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美育的古诗词

如题所述

1、吾人急应提倡美育,使人生美化,使人的性灵寄托于美,而将忧患忘却。于学校中可实现者,如音乐,图画,旅行,游戏,演剧等,均可去做,以之代替不好的消遣。—蔡元培《对于学生的希望》


2、纯粹之美育,所以陶养吾人之感情,使有高尚纯洁之习惯,而使人我之见,利己损人之思念,以渐消沮者也。—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说》


3、教育家欲由现象世界而引以到达于实体世界之观念,不可不用美感之教育。—蔡元培《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


4、美育者一面使人之感情发达,以达完美之域;一面又为德育与智育之手段,此又教育者所不可不留意也。—王国维《论教育之宗旨》


5、图画不单是文字的说明,且可拓展儿童的想象,涵养儿童的美感。—叶圣陶《小学高级学生用<开明国语课本>编辑要旨》



6、艺术教育的目的是:启发美的鉴赏力和创造力。—刘海粟《审核新学制艺术科课程纲要以后》


7、美育是优美情操的培养。有优美的情操,自然不屑为恶,不屑与污浊为仁,不屑作奸犯科。—《罗兰小语》


8、一个人的格调并不全是与生俱来,它需要后天的陶冶与净化。这陶冶与净化的教育也就是所谓美育。—《罗兰小语》


9、审美教育,应是一种娱乐的教育。—江曾培《为了创造欣赏美的大众》


10、绝大数哲人,以及最伟大的人物,都通过对美的欣赏和沉思来补偿学校教育,并获得智慧。—[法国]蒙田《人生随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20
古典诗词是我国历史长河中一颗璀璨的明珠,从楚词汉赋到唐诗宋词,诗风词韵陶冶了一代又一代的华夏儿女。这些古诗词,有的描绘了祖国的壮丽河山,充满了作者对大好河山的无限热爱之情;有的真实地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疾苦,显示了作者关心民众生活、同情人民疾苦的高尚情怀;有的反映了民族兴衰荣辱的历史,激发了人们的忧国忧民之情……一首诗词就是一片阳光,一首诗词就是一场甘霖,一首诗词就是一颗美的种子,一首诗词就能让我们感受到多种美好而高尚的情感。下面从几个方面谈谈初中古诗词中的美育。
  一、古诗词中深刻的主题思想
  主题是指通过作品所描写的生活体现出来的一种主要的思想。这种思想既包括题材本身所具有的意义,又包括作者对生活的感受和见解。不管学习哪首古诗词,都要让学生从中明确该诗词的主题思想,从而提升自己的思想意识。例如李白的诗歌《行路难》,作品通过层层迭迭的感情起伏变化的叙写,既充分显示了黑暗污浊的政治现实对诗人的宏大理想抱负的阻遏,反映了由此而引起的诗人内心的强烈苦闷、愤郁和不平,同时又突出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他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二、古诗词中优美的意境
  意境是指抒情性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系统及其所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它的特点是情景交融,如诗如画,虚实结合,意蕴丰富,启迪读者不尽联想和想象。古诗词常常借助景物的描写,来反映优美的的意境。如孟浩然的《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颔联写诗人进村时所见的自然风景,看似信手拈来农村常见的风景,实则不仅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村边棵棵浓密的绿树,村外坡坡横斜的青山,为我们呈现出一幅清新鲜明的山村风景画;而且一个“合”字,一个“斜”字,更将绿树环抱山村,青山横斜村外的神态点化出来,仿佛自然景物同山村人家融洽和谐,依依相合,洋溢着浓厚的情韵;颈联写故友农家的小环境:室外是打谷的晒场和菜园,室内是农家的酒菜和农事的谈吐,一股浓洌的田家风味和盘托出。诗人面对窗外典型的农家风光,屋内丰盛的农家饭菜,内心怡然欢快;加上主客知交,情味相投,频频举杯对饮,声声畅谈桑麻,心境是何等畅快温暖。诗作的人情物景都融入了一片天籁之中。
  三、古诗词中生动的艺术形象
  初中语文所选古诗词都是生动优美的文学作品。文学作品靠形象说话,靠形象体现主题,靠形象显示美学作用。作品中任何一个美好的形象都给人以美的教育和感染。例如北朝民歌《木兰诗》,通过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故事,成功地塑造了一位能体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的艺术形象。木兰除了具有中国劳动妇女勤劳、善良、淳朴的美德外,还具有中华民族独特的勇敢、机智、刚毅的气质。在诗中,木兰爱国家、爱亲人、爱家乡、爱和平、崇尚正义的思想感情和高尚纯洁的品性、水晶般的心灵等英雄形象跃然纸上,宛如一幅壮美的人物画展现在我们眼前,使木兰形象更加完善。作品充分体现了我们民族的传统精神,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典范。
  四、古诗词中的语言美
  诗与散文不同,语言凝练、含蓄是诗歌语言的特色。如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写京城气势雄伟,点明繁华的送别之地。“风烟望五津”写遥远缥缈的五个渡口,点明荒凉的宦游之地。此情此景,友人别离,远望五津的时候,彼此的感情很自然地沟通在一起。“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这两句把朋友间共鸣的感情写出来了。两人都是离乡远游以求仕宦的人,这是别中之别,所表达的感情真挚诚恳,关心的话语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来,非常动人。忽然作者笔锋一转,宽慰远行的友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于哲理,一洗以往送别诗中黯然销魂的感伤情调,而代之以乐观豁达的感情,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成为千百年来脍炙人口的名句,深切地感动了每一颗年轻而善感的心,形成了一种强烈的心灵感应。这就是语言艺术的魅力。
  五、古诗词中的画面美
  我国很多古诗词可以说是“诗中有画”,一首诗就是一幅色彩鲜明、动静相宜的图画。我们只有展开丰富的想象才能感受其美,获得美的熏陶,美的享受。如杜牧的《泊秦淮》,第一句“烟笼寒水月笼沙”就不同凡响,烟、水、月、沙这四者,被两个“笼”字和谐地融合在一起,绘成了一幅柔和幽静极其淡雅的水边月夜图,用笔轻淡,迷蒙冷寂的气氛又是多么地浓啊。第二句“夜泊秦淮近洒家”就好像给这幅画题的字一般。那座中欣赏“亡国之音”的是封建贵族、官僚、豪绅。国事衰退,这些统治者还沉溺于灯红洒绿之中,寻欢作乐,纵情声色,在这样一幅令人揪心的画面中,我们体会到作者对国家命运的关怀和忧愤。
第2个回答  2020-11-20
在中国传统艺术启蒙实验室,在白蔡老师的带领下,和孩子一起,培养对美得感知力

对中国传统艺术的认知力,对民族文化的自信与尊重,让审美成为我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能力

上周我们认识了顾恺之,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有留下名字的画家。

其实顾恺之他不单单是画画的好,而且还善于总结,让中国的绘画有了理论。同时因为他出生贵族,从小受过很好的教育,所以他还是诗人。

后人就称他“三绝”,分别是画绝、文绝和痴绝。

他的留下的主要作品中,上周认识了《女史箴图》这周我们要认识另外一副经典作品——《洛神赋图》

一、梦中的罗曼蒂克

(平台限制高清图片无法上传,需要的伙伴可以私信我哦)

上周我说《女史箴图》超长,全卷长348.2cm。看来我错了,《洛神赋图》更长,加上题字有得有699CM,这个到底有多长,大家可以拉一个尺子试一下,好像一说到顾恺之的画,我们都要拉尺子来衡量。

洛神赋图是顾恺之根据曹植的《洛神赋》这篇文章而画的画,是中国历史上第一幅改变至文学的作品。

从这里我们也看出了顾恺之和别人不太一样,大概是读书读得多吧,他在那个时代也是 “进步青年”了。

《洛神赋》这篇文章,是曹植写的,曹植是谁呢?有可能他的诗比他的名字要被大家熟知的更多。“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七步诗的作者。

曹植在此赋中虚构了自己与洛神的邂逅和彼此间的思慕爱恋,洛神形象美丽绝伦,人神之恋飘渺迷离,但由于人神道殊而不能结合,最后抒发了无限的悲伤怅惘之情。

顾恺之通过六个场景:洛水休息、初遇洛神、曹植和洛神短暂相会、别离、登船追赶、失望而返。

在画中,曹植用多少笔墨来描述洛神的美,顾恺之就用多少笔墨来表现洛神的美。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轻云蔽月”、“流风回雪”、“太阳升朝霞”、“芙蕖出绿波”,好吧,群里的妈妈们表示,不对书,连这么夸女孩都不会呀。

(洛神的美)

(芙蕖出绿波)

二、孩子的作品
1、迷之场景

书香节的时候,刚好趁着节日就入了几本画册,都是孩子非常喜欢的画册,画册要怎么看呢?先的展开吧。

可是“洛神赋”对于苗来说还是比较陌生呀,她喜欢的是“韩熙载夜宴图”因为那里面有皇帝派去的"007",不太喜欢“富春山居图”,但是却喜欢白老师讲富春山居图,那跌宕起伏的故事。

我说要不我们把三幅图都打开吧,比一比看谁最长,于是才有了这三幅画同框的“比较”。
第3个回答  2020-11-21
这个玉米的股市相对来说应该没有吧,反正我觉得还是比较少的,这个美学方面的还是比较少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