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叔同的诗歌简析

要简析 将诗歌的背景等说明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李叔同,一个极富传奇色彩的人物。1880年,他出生于天津,1905年留学日本,学习西洋绘画、音乐。1910年回国,先后在天津高等工业学校、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他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于一身,在多个领域开中华灿烂文化之先河。1918年,他剃度出家,法号弘一,1942年圆寂于福建泉州。以1918年为界,39岁以前的李叔同是中国20世纪初最出色的艺术家、艺术教育家,在话剧、音乐、美术、文学等诸多领域取得杰出成就,是中国现代艺术教育的先驱;39岁出家以后的弘一则是一位佛门高僧…… 关于《送别》的版本,创作年代,众说纷纭,至今不能定论。其曲大约来自西洋,传至日本,后为李叔同所用,而其词确乎李叔同所创。《送别》创作后,在《早春二月》、《城南旧诗》中都曾被用作插曲,广为传唱,流传了一个多世纪。 《送别》的创作背景不可考证,是否触景生情,有感而作,也不得而知。然而,年轻时的李叔同风流放纵。他在日本留学时与一美术模特同居,后携该女回国。据说,这位日本如夫人(李叔同十八岁结婚,妻俞氏,长李两岁)在李叔同出家时,绕寺三日,哀哭跪求一见,但已经是弘一法师的李叔同闭门回拒。《送别》一词,或许有关。 自江淹的《别赋》横空出世,一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千年传承,“送别”已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尤其在古典诗词中,送别更是常唱不衰的歌,许多极富艺术魅力的意象应运而生。《送别》的意境在这些意象的渲染下,将诗人缠绵、哀怨的情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长亭外,古道边”中国文化史上的长亭是个令人心碎的地方。李白《菩萨蛮》中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柳永《雨霖铃》中又说“寒蝉凄切,对长亭晚。”无疑,“长亭”成了古人陆上送别的重要场所。词人落笔于长亭,是述地点,更是于不动声色中,将读者带入了情境。 “芳草碧连天”。“草”,多以顽强、坚韧的形象出现在人们的阅读视线中。然而众人皆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不知此诗下句“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李后主亦有词曰“离恨恰如春草, 更行更远还生。”草色连天,遥望无边。离人见此情景,胸中别恨翻腾,不禁触及伤痛之处。他们心中无法言说的离情别意便幻化成了萋萋芳草。 “晚风拂柳笛声残”。古人常有折柳相送的习惯。从《诗经》里“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到“扬子江头杨柳青, 扬花愁煞渡江人”,再到“渭城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柳色总能牵动离人的万千愁绪。对“柳”的意象,有两种解说。一说“柳”与“留”谐音,柳者,留也;一说“柳”易生易长,折柳相送,插地即活,从此见柳如见人。晚风拂过柳梢,更兼数声笛音,若有若无,似断还续又怎能不使人柔肠寸断,别情依依? “夕阳山外山”词人举目远望,目光所及,一轮残阳沉入山外,山外之处是青山。这正是“平芜尽处是青山,行人更在青山外。”“山外山”的意象重叠,渲染出了千山阻隔,音信杳无的氛围。离恨浓浓,尽溢纸笔。 通观上阕,词人只在写景。王国维说“一切景语皆情语”。此处正是如此,词人寓情于景,营造出了浓浓的离别氛围。 行笔至下阕,词人仍不写如何相送,不写别情依依,却写别后思念,而此刻离别之悲已溢于言表了。“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从此天涯远隔,别时容易见时难。“零落”一词,令人如见秋叶飘落。秋风瑟瑟,万物凋零,古人更是“自古逢秋悲寂寥”,离人内心之悲,可见一斑。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古人送行常设宴而别,人未醉而心已碎,“醉不成欢惨将别,别时茫茫江浸月”。悲凉地说声“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仰脖吞下浊酒一杯,从此离家万里,归期难定。词末一个“寒”字,清冷清冷,是冰冷的月光,是微凉的夜风。“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大概词人即便今夜入睡了,也定会从梦中惊醒,一阵寒意笼罩心头,离别的哀伤久久挥之不去。 李叔同不愧是博古的才子,在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他,深得其中精髓。《送别》一词,寥寥四十余字,却将离人之悲渲染至极致。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8
李叔同的 《送别》   长亭外,古道边, 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 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斛浊酒尽余欢, 今宵别梦寒。
  《送别》曲调取自约翰·p·奥德威作曲的美国歌曲《梦见家和母亲》。李叔同在日本留学时,日本歌词作家犬童球溪采用《梦见家和母亲》的旋律填写了一首名为《旅愁》的歌词。而李叔同作的《送别》,则取调于犬童球溪的《旅愁》。《送别》不涉教化,意蕴悠长,音乐与文学的结合堪称完美。歌词以长短句结构写成,语言精练,感情真挚,意境深邃。歌曲为单三部曲式结构,每个乐段由两个乐句构成。第一、三乐段完全相同,音乐起伏平缓,描绘了长亭、古道、夕阳、笛声等晚景,衬托也寂静冷落的气氛。第二乐段第一乐句与前形成鲜明对比,情绪变成激动,似为深沉的感叹。第二乐句略有变化地再现了第一乐段的第二乐句,恰当地表现了告别友人的离愁情绪。这些相近甚至重复的乐句在歌曲中并未给人以繁琐、絮叨的印象,反而加强了作品的完整性和统一性,赋予它一种特别的美感。“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淡淡的笛音吹出了离愁,幽美的歌词写出了别绪,听来让人百感交集。首尾呼应,诗人的感悟:看破红尘。
  这首广为传唱的歌曲就是李叔同的代表作。
  李叔同是我国现代歌史的启蒙先驱。接受了欧洲音乐文化的李叔同,把一些欧洲歌曲的现成曲调拿来,由他自己填写了新词。这些歌曾在全国范围内广为传播。曲调带着强烈的外来色彩,歌词带着浓重的旧体诗词的韵调,这便是最初的,也是宣告一个新的时代已经到来的歌。李叔同用这样的歌完成了启蒙者的历史任务。
  李叔同不仅是中国“学堂乐歌”最为杰出的作者,而且较早注意将民族传统文化遗产作为学堂乐歌的题材。他于1905年编印出版的供学校教学用的《国学唱歌集》,即从《诗经》、《楚辞》和古诗词中选出13篇,配以西洋和日本曲调,连同两首昆曲的译谱合集而成的。其中的《祖国歌》,还是当时为数较少、以中国民间曲调来填词的一首学堂乐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不久他东渡日本,学习西方音乐、美术、戏剧理论,主攻钢琴。曾创办我国第一部音乐刊物《音乐小杂志》,竭力提倡音乐“琢磨道德,促社会之健全,陶冶性情,感精神之粹美”的社会教育功能。同时发表了《我的国》、《隋堤柳》等怀国忧民的乐歌。
  李叔同一生迄今留存的乐歌作品70余首。编作的乐歌继承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大多为借景抒情之作,填配的文辞依永秀丽,声辙抑扬顿挫有致,意境深远而富于韵味。加上他具有较为全面的中西音乐文化修养,选用的多为欧美各国的通俗名曲,曲调优美动人,清新流畅,词曲的结合贴切顺达,相得益彰,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因此,他的乐歌作品广为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喜爱,像《送别》、《忆儿时》、《梦》、《西湖》等,特别是《送别》,先后被电影《早春二月》、《城南旧事》成功地选作插曲或主题歌,已成为了一个历史时期中国青年学生或知识分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