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考行测:必然性推理?

如题所述

在国家公务员考试的逻辑判断部分,必然性推理中的直言命题是必考的题型,是我们同学在备考过程中的重点,同时也是学习后期命题的基础,并且矛盾关系也是我们考场上的高频考点。因此,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的基本理论值得我们去进行研究。在此,中公教育专家为广大考生详细讲解一下关于必然性推理中的直言命题的矛盾关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矛盾关系的含义

对于同一事物的描述,只分A、B两种情况,且永不相交,永远一真一假。

用图形表示:

用数字形式表示:A+B=全(即加和是全集)A⌒B=空(即相交是空集)

示例:黑色和白色,不是矛盾,虽然相交为空集,但是相加不为全集。>5和=<5,是矛盾,相加为全集,且相交为空集。

二.怎样找一个命题的矛盾命题

其实简单的能直接想出来,但是如果复杂的命题要怎么找矛盾?其实只要在原命题前加上否定词(eg并非、不是、否)即:“A”的矛盾是“并非A”。

三.在直言命题中存在哪些矛盾关系

我们之前说直言命题有六大类,分别是所以是、所以非、有些是、有些非、某个是、某个非,那么这六大类谁和谁是矛盾关系?我们一起看一个例子:

Eg 原命题:所有中国人是善良的

矛盾命题:并非所有中国人都是善良的

等价于,至少有一个中国人不善良

等价于,有些中国人不善良

因此:所有是的矛盾命题是有些非,同理可得所有非的矛盾命题是有些是,某个是的矛盾命题是某个非,所有直言命题六大类中存在了三对矛盾关系。

四.矛盾关系的考查方式

第一类:知真求假型(知假求真型)通常是题干给的原命题为真,问选项中哪项必定为假,那这种题型为什么能用矛盾解题呢?因为矛盾永远是一真一假。

【例题】小明是个90后,假如这句话是真话,则两个选项中哪项必定为假?

A:小明是89年生的 B:小明是92年生的

中公解析:答案显而易见是A选项,因为我们已知了原命题小明是个90后为真,则根据矛盾关系永远一真一假可知,并非小明是个90后为假,则A选项说小明是89年生的符合并非90后,即A选项必定为假。

第二类:真假话问题,题干中往往会给出几个人或者几个条件,解题思路可以是假设法(但是不建议使用,容易绕)矛盾法(简单必须掌握)

【例题】甲说:今天是星期一,乙说:今天不是星期一,丙说,今天不是星期四,三个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请问今天是星期几?并且说真话的是谁?

中公解析:说真话的是乙,今天是星期四。我们细看题目会发现题中存在矛盾关系,分别是甲和乙说的话互为矛盾,那我们根据之前的学习已经知道矛盾关系永远一真一假,那么甲乙两人必定一人说真话一人说假话,那么根据题干的条件,三个人的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那么剩余的丙说的必定为假话,则丙的矛盾也就是“并非今天不是星期四”为真话,则今天为星期四,那么矛盾关系中甲说今天是星期一就必然为假。

总结思路:真假话问题,主要是看清题目找出题干中存在的矛盾关系,绕开矛盾确定剩余条件的真假情况,解开矛盾,简单来说就是三步走:一找二绕三解。

以上即是国家公务员考试中必然性推理之直言命题矛盾关系的知识点分析,希望通过上述的讲解大家能对直言命题矛盾关系有更清晰的了解。同时在后期,中公教育专家也会给大家进行必然性推理其他命题知识点的详细讲解,大家敬请期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2
必然性推理中的假言命题
假言命题,在行测考试都是重要的考点。因此掌握假言命题很有必要。在必然性推理这部分的内容中假言命题一直是大家觉得比较难的部分,但是只要掌握相关知识点,问题便能容易很多,那今天跟随中公教育一起来看看此部分题型如何解答。

一、含义
即判断事物情况间条件关系的复合命题。
二、形式
A→B
在假言命题中,大家可能会比较迷惑题干中的推出关系。要把题干翻译成A→B
的形式,需要通过下面的联结词来判断。
三、联结词
1.前推后
如果…,那么…。
只要…,就…。
若…,则…。
一…,就…。
例:如果你向我求婚,我就嫁给你。写出推出关系:求婚→嫁给你
2. 后推前
(1)只有…, 才…。
除非…,否则不…。
例:在内地只有异性,才能领证。写出推出关系:领证→异性
(2)语言描述
…是…的前提/基础/保障/必须/必备/必要。
例:有信仰是心灵自由的基础。写出推出关系:心灵自由→信仰
四、矛盾命题
例:小李和朋友说:如果周末天气晴朗,我就和你一起去钓鱼。什么时候能说小李爽约了?
周末天气晴朗但没去钓鱼时小李爽约。表示出以上的推出关系:周末天气晴朗→去钓
矛盾命题为:周末天气晴朗且没去钓鱼。
总结:A→B 矛盾命题 A且非B
五、推理规则
A→B 等价于 非B→非A
例:考上公务员→通过笔试 等价于 没通过笔试→没考上公务员
总结:肯前肯后、否后否前、否前肯后无必然结论。
例1:老王对老李说,除非你在今天之内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否则我们法庭上见。
以下哪项判断的含义与上述判断不同?
A. 只有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老王才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B. 如果老李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不会将他告上法庭
C. 如果老李今天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那么老王将会将他告上法庭
D. 如果老王没有将老李告上法庭,那么老李在今天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
【中公解析】题干推出关系:没有在法庭上见→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
A选项不会将他告上法庭→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与题干一致;
B选项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不会将他告上法庭,肯定后件,与题干不一致;
C选项不按照合同的要求支付货款→将会将他告上法庭,题干的逆否命题与题干一致。
D选项没有在法庭上见→按照合同要求支付货款。与题干一致。故选B.
例2::某机关年终考核时,群众对周、吴、郑、王四位处长的考核结果有多种说法,其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①如果周处长考核优秀,那么吴处长考核也优秀;②考核优秀者是郑处长;③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但吴处长考核不是优秀;④考核优秀者是周处长或王处长。 以下哪项一定为真?(  )
A.① B.② C.③ D.④
【中公解析】此题中“只有一种说法是正确的”可知本题有真、有假,所以此题应该考察的知识点仍旧是矛盾命题。题干中①和③互为矛盾,必有一真一假,由只有一真,故真话在①③中,可知②和④为假,故根据④可知周处长不是优秀的,所以③为假,故①为真,A项正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