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最后为何要以自杀而告终

如题所述

 这是一个人的气节问题,古人都是很看中这个名的,他姜唯可不是什么小人,人家诸葛亮看中的人那会错呢,,他也是尽自己的绵薄之力 来回报蜀国和诸葛亮对他的培养,, 他根本就没想过,到蜀灭了,,还跟钟会准备造反 在来 这就表明他是个忠帧不二的人,,有好师傅 必有好徒弟。佩服他。
  复国失败 景耀六年(263年),魏国将领钟会于关中练兵,姜维向朝廷发出警告并请求加强阳安关守备,但是因为黄皓迷信鬼神,求神问卜之后禀告后主刘禅说魏国不会入侵,所以便将姜维的奏章压下来,以致群臣皆被蒙在鼓里。及后魏遣邓艾、钟会、诸葛绪兵分三路进攻蜀汉。魏军势如破竹,并攻克阳安关,直捣剑阁。最后双方在剑阁僵持不下,因为补给线太长,钟会有退兵的意思,但是邓艾主张冒险一搏。邓艾从阴平绕过剑阁奇袭,破了绵竹,蜀将诸葛瞻、诸葛尚、黄崇、张遵、李球等战死,兵临成都,最后刘禅决定投降。   姜维听闻邓艾攻破绵竹关后,又听到许多关于刘禅的传言,有说刘禅死守成都,有说刘禅往南中逃亡,又有说往东要投靠东吴,因此便舍弃剑阁往成都方向前进。不久接到刘禅投降的命令,蜀军非常愤怒,纷纷拔刀砍石来发泄。于是姜维便决定假降于钟会,并获取其信任,然后挑拨他和邓艾之间的关系,怂恿其叛变,意图趁乱复兴蜀汉。但是最后魏军没有响应钟会的叛乱,蜀地的魏军发生兵变,钟会、姜维和一些蜀汉遗臣在乱军中被杀。据《三国志·姜维传》的注引《世语》记载,姜维死后腹部被剖开,发现他的胆跟斗一样大,所以后世有“大胆姜伯约”的说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1
姜维(204—263年),字伯约,三国时期蜀汉著名将领,天水郡冀县(今甘肃甘谷县)人。
227年,蜀国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他为曹魏天水郡参军。与蜀军交锋时,多次识破诸葛亮的计谋,导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因而被诸葛亮视作人才用计收降。姜维投降蜀国后,诸葛亮对他加以培养和重用,年仅27岁就封侯拜将。官拜义将军,封阳亭侯。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对姜维评价很高:“忠勤时事,思虑精密”“甚敏于军事,既有胆义,深解兵意。此人心存汉室而才兼于人,毕教军事,当遣诣宫,觐见主上”。向蜀国后主推荐姜维任职中监军、征西大将军。后跟随诸葛亮多次参加北伐,营中用计,阵上斩将,多次立功。诸葛亮挥泪斩马谡后,他继而成为诸葛亮既定的接班人。234年诸葛亮死于五丈原,临终时将毕生所学兵法授予姜维。姜维接过诸葛亮的班后,蜀国后主加封姜维右监军、辅汉将军,统率诸军,进封平襄侯。随后历任司马、镇西大将军,兼任凉州刺史、卫将军、大将军,朝廷授予符节。
从247年至蜀国灭亡,姜维共九次北伐中原,在“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的情况下,独力与魏国众多将领作战,互有胜负,曾将司马昭围困于铁笼山,几乎使司马昭陨命。由于姜维多年劳师动众,致使蜀国国力加速衰弱,并最终于263年为魏国所灭。
后主刘禅降魏后,姜维谋求复国,投靠于魏国伐蜀大都督钟会帐下,煽动其谋反,后二人俱为魏国内讧士兵所杀。
姜维身为魏国降将而在蜀国获得重用,在后期姜维几乎总管了蜀国的军队,权倾一时。但姜维的生活简朴,好学不倦。《三国志》记载他“据上将之重,处群臣之右。宅舍弊薄,资财无余,侧室无妾媵之亵,后庭无声乐之娱。衣服取供,舆马取备,饮食节制,不奢不约,官给费用,随手消尽;察其所以然者,非以激贪厉浊,抑情自割也。直谓如是为足,不在多求。凡人之谈,常誉成毁败,扶高抑下,咸以姜维投厝无所,身死宗灭,以是贬削,不复料擿,异乎《春秋》褒贬之义矣。如姜维之乐学不倦,清素节约,自一时之仪表也”。姜维一生为了完成诸葛亮的遗志,穷兵黩武,耗尽了蜀国的国力,是蜀国快速灭亡的重要原因之一。《三国志》评论姜维“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致陨毙。《老子》有云:'治大国者犹烹小鲜。'况于区区蕞尔,而可屡扰乎哉?”
按照史料记载分析,蜀国后期的朝政腐败混乱,与北方的魏、晋朝廷相比,国力大大落后。如果没有姜维的不断北伐侵扰令其忙于应付而固守一隅的话,魏、晋腾出手来,有可能蜀国灭国的命运来得更早。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3-09-10
及后主降艾,敕维降,维乃佯降于会,策会反,图中原欲以杀会重扶汉室,乃事败,维及妻子皆伏诛。复国失败,全家被俘
第3个回答  2013-09-10
大计失败,心痛发作,自刎而死
第4个回答  2016-08-18
为了给读者留下一个悲壮的结局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