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冬至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冬至,是每年公历12月21日至23日交节的节气,标志着寒冷冬日的到来。这个节气被称为“冬节”或“贺冬”,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重要节点,与夏至相对应。古时候,人们认为冬至是阴气盛极而衰,阳气初生的时刻,也是白昼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因此得名“冬至”。
作为表示季节变化的节气之一,冬至是根据地球在黄道上的位置变化来确定的。在这一天,太阳到达黄经270°,几乎直射南回归线,使得北半球的阳光最为倾斜。冬至这天,北半球的白昼达到一年中最短,而越往北白昼越短。
冬至的习俗丰富多彩:
1. 冬至祭天:历代统治者都会在冬至这一天祭天,这一仪式被称为“郊祀”,是古代帝王祈求灾害消除、福祉降临的重要活动。
2. 冬至祭祖:在民间,冬至祭祖的礼仪与元旦相同。除了祭祖,人们还会向父母长辈拜节,表达敬意和祝福。
3. 冬至数九:民间将冬至后的九天为一个周期,称为“九”,共九个“九”,合81天。各地根据气候和景物编有《数九歌》,反映季节变化。
4. 吃饺子:在我国北方,冬至有吃饺子的传统。这个习俗源于“医圣”张仲景,他冬至时煮羊肉、辣椒和药材为百姓治疗冻疮,后来人们模仿制作了类似“娇耳”的食物,即饺子。
5. 吃汤圆:在南方部分地区,人们冬至时会吃汤圆,象征着团圆和美好。
冬至不仅是节气变化的重要标志,也是承载了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