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期的内阁首辅是什么?它的权力有多大?

如题所述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首辅"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因为明朝是没有宰相的,伟大的朱元璋同志,为了维护他的皇权,撤销了宰相这个职位,目的很明确。因为他超凡的能力和体力,完全做完所有的事。

内阁是在永乐时期建立的。 永乐虽有洪武一样独揽大权的野心和实力,但一次又一次的亲征让他不能真正意义上地总揽政事(想象一下从京师到漠北运送文书的荒谬),于是一个帮助皇帝的“助手”机构——内阁就应运而生。

内阁在最初的时候只是秘书性质的机构,但很快到宣德时期权力开始上升(三杨辅政),直到后来内阁在已经成为足以对抗皇权的文官集团,这恐怕是朱元璋没有想到的。

而内阁也凌驾在六部之上,进入内阁的都是精英中的精英,所以明朝的名臣辈出,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说到内阁的权力,就好像与皇权的一起拔河比赛。内阁官员强,皇帝就弱;皇帝能力强,内阁就弱。而内阁的首辅,有时的权利就相当于皇帝。

杨廷和担任首辅时,正德皇帝朱厚照长期不理朝政,杨廷和是大明中央政府实际上的实际掌权者,并且在朱厚照死后,新皇嘉靖朱厚熜未到的一个月时间内,总揽朝政一个多月,铲除姜彬等奸佞,改革了武宗时期的诸多弊政。

徐阶作为嘉靖末年能臣,其政治水平属于整个大明的巅峰,嘉靖后20年不上朝,徐阶总揽朝政,主要的历史功绩是继任首辅之后,革除严嵩弊政,大力恢复明朝的政府职能,选拔人才,拨乱反正,把威权和福祉归还皇帝,把政务归还政府各部门,把官员的任免与奖惩归还公众舆论。

而作为明朝首辅的张居正更是青史留名,权力达到顶峰。万历即位之初年幼,一切军政大事均由张居正主持裁决,力行改革, 打造了万历新政!后世学者更是尊其为大明王朝续命五十年。

内阁有一种封驳权,是非常厉害的。也就是说皇帝下的旨意,如果内阁认为不合理,就可以驳回,让皇帝重新考虑。这个权力让有名的嘉靖皇帝都深恶痛绝,“常忽忽有所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1
内阁首辅,即内阁中位列第一的辅臣。在明代,“首辅”是对内阁大学士中位居第一者的尊称,与内阁”次辅“、”群辅“相对,一说大致产生于明英宗天顺年间 ,始自李贤。内阁首辅并无明文规定,而是政治实践的产物。 嘉靖、隆庆与万历初年,首辅、次辅界限严格,首辅之权最重,主持内阁大政,尤其是掌握票拟权, 次辅不敢与之抗衡。 在内阁之外,内阁首辅也已成为文臣之首,并能有力地影响六部,其中张居正还尝试通过考成法以使对六部的控制得到制度化。张居正之后,内阁首辅权力趋于衰落。
第2个回答  2021-04-01
明朝的内阁就相当于丞相职位,只是内阁人员有三人,而丞相只有一人,这是朱元璋成立的一个机构,它的权利就是三位内阁大臣统领六部,互相制约互相发展,帮助皇帝处理内政。
第3个回答  2021-04-01
明朝时期的首辅就相当于现在的总理皇帝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权力很大,几乎可以管理国家的任何事情参与决策制定规则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