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碍新能源车使用和发展的“新规”来了,火热当口劝退消费者

如题所述

目前新能源车市场发展是非常的迅猛,据数据显示,今年1-5月份,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300.5万辆和2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5.1%和46.8%;新能源汽车新车销量达到汽车新车总销量的27.7%。


很显然,消费者现在对新能源产品的认可度是越来越高,毕竟从用车成本的角度来看,纯电和混动这样的新能源产品确实是更符合大家的购车需求。另外,从智能化方面来说,新能源产品确实也比燃油车做得更出色,现在的年轻人都是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又是汽车市场中的主要购买力,自然而然也会将新能源产品作为首选,可以说,也是推动新能源车市场发展的一股力量。

不过,随着新能源车越来越普及,大街上的新能源车越来越多,一些阻碍新能源车发展的“新规”来了。我们下面就来说几个比较典型的例子。


有大量的地下车库管理都发出过类似的通知:不允许新能源车停放到地库。给出的理由是因为担心车辆自燃就不让新能源车停到车库。

还有今年某制药厂也发布过一则“禁止停止新能源汽车进入室内停车场”的通知。


虽然这个制药厂没有给出理由,但大家都心知肚明,都是担心新能源车自燃。毕竟近几年的时间里,新能源车自燃事件确实是频频发生,有发生事故撞击、蹭底之后起火的,也有充电的时候突然起火的,甚至还有停得好好的突然起火的,这也就导致了一个现象:很多车库里充电桩旁的停车位全都空了出来,还有燃油车不敢停在纯电动旁边。


燃油车发生自燃,大概率是车龄较老且维保不善导致,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去避免的。但是还属于新车范畴的电动车发生自燃,则是无法预料的,甚至防不胜防。接二连三的自燃事件也暴露出电动车存在严重的安全性短板,新能源车的销量受影响也是必然。


无独有偶,除了新能源车不能进地库之类的通知,充电桩禁止插混车、增程车充电的消息也是层出不穷。


大家都知道,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型都有两种补能方式,一个是加油,一个是充电,消费者普遍都会选择先用电再用油,但是这种混动产品的纯电续航比不上正常纯电动那种五六百的续航,所以想大部分时间用电行驶的话,充电频率肯定是要多一些的,但是混动车型的动力电池组容量不过是二三十度。从利润的角度来说,充电站肯定是更愿意服务电池组容量更高的纯电动的。

还有很多的纯电动车主也认为混动车又不是非要充电,也曾呼吁过在服务区把充电桩让出来,但很显然,充电站不让混动车充电这绝对是不合理的。


说起来,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车主也是有些无辜,不仅在充电的时候被区别对待,还被很多的专家指出应该踢出新能源车的类型,最先做出“区别”的就要属上海了。


去年7月份,上海发布了“从2023年1月1日开始,插混车型和增程车型将不再享受绿牌的优待服务,只有纯电车型可以享受”这一政策,随之而来的就是新能源车销量暴跌,第一季度上海新能源销量为6.2万辆,与去年第四季度14.5万辆相比环比减少了8.3万辆。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现在的一些“通知”、“新规”、“政策”都会成为推广新能源车的阻碍,未来考虑插电式混动和增程式产品的消费者会不会越来越少了呢。

“图片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车知事,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