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基础教育?

如题所述

基础教育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通常被理解为初中(含初中)以前的所有教育形式。它是一个面向全体学生的国民素质教育,其根本宗旨是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打下扎实的基础,为全体适龄儿童少年终身学习和参与社会生活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中国,基础教育包括幼儿教育(一般为3至5岁)、义务教育(一般为6至15岁)、高中教育(一般为16至19岁),以及扫盲教育。其中涵盖小学和初中阶段的义务教育,具有普及性、公共性和强迫性的特点,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

基础教育对于提高中华民族的素质,培养各级各类人才,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全局性、基础性和先导性的作用。多年来,国家坚持教育适度超前发展,把基础教育摆在优先地位,并作为基础设施和教育事业发展的重点领域予以保障。此外,基础教育通常还包括家庭教育和社会生活知识教育等。更多信息,建议查阅相关文献或咨询教育学家。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4-01-08
分别是义务教育、社区教育。
1、义务教育:义务教育是指为普及基本教育而进行的免费、普遍、强制的教育。是国家教育政策的基石,旨在确保每个儿童都能接受到平等的教育机会。义务教育由政府主导,包括学校教育、教育补贴、教育援助等。通过义务教育,国家致力于提供一套基本的教育体系,使每个孩子都能获得必要的知识和技能,为孩子的成长和未来发展奠定基础。
2、社区教育:社区教育是指在社区内开展的教育活动,旨在满足社区居民的教育需求和提升综合素质。社区教育可以包括成人教育、职业培训、文化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目标是通过提供各类教育资源和服务,促进社区居民的学习与发展。社区教育注重满足个体的特殊需求和兴趣,提供灵活的学习机会,帮助居民提升技能、增长知识、提高就业竞争力,促进社区的文化交流和社会凝聚力的增强。
第2个回答  2024-01-08

基础教育是指为学生提供系统、全面、基础性的教育,以培养他们的基本知识、技能、态度和价值观。它包括幼儿教育(一般为3-5岁)、义务教育(一般为6-15岁或16-19岁,具体取决于地区)以及高中教育(一般为16-19岁)。在中国,基础教育还具有普及性、公共性和强迫性的特点,是国家统一实施的公益性事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