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地图学家们用比例尺来绘制地图,古人根据什么来绘制地图?

如题所述

古人绘制地图靠什么呢?他们也用比例尺吗?

答案是肯定的。用比例尺绘制地图的方法在东汉时期就出现了,被称为“定量制图法”。

比例尺,指的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地图学家们绘制地图时,必须依靠比例尺来确定比例,使地图距离能准确地描绘实际距离。

定量制图法是我国东汉时期的科学家张衡发明的。

他最先把矩形网格坐标应用于地图,通过计算网格中横轴和竖轴的坐标来确定地面上的具体位置。采用这个办法,可以免除图形本身(比如大山或河流)对图上距离的干扰,而且方位和距离的计算更加精确。

张衡发明的矩形网格坐标有点像今天的照相微缩技术,成功地缩小了实际距离在地图中的尺寸,为比例尺的运用奠定了基础。这种精确使用地图坐标的基本原理,被他写进了《算罔论》一书。

后来,西晋科学家裴秀对张衡的定量制图法进行了改进。

提出了绘制地图的基本原则——“制图六体”,即“分率”、“准望”、“道里”、“高下”、“方邪”和“迂直”。这六个方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排在第一位的“分率”就是比例尺,用来标明地域的长度、宽度以及面积的大小。

裴秀还制成了我国最早的地图集《禹贡地域图》。

共有地图18幅,都是一丈见方的大型地图。这些图按照“一分为十里,一寸为百里”,也就是1∶1800000的比例绘制。这是当时最完备、最精准的地图。裴秀绘制的地图并没有保存下来,现在我们能见到的只有他为这套地图集所写的序言,但他提出的“制图六体”理论却得到了后世的广泛认可。

总结:

在裴秀的影响下,唐代地理学家贾耽采用“制图六体”的方法,组织数名画工花了17年的时间绘制成了《海内华夷图》,图的面积约10平方丈,同样是“一寸折百里”的精确比例尺,达到了当时制图的很高水平。

宋代的《禹迹图》是地图史上的又一巨制。此图刻在一块石碑上,长宽仅一米多,它描绘的是传说中夏朝大禹时期贡物运输的情况,图上有横格70个、竖格73个,共计5110个方格,比例尺约为1:5000000。著名汉学家、英国学者李约瑟称赞此图是“当时世界上最杰出的地图,是宋代制图学家的一项最大成就”。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27
《史记.夏本纪》:左准绳,右规矩,载四时,以开九州,通九道,陂九泽,度九山。当然我们都知道,史记里关于夏的内容未有确论,太史公经常挖这种不靠谱的大坑。但这句话里提到的准、绳、规、矩,就是测量地图用的四样工具。具体到证明中国人有绘制地图记载的文献,可以在战国时代的记载中大量找到。《周礼.地官司徒》:大司徒之职,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之地域广轮之数,辨其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隰之名物。周时就已经对地图的重要性有了一定认识,并派为大司徒的一项重要职责。
第2个回答  2021-06-27
是根据张衡发明的地动仪来绘制地图的,而且也体现出了古代人们的智慧结晶。
第3个回答  2021-06-27
大部分都是根据地形地貌来绘制地图的,他们会去这些地方观看情况,然后画下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