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隐藏的寓意有哪些

如题所述

红楼梦大量使用谐音双关的手法,其人物姓名或寄寓人物命运、或暗示情节发展、或表现人物性格,或表现风俗人情,不一而足,精彩纷呈。今天,汉书下酒就凭着有几分酒意解读红楼中人名的隐寓意,以他人酒杯浇自己块垒,发发我的管窥之见。
1、元春、迎春、探春、惜春

合在一起正好是“原应叹息”,言其四人皆命运遭际令人叹息。

元春 ,贵为皇妃,却自叹生活在“见不得人的去处”(或谓“不是人呆的地方”),终因宫廷纷争而早死。(续书说其四十多岁方死实在牵强,她当死于20岁至30岁之间)。

迎春,出嫁后一年就被孙绍祖这个“中山狼”折磨而死,红楼梦上说其性情懦弱,在当时的社会中,又有几个女子能算强者,所以,对女子来说,婚姻更是一场赌博,一场拿自己的幸福进行的赌博。既然是赌博,真正能够赢到最后的又有几人?所以,爱情在当时是奢侈品,而在今天呢?我不想回答。也许美丽的爱情只是存在于神话中,写到这里,我才明白为什么牛郎和织女的故事为什么会感动了一代又一代人了,我才算真正明白杨过和小龙女的故事为什么那么多人喜欢了。接他人酒杯浇自己心中块垒,因为心中有遗憾,所以在别人的故事中寻找情感的释放,的确不失为一个精神解脱的好办法。可是,我还是止不住地感伤。

探春,贾府中的一个聪慧的女子,我除了不喜欢她对自己的亲生母亲的态度,我实在挑不出她有什么毛病。如果非要我从她身上找问题,我只能说她生错了时代,一个如此聪慧的奇女子,生在今天当可于商海中叱诧风云,但在当时却成了“和亲”的牺牲品。我无意评价和亲这一政策,牺牲一个人,赢得短暂的媾和,也许正是许多人所津津乐道的。然而,战争还会继续,硝烟还会点燃,人民还会在铁蹄下呻吟,不同的是,探春一样的女子把自己的幸福和青春留在了远方。也许,有人会抬出当年昭君“主动”和亲西域一样,探春此去可以可以远离此处的龌龊。但彼处的肮脏就会少吗?今夜,我无法听到探春的心在寒夜汩汩流血的声音,无从去聆听那颗倨傲而纯真的心破碎的声响,只能在这个静静的夜里,静静的思考,冷冷的思考,残酷的思考。今天,似乎远嫁国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我初恋的她今天还打来电话,诉说她与一个老外匆匆的“婚姻”,我无言以对,只有祝福她早日钓到一个大鱼,一个海外的大鱼。我只有在心里祝福她只要别嫁给一个日本人就行。(我从来没有忌恨过任何人,包括曾经伤害我的人,但我对日本人至今不能谅解,我不知道一个无法认识自己的错误的民族,我们为什么要谅解他。从这个意义上说,我对德国人十分敬重,因为他们敢于面对自己的过错。所以,只要她别嫁给日本人,我心里都会为她祝福)此时,电视上又在播放大陆的私渡女到海外被逼当娼妓的事情,我说不出心里是什么感受,但把她们和探春竟然联系在了一起,我心里很不是滋味。

说说惜春,一个生在大家族的女子,竟然能与红尘割舍,我不敢说她有什么大智慧,但我绝对对她有一种敬意,青灯古佛,了却此生,这种做法我不会赞同,但没有真正意义的绝望,惜春又如何如此决绝?

原应叹息,四春借给我们留下了无尽的感伤和叹惋,四种命运,四种结局,皆非所遇。

2、娇杏:

谐音“侥幸”,言其偶因回顾贾雨村一眼而得以改变命运,由丫环而成为贾雨村之妾,又不足一年而成为正室。娇杏偶因一着不能算错的“错”,便成了“人上人”,傍上了贾雨村这个“大款 ”(权钱交易的时代,有权不就是有钱),此后,娇杏人上人的日子是否真正幸福我们无从看到,但雨村被贬之后,荡迹于山水之间的时候,我们看不到娇杏的身影,雨村再次发达之后,娇杏也从未出现,我也知道一个次要的不能在次要的人物,曹雪芹不可能在她身上花费更多的笔墨,但是,我想,这位雨村心目中的“红颜知己”此后的命运和雨村紧紧的连在了一起。与雨村一起收刮民脂,与雨村一起享受奢侈,也与雨村一起承担时时侵来的忧愁。即使在今天看来,娇杏的遭际也是令许多人艳羡不已的,毕竟许多贪官的N奶们最终也没有混上个光明堂皇的正室。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8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霍启——祸起
  封肃——风俗
  贾雨村——假语存(言)
  贾化——假话
  娇杏——侥幸
  冯渊——逢冤
  秦可卿——情可轻、情可倾(2种说法)
  秦钟——情种
  詹光——沾光
  卜固修——不顾羞
  卜世仁——不是人
  吴新登——无星戥
  石呆子——实呆子
  元春、迎春、探春、惜春——原应叹息
  单聘仁——擅骗人
  靛儿——垫儿
  戴权——大权
  张友士——张有事
  秦业——情孽
  钱槐——奸坏
  青梗峰——情根峰
  仁清巷——人情巷
  十里街——势利街
  贾政、贾敬——假正经
  潇湘馆——消香馆
  梨香院——离相怨
  蘅芜院——恨无缘
  怡红院——遗红怨
  群芳髓——群芳碎
  千红一窟——千红一哭
  万艳同杯——万艳同悲
  林黛玉——林带玉(暗示林黛玉最后的结局是用自己腰带在树林里自缢身亡。有红楼梦判词“玉带林中挂”为证。古时多用“玉”字多形容女子及女子所用之物,“玉带”在这里是指林黛玉所系腰带;“林中挂”即暗示林黛玉在树林中用自己腰带上吊自杀即“林带玉”。而她的最后一滴眼泪也最终被绞尽。)
  王熙凤:站在冰山上曝晒的凤凰。
  (一说“亡西风”)

《红楼梦》作者巧妙地用谐音人名表达了自己的写作思想。
  贾、薛、王、史四大姓谐音“假写往事”。
  “秦可卿”谐音“情可情”,按照《道德经》中的句式“道可道”,“情可情”之后应该是“非常情”。秦可卿与公爹关系暧昧,作为叔辈的贾宝玉在秦可卿的卧室中梦游仙境而初通人事,正应了“非常情”三字。
  秦可卿的弟弟秦钟谐音“情种”。暗示贾宝玉在宁国府被播下情种,在荣国府大长特长。“宁国府”谐音“凝国府”,是把情天情海凝幻成情身的地方。宁国府四代男性人名贾代化、贾敬、贾珍,贾蓉,串起来谐音“代(为)化净真容”,把贾宝玉凝为情身。
  十二钗中的十二位女性元、迎、探、惜四姐妹和熙凤、李纨两嫂,谐音“原应叹息春风晚”;宝钗、黛玉、可卿、巧姐、妙玉、湘云。谐音“差忒情欲巧妙云”。两句话组成一付对联。
  贾宝玉判词是“情不情”,参照“花非花”而来。白居易的“花非花”描写的就是冬天北方夜间凝结在窗户上的霜花。贾宝玉的经历,正像霜花一样,荣华一时,转瞬即逝。正可用作对联的横披。
  所以,曹雪芹用一幅对联概括了《红楼梦》故事:原应叹息春风晚,差忒情欲巧妙云;横披:情不情。还有一句弦外之音:一切都像云(史湘云的谐音)一样被西风(王熙凤)吹去了。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8
作者的旧社会的不满 暴露了旧社会的封建统治
第3个回答  2013-09-18
甄士隐——真事隐
大荒山无稽岩——荒唐无稽
十里街仁清巷葫芦庙——势利街人情巷糊涂庙
第4个回答  2022-03-11
书中很多人物的名字,其谐音都有特殊的含义,或讽刺,或感叹,是为红楼梦的艺术之一。脂砚斋的批文指明了部分的隐意。
贾府——假府
甄士隐——真事隐
甄英莲——真应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