无憾。”

清王夫之《雪赋》:“有似去国之臣,裴徊赐玦;下山之妇,怅惘遗簪。”⑶卸去簪缨。谓挂冠辞官。

元袁桷《次韵杂诗》之五:“遗簪隐世德,忍垢躬灌园。”

18. 香街;指繁华的街道。

唐岑参《卫节度赤骠马歌》:“香街紫陌凤城内,满城见者谁不爱?”

唐刘禹锡《令狐相公自天平移镇太原以诗申贺》:“北都留守将天兵,出入香街宿禁扃。”

宋朱淑真《元夜》诗之二:“香街宝马嘶琼辔,辇路轻舆响翠軿。”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