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句式杂糅啊?

如题所述

一、句子杂糅的概念。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


二、句子杂糅的两种基本类型及改法。


      句式杂糅有两种基本类型。一种是一句话里含两个意思,但这个句子结构前后套叠,是把前一句的后半句用作另一句的开头,硬把前后两句掺杂融合在一起。


      比如,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


      这句话看起来很别扭,因为它传递的两个信息扯在一起,意思被搅浑了。其实它表达的是两个意思。第一种为①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


      第二种为②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


显然,锣鼓声在原病句中,既是前半句的宾语,又充当了后半句的主语。这样,本来是很清爽的两句话,现在被硬生生地凑成了一句,结果造成了杂糅的毛病。


      那么,怎么改呢?有两种改法。第一种,把这个句子变成一个主语,让“锣鼓声”成为主语,就成了这样一句话:村口突然传来的一阵锣鼓声吸引了同学们。现在句子结构就单一了吧。


      第二种,把这个句子分成两句。就成了:村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锣鼓声,它吸引了同学们。


      又如,有一篇《挖荠菜》的文章中,有句话这样说,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地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


句中的“整整齐齐”一词,是“码”(堆叠)的补语,有结构助词“得”做标志,它是补充说明动词谓语“码”的结果的。同时,它又从动作的方式方面去修饰另一动词谓语“摆”,是“摆”的状语,也有结构助词“地”做标志。这样一来,“整整齐齐”一词身兼二职了,它把例句中的一个动补句式和一个状动句式糅合在一个句子里,犯了句式杂糅的语病,不合规范。要改好这个句子并不难,只要把句子里的“地”字改为“的”字,再在它的后边添上个逗号,句子就既通顺而又不损原意了。就是这样说了:一小扎,一小扎,码得整整齐齐的,摆在菜摊上,价钱也不贵。


句式杂糅的另一种基本类型是同一个意思,两种表达。同一内容,往往可以采用不同的说法,但是如果既想用这种说法,又想用那种说法,结果把两种说法糅在一起,就形成两句混杂,表意不清,或重复冗长的毛病。


      比如,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


      它表达的是什么意思呢?其实,它想陈述的就一个意思,它想表明著作的作者和两位年轻教授的关系。句中“两位年轻教授”一会儿充当宾语,一会儿充当状语。关系紊乱,


      如果说主语是“作者”,那么可以这样讲:这部学术著作的作者是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句子的成分很鲜明了,主语是“作者”,谓语“是”,宾语是“两位教授”。


      或者,主语看成是“著作”,那么得这样说:这部学术著作是由北京大学的两位年轻教授写成的。这样,句子的主谓宾也变得清晰了。


      再如,这句:目前,青年中出现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正在悄悄兴起。


      不难看出,这句话是把“青年中出现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和“热潮正在悄悄兴起”两种说法杂糅着说了。可以删去“出现”一词,改成“目前,青年中一阵盲目追星的热潮正在悄悄兴起。”这样句子就顺了。


      句式杂糅的修改,应先熟悉常见的几种类型,遵循“先梳理再调整”的原则,就是先提取句子主干(主谓宾),再将被糅合的两个语句梳理出来,选取最适合表达的某句作结构上的调整,或增或删个别词语,使语句通顺、规范和得体。杂糅是卡在语言通道上的一处瓶颈。认真克服句子中的杂糅现象,是加强语言基本功训练的重要一环。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3
把两种不同的句法结构混杂在一个表达式中,结果造成语句结构混乱、语义纠缠,这样的语病就叫杂糅。 句式杂糅又称为结构混乱。即把几种结构或几个意思硬凑在一个句子里,使句子结构混乱表意不明。(表达时因既想用这种句式,又想用那种句式,结果造成将两种句式放在一起说,半截转向的现象,就是句式杂糅。)
例1:作为一个共产党员、党的领导干部,办事、想问题,都要从党和以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
  (后半截是"从……出发"和"以……为出发点"两句式的杂糅。可去掉)
  例2:古往今来。谁也不否认有伟大成就的天才,都是具有刻苦勤奋的精神。
  (谓语部分是判断句和陈述句杂糅。可在句末加"的",形成"是……的"强调型结构,也可去掉"是")
  例3: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生存》,作者是一位蛰居海外二十多年的加拿大籍华裔作者之手。
  (是主谓谓语句和动词谓语句杂糅而成,可去掉句末的"作者之手",或改为“出自一位……华裔作者之手”)
  例4:你不认真学习,那怎么能有好成绩是可想而知的。
  (是反问句和陈述句杂糅,应去掉"可想而知"并在"成绩"后加"呢")
第2个回答  2019-06-30
就是把两句话挤到一句话里面
第3个回答  2022-07-18
1、本着以为原则(本着的原则/以为原则)。


2、是由于导致的(是由于/是由导致的)。
3、是由于的结果(是由于/是的结果)。
4、其根本原因是在作怪(其根本原因是/是在作怪)。
5、成分有配制而成的(成分有/是由配制而成的)。
6、包括组成(包括/由组成)。
7、打着为幌子(打着的幌子/以为幌子)。
8、借口为名义(借口/以为名义)。
9、由于正确领导下(由于正确领导/在正确领导下)。
10、对于问题上(对于问题/在问题上)。
11、大多是以为主(大多是/以为主)。
12、听到的消息传来(听到的消息/的消息传来)。
第4个回答  2021-03-2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