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梵蒂冈不与我国建交

如题所述

梵蒂冈是少数几个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许多人认为是台湾的原因。其实我看来更多的是因为宗教原因。

在大多数国人的认知中,梵蒂冈只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但在许多基督教徒眼中,梵蒂冈是教皇所在地。中国近代史中,基督教曾长期充分当着不太光彩的角色。火烧圆明园的英法联军中,就有以保护基督教的名义。而且许多外国传教士,从事着领路和间谍的活动,甚至建国初企图炮轰天安门的行动中,都可以看到外国传教士的身影。

因此,在建国初中国的基督教会就提出“三自”——自养,自治,自传;彻底摆脱外国宗教势力对中国宗教的干预。几十年来中国的基督教也在独立发展的情况中健康运行,中国的基督教从未承认过“教皇”及他认命的主教。所以教皇也从未再踏上过中国的土地(港台地区除外)。如果中国现在与梵蒂冈建交,中国是否需要承认“教皇”的地位,接受他认命的“主教”?中国基督教独立发展的道路是否会受到干扰?国内一些“公知”是否会借“教皇”之名混乱人心?

因为意识形态和历史的原因,现在两国没有建交,中国的社会权力架构,乃至华夏文明的文化基因,与罗马教廷制定的天主教组织运转体系完全冲突!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4-29
梵蒂冈国务卿苏达诺枢机曾表示,一旦中国同意,梵蒂冈准备当晚或翌晨就把大使馆迁到北京。

在台湾为数不多的“邦交国”中,分量最重的恐怕就是梵蒂冈了,因为它不仅是欧洲惟一与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国家,更是在全世界有重要影响的国家。一直以来,由于宗教认同方面的原因,“台梵关系”被台湾当局视为“牢不可破”。不过,最近不断从梵蒂冈教廷传出的声音却是:梵蒂冈期盼尽快与中国建交。

与中国建交“只争朝夕”

3月25日,梵蒂冈外交部长拉约洛在接受香港有线宽频电视台专访时表示,教廷与中国建交“时机已成熟”,呼吁中梵双方克服歧见展开对话,并表示对话最终可导致双方全面建交。

事实上,这已不是梵蒂冈第一次主动表示愿与中国建交。近年来,梵蒂冈不断通过各种渠道向中方表示,希望像其他欧洲国家一样,与中国建立正式外交关系,而只保留与台湾的非官方关系。去年10月25日,梵蒂冈国务卿苏达诺枢机曾以“只争朝夕”的姿态表示,梵希望尽早与中国建交,一旦中国同意,梵蒂冈准备当晚或翌晨就把大使馆迁到北京,因为毕竟“中国数百万天主教教徒的精神需求显然比30万台湾天主教教徒的需求更加迫切”。去年新教皇本笃十六世上台以来,更把与中国建立正常外交关系作为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愿意和中国建交。3月28日,本笃十六世甚至表示,已故前任教皇约翰·保罗二世把没能踏上中国大地视为最大遗憾,希望自己能在合适的时机访问中国。

据台湾媒体报道,梵蒂冈甚至已经为中梵建交后如何安置台湾制定了详细计划,包括由教皇出面“安抚”台湾教众以及通过加强梵台在宗教事务及宗教团体等方面的互动和交流,以一种“恰当的方式”维系教廷在台影响力。

中国坚持建交原则不变

梵蒂冈方面不断的高调表态引起了各方关注,有消息因此“大胆猜测”中梵将在2007年5月前建交,教皇甚至可能于2008年北京召开奥运会前访华。

针对这些传闻,4月2日,国家宗教事务局长叶小文表示,中方与梵蒂冈一直都有接触,但双方未设定建交时间表。他认为,中国政府处理中梵关系问题的两条原则是明确的、一贯的,即梵蒂冈必须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梵蒂冈不得干涉中国内政,包括不得以宗教事务为名干涉中国的内部事务。如果梵方能够接受中方提出的两大原则,相信双方很快就可以建交;如果梵方不能接受这两大原则,建交就会很困难。

中梵关系能否进一步发展,梵蒂冈的诚意自然很重要,不过比诚意更重要的是实际行动。

中梵建交利在双方

建交对于中梵双方来说,都有着重要的利益。对中国来说,梵蒂冈是中国外交棋盘上一颗重要的棋子。作为台湾在欧洲进行外交角力的惟一立足点,梵蒂冈的转向将极大地压缩台在欧洲的外交活动空间;同时,梵蒂冈放弃台湾的决定还将促使和台湾有“外交”关系的少数国家尤其是拉美的那些亲台国家,在外交政策上发生转变。此外,作为天主教徒世界的“共主”,梵蒂冈对西方国家的巨大影响力不容忽视,因此中梵建交将极大地改变西方对中国的看法,因此有舆论甚至将中梵建交称为“东方与西方的和解”。

而对于梵蒂冈来说,与中国建交无疑是进一步提升国际影响力的“捷径”。有媒体就认为,作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天主教不能进入中国,“其代表性就减少了一半”。

梵蒂冈

梵蒂冈是一个政教合一的城国,面积0.44平方千米,人口1000人,其中多数为意大利人,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梵蒂冈在拉丁语中意为“先知之地”。公元756年,法兰克王丕平把罗马城及其周围区域送给教皇。1929年,意大利政府同教皇庇护十一世签订了《拉特兰条约》,承认梵蒂冈为主权国家。教皇是梵蒂冈的首脑,有最高立法、司法、行政权。教皇自称“基督在世代表”,是世界天主教徒的精神领袖。
第2个回答  2020-06-25
应该是我国不愿意和梵蒂冈建交,首先中共是唯物无神论政党,能容忍烧香拜佛就很可以了,其次建国初西(美)方(国)曾借助天主教会搞颠覆期渗透,触动了中共的底线,使中共彻底开始和教廷决裂,驱逐外国主教,当时罗马教廷觉得这么多年没见过不给教廷面子的国家就很不爽很强硬,中共一看说“教皇他有几个师?不就是信上帝吗?非得听教皇的安排?我一样可以认命主教”,所以以后只有梵蒂冈主动找中共和解,不存在中共主动找梵蒂冈和解。
第3个回答  2023-05-12
梵蒂冈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复杂而敏感,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历史原因:梵蒂冈与中国的历史关系源远流长,但在近代以来受到了许多政治、宗教和文化因素的影响。在20世纪初,中国的民族主义和爱国主义情绪高涨,一些人将梵蒂冈视为西方文化和势力的象征,并要求其政府与中国断绝外交关系。
政治原因:梵蒂冈在政治上具有独立性,一直坚持“中立”和“非政治化”的原则。虽然中国与多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但是与梵蒂冈的外交关系一直没有实质性进展。这可能与梵蒂冈在某些历史问题上的观点或立场有关,也可能是出于对教会内部政治势力的担忧。
意识形态原因:中国与梵蒂冈的政治体系和意识形态存在巨大差异,包括对于宗教信仰、政治体制和价值观等方面的看法。这种差异可能导致双方在政治上难以达成共识,从而影响到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
总之,梵蒂冈与中国的政治关系复杂而敏感,需要在多个层面上进行平衡和调解,以确保两国之间的外交关系不会对双方的合作和交流产生负面影响。
第4个回答  2020-03-31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