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如题所述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择校与定专业

选择中国传媒大学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中国传媒大学是985院校,而我的本科是一个211院校,很多单位在招聘时还是会有985这个门槛的;其次,东大的公共管理在学科评估中是B+,专业实力还是很强的,我觉得读研还是要看学校的专业实力的。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的报录比大概在6比1、5比1左右,招收人数较多,专业课参考书在2021年之前是三本,2021年是两本,参考书较少,专业课题目常规,并且不压分,算是985院校中相对比较好考的。

其次,我再来介绍一下中大公管的基本情况,该专业在2018年之前是分专业招生的,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和土地资源管理;而到了2019年,却变成了大类招生,录取后分方向,主要包括行政管理、社会保障、教育经济与管理、土地资源管理和公共政策;2020年还是大类招生,但招生方向由5个变成了3个,取消了社会保障和教育经济与管理。

再来简单分析一下近三年的报录情况:2018年,4个专业统考报名总人数310人,录取48人,报录比6.46:1;2019年,统考报名人数46人,录取总人数2人,报录比5.43:1;2020年,招生计划49人,最终上岸3人,其中包括 4位少干和专项计划的同学。

2.专业考研报录基本情况

中国传媒大学公共管理专业近四年的报录比及分数线情况如下:

2022年,分数线暴涨近三十分,想要报考的学弟学妹谨慎考虑,但最重要的还是努力准备。

二、初试经验

1.政治

(1)备考资料

背诵手册、预测卷+肖秀荣的精讲精练、1000题、肖四肖八

(2)时间线规划

7-10月初:看强化,配套肖秀荣的精讲精练

10-11月:刷题(1000题),搭配腿姐的背诵手册

11-考试 :背诵腿姐的背诵手册,做预测卷、肖四肖八,最后半个月背诵大题,同时不放松选择题的训练,反复刷

(3)备考经验

1.看强化时,详细地听懂每一个知识点,同时做好笔记,听不懂的内容做标记,后期反复看,看完一节课做书上配的题,强化记忆。每天看的时间根据自己的复习情况来定,我是有时间就1小时or1小时+,没时间就不听,因此时间线拉得比较长,但是一定是保证了质量的。听课部分就是要打好基础,理解吃透每一个知识点。

2.刷选择题阶段是政治备考的重中之重。选择题的重要性谢谢大家都明白,抓住了选择题,政治上70并不难。

选择题刷题阶段要保证做一题有一道题的效果。我在刷题过程中,1000题部分不计时,做的过程中,不会的,不确定的题目和选项都做标记,做完后仔细核对答案,同时把对应的知识点在腿姐的背诵手册上标记出来,反复背诵。

肖四肖八和腿姐的预测卷选择题部分,一套一套的计时做,不要过多的关注与于每次的分数,我的做题情况也很糟糕,但是这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而且每年的时政问题有很多,全部做完后,把时政热点都掌握了,分数自然不会低,做完题后依旧对照腿姐的背诵手册将不会的,不熟悉的,出错的知识点标记出来,后期反复记忆。

3.背诵知识点的方法。我是每天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背诵腿姐的背诵手册,被标记的知识点着重加强背诵,同时在闲暇时间,比如走在路上等时间,听腿姐的带背,随时随地地背诵。同时在每天背诵之前,先听腿姐的带背,然后再自己背,这样背的时候更有条理,背诵效果更好。

4.大题部分。背诵晚上整理好的大题资料,真有条理,效率更高,而且背诵容量更小,同时肖四肖八给出的大题答案也要利用碎片化的时间背一背,看一看。

马原部分的原理要全背,虽然有重点,但是最后的原理都有考的可能性,不能存在侥幸心理,我的马原部分背得不是很好,考试时就吃了亏,大家引以为戒。

2.英语

(1)备考资料

唐迟的阅读方法论+王晟的新题型+monkey的小作文+周思成的大作文

(2)时间线规划

单词全程背,越早开始越好。

5-11月:阅读一篇一篇的刷,并配套课,反复刷,反复听,反复练方法

11-12月中:真题成套练,训练做题时间,适应考试时的做题强度。

12月中-考试:准备作文,背模版,配套整体给出的例文,自己也动手写作文,训练作文思路和速度。

(3)备考经验

1.单词部分就是重复重复再重复。我前期背新单词是每天300个,背完一轮,后期复习单词是400-600个。背单词每天不需要揪住一段时间全部背完,会很疲惫,不容易坚持,而是要充分利用碎片化时间背,比如无洗手间的时候、在餐厅等饭的时候、学累了的时候等,充分的利用细碎的时间去背单词。

同时除了app上的考研单词,真题中的单词我认为也很重要,每次做题时就顺手给不会的单词做记号,做完后,一个一个查阅,然后记录在本子上,反复记忆,真题单词往往是重复出现的,做的题越多,你就会发现,好多单词的频率特别高,这些单词当然也就是反复记忆的重点。

2.做题时。不管是前期的一篇一篇的做,还是后期一套一套半套半套的做,都要及时,要从一开始就训练自己的速度,有时间观念,刚开始开始肯定做不快,但是不要着急,慢慢训练,英语是一个需要长期积累的学科,慢慢的速度就提升了。

做题要搭配刘晓艳老师和王晟老师的课,学习方法和思路,然后在接下来做题的过程中扭转自己的错误思路,用好方法,反复训练。

不要怕阅读错的多,我在做的时候经常错的怀疑人生,但是这是一个自我提升的好机会,是暴露问题解决问题的好机会,我们要做的就是仔细分析,听老师的课,看看自己这道题是错在了哪儿,是不是思维上的错误,然后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怎么想的,用老师教的思路去做题,不断训练自己。

考前要模拟一套题,看看自己的做题时间和做题顺序是否合理,同时在平时训练的过程中,也要不断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做题顺序。

3.作文部分。就是背模版,模版不需要被太多,容易混淆,同时训练自己的写作速度,和工整程度,字体可以不那么好看,但一定要工整,第一印象很重要。

3.专业课

(1)参考书目

716:公共管理学(王乐夫)

914:政策科学教程、公共政策导论(陈振明)

孙兵老师的《城市管理学》

沈亚平老师的《行政学》和历年真题

(2)题型及难度

1.题型以书上的基础知识为主,90%都是基础知识,只要把整本书的知识点都背透了,吃透了,分数肯定低不了,剩下的10%就是论述题部分,需要融会贯通的能力,会运用知识点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难度上,我认为处于中等水平。主要是考察的知识点很细,需要你把整本书无遗漏地背熟,不能存在侥幸心理,一个小知识点都不能放过。

(3)复习规划

3-9月中下旬:自己看书,做笔记,把三本书都过一遍

9月中下旬-考试:背书(次数不重要,看效果)

(4)备考经验和背书方法

1.列框架。框架更重要,你所列的框架应该是随着你背诵的次数增多,对书本中知识点了解的程度加深而逐步完善的,我认为不需要找别人列好的框架背,而应该自己动手去写,别人的再怎么好也是别人的思路,自己对自己的知识掌握度是最清楚的,所以,我认为框架必须是自己逐步完善的。

2.背书时看着框架背,每天背诵前,先把前一天背诵的章节,由粗到细,默写出来,能记起来多少默写多少,然后对照书本,把遗漏的,出错的标出来,重点背诵。

3.背书不能纯背,而是背诵和默写相结合。每天都要默写一到两个题,培养自己的做题习惯,也不会占用太多的时间。同时每天要是背得累了,就写,搭配着来。

4.每天随机考自己几个知识点。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卷子上会出什么题,所以每天随机抽查也是培养一个考试习惯,训练自己的考试心态,不会没关系,慢慢来,我在刚开始的时候也一问三不知,但是随着背诵次数的增多,就会越来越流利。大家如果在考研复习过程中有困难的话,也不妨报一个辅导班,比如新祥旭考研全科一对一私人订制VIP辅导课程,针对性强,上课时间可以灵活协商,课下还可以免费答疑解惑,对考研初复试应试备考这块的帮助是非常明显的。

三、复试经验

今年的复试沿用了去年的线上复试,主要包括专业测试和综合面试,专业测试的参考书是宁骚的《公共政策学》,这本书复习方法和初试差不多,不过时间可能不像初试时充足,可以先背框架。线上复试对这本书的考核方式是口答,时间是十六分钟,大家注意在回答的时候不要磕磕绊绊的,停顿太长时间。

综合面试包括一个专业问题(通常是社会热点问题)和英语测试(给你一段专业英语让你读出来并翻译),时间是14分钟。专业问题主要考察大家的专业素养,大家可以在初试后多了解一些本专业的基本理论和概念以及社会热点问题,考试时按照自己的理解说出来就好,如果实在不会,也不要胡说八道,如实和老师说明,并适当说一点自己的理解,言之有物即可。

英语也挺简单的,可以买一本公共管理英语,掌握一些简单的专业词汇就可以。

总的来说,东大的复试形式比较简单,总共只有上面三个问题,复试时只要从容淡定,言之有理,就没有问题。

其他建议

第一句,错的越多越好。很多人不理解这是什么意思,我解释一下。比如政治选择题,如果回回全对,有什么意义呢?那就发现不了我们的问题所在,只有平时暴露问题,总结,考场上才能少犯错。我后期政治选择题如果40分以上我反而很不满意,因为我感觉白做了。所以错的越多,暴露问题越多,考场上才会得心应手。

第二句:管好自己,勿管他人。我们失败常常在于,太多关注别人,而忽视了自己的问题。试问,别人英语阅读就算全对,和我们自己有什么关系呢?你问别人,要么人家全对打击了你,要么人家错了很多,难道你就暗暗窃喜?这都没有意义。个人考研全程几乎没有问过别人错多少这种问题,管好自己,把分数提上去才是硬道理。不需要老是去和别人对比,同时如果有嫉妒你认真看书备考,自己却静不下心的,远离这种人。

第三句:尽人事,天命有归。我个人从来不相信努力一定就有回报这种鸡汤,因为某件事的成功不可控因素太多了,比如运气成分等。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好好做好当下的事,踏踏实实学习,结果一般来讲不会太差,天命有归。

四、鼓励

选择一个性价比高的院校,为之努力,基础不好就比别人付出三倍四倍甚至十几倍的努力,要相信自己。考研人中,我觉得每个人都崩溃、绝望、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但是这就更需要我们坚持住,一鼓作气,就这么几个月,为了自己的未来,拼一把。

考研期间尽可能不要接触网络,因为大数据会给你推送和考研有关的内容,对于心态较差的同学来说,这只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焦虑,百害而无一利。如果累了,可以在周末,给自己放一天假,睡个懒觉,洗个澡,出去走走,吃吃喝喝,放松心情。我在备考阶段每个星期都会给自己放一到两天的假,不仅可以调节心情,每个星期学习的时候也会为了之后更好地玩而更加努力,效率也会高。

最后祝各位准研究生一战成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