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三班主任

如题所述

面临中考,如何做好初三班主任 到了初三下半学期,学生进入应考一级战备状态。作为班主任教师,我十分担心由于在后期的管理不到位,而影响学生们的一生。因此,我就如何抓好初三学生的后期管理工作,谈谈自己的认识和做法。一、做好动员工作,营造复习备考良好氛围。初三学生正处于从少年到青年的过渡期,是身体发育的高峰期、自我意识和智慧的增长期,也是心理状态极不稳定的时期,在这个时期学生极易出现种种心理上的困惑和矛盾。到了初三,学生的学习负担加重,面对社会的挑战、家长的压力、老师的要求,他们极易出现心里偏差,表现出自卑、忧郁、焦虑逆反等症状。如面对竞争担心学习赶不上,信心不足或完全缺乏信心;虽然努力,但见效不快,又苦于找不到好的方法;希望与老师沟通,得到老师的鼓励和安慰等。为此,我利用课余时间,就学生的现状,制定了系列措施,帮助他们分析优劣,使其扬长避短,让他们看到希望、振奋精神、迎接挑战。我更多地关注班中学困生,因为他们最容易放弃。二、加强管理,创造正常的学习环境。注意学生的细节,如穿着打扮、精神面貌等等。如,我班上有一位学生,有段时间总是避开我的眼神(不管是上课还是下课),而且状态也不佳。我断定,这个学生出了问题需要立即解决。我从其他同学处了解到,这位同学有了情感的困惑且难以自拔。我利用一次作业机会,在他的作业本上留下这样一段话:朋友,你最近怎么了?不想找可信任的朋友我聊聊吗?当天中午,他便跑到办公室主动要求与我谈谈,让我给他出谋划策。通过谈话后,现在这名学生的成绩提高很快。优化时间管理,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时间的作用。初三下半期,面临中考的时间越来越近,学生们越发感觉时间不够用,班主任的作用就应该显露出来,一方面适时指导让其合理安排时间,另一方面提醒各任课教师要合理安排作业。施以情感管理。初三学生正处于充满朝气的阶段,作为班主任首先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不能因为学习成绩的高低而宽容优生、歧视后进生,我的做法是:(1)“宽爱”后进生。这部分学生在学校常常没有地位,是受歧视的对象,学科老师为了成绩,谈之而叹气,同学瞧不起,甚至连自己的父母对他们也失去信心。由于成绩不理想,他们觉得自己处处低人一等,被置与班级的“角落”。我认为,在短时间内,班主任无法帮助一个孩子提高成绩,但可以设法帮一个孩子寻找其闪光点,帮助他们树立人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将来拥有更蓝的天空,走一条更为宽广的人生大道。(2)严待A等生。A等就是优等。优等生谁都爱他们。也正因为如此,他们的缺点往往容易被忽视、掩盖,被原谅、偏袒。对这类学生,首先不宠他们,更不能迁就他们,班主任不仅要帮他们树立更高的目标,而且要让他们有一颗健康的心灵。(3)博爱中等生。中等生往往是班级中最容易被忽略的群体,他们有比较稳定的心理状态,他们既不像A等生那样容易产生优越感,也不像后进生那样容易自暴自弃。他们是班集体的中间力量,是班级的镜子。他们渴望老师的重视,但又害怕抛头露面。对这类学生,班主任要帮助其树立敢于超越的勇气,特别是在初三后期,教师如果能调动好这部分中等生的信心,他们很有可能创造奇迹。三、加强与家长的交流。与家长进行沟通是初三年级后期班级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交流,教师与家长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在家和在校的情况。我建议外出务工家长至少能留下一位来陪孩子、敦促孩子,让他们在升学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四、协调学科间的关系。初三后期,学生们的学习时间紧、学习任务重,有时难免出现为了争取时间而产生摩擦的现象,这对一个班级来说是很不利的。从班级整体的成长来说,只有当所有学科老师都协调起来,才可以降低班级学生的“无效分”(学生取得了好的学科成绩,但因总分不足而无法达到升学目的,从而令学科成绩成为无效分),提高“有效分”。首先,班主任要以身作则,不过多地挤占时间,甚至要牺牲自己的正课时间给学科老师。其次,班主任要通过召开学科老师协调会等形式,让学科教师协调起来,以促进学生各科的协调发展。总之,班主任要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及一颗永远爱生的心,及时发现学生身上的不足,给予正确的方法引导教育,使之向好的、善的方向发展,这样才不愧为一位学生信任的班主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09-10
浅谈如何当好初三班主任 初三的学生正处于一个特殊的时期:一方面面临着中考的巨大压力,另一方面进入了青春骚动期,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理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很多学生都不能很好地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出现了“初三学生综合症”,他们厌学、叛逆、早恋等。一旦出现这种情况,成绩下滑是必然趋势,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都受到重大影响,因此,有一个好的领导者和引路人就显得非常必要。初三学生的班主任任务艰巨,工作开展困难且重要,如何胜任这份工作是每一位从事初三教育工作的老师都必须思考和研究的课题。一、初三班主任自身素质建设很重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直接管理者,班级的好坏与班主任各方面的素质息息相关,他的一言一行都是学生所模仿和关注的对象,所以班主任尤其是初三班主任必须具有人格魅力和良好的个人素质。首先,初三班主任自身必须具有远大的抱负和理想。一个班主任的目标是油盐柴米,办事拿钱,势必影响自身的言传身教,学生的理想难免纠缠于目前的利益。其次,班主任要有“美”的人格修养。人格体现在教师身上就是“师格”:真诚、善良、公正、宽容、诚实、守信、文明、礼貌、自律、自强、民主、务实、创新等均是新世纪“师格”的具体内涵。第三,初三班主任要具有营造良好的班集体的能力。面对初三学生,班集体的建设尤为重要,这就要求班主任具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同时,一个班级能否跟上时代步伐,很大程度上要看班主任有没有创造力。班主任要善于采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开展班级工作,营造一个良好的班集体。 第四,初三班主任要具有处理好与学生关系的能力。一是管与放的关系。班主任的明智做法应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到管放有效结合。二是亲与疏的关系。师德的重要一条就是热爱关心学生,而公平对待学生则是师爱的基本要求。第五,初三班主任要有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协调各方面的力量共同做好教育工作是班主任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实践证明,班主任只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对学生的全部教育任务是不可能的。他必须协调科任教师、家长,社会等各种教育力量,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因素,对学生进行协调一致的影响。二、灵活处理初三学生综合症1.厌学。学生厌学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学生问题,进入初三后,这个问题就显得尤为严重。当学习的方式只是简单重复及学习任务过重时,很容易引起学生厌学。班主任应该认真分析这些厌学学生的情况,及时找出原因,加以引导、教育,帮助他们改变厌学情绪。2.叛逆。初三是一个学生生理和心理变化最快、学习压力最大的时期,此时的学生最容易叛逆,对待这些学生,首先我们要“知己知彼”,了解学生之所以会在这一阶段产生叛逆情绪的原因。正是由于他们感到或担心外界忽视了自己的独立存在,才产生了叛逆心理,易引起少年的狂躁与不安,从而用各种手段、方法来确立“自我”与外界的平等地位。其次,要充分认识叛逆心理是初三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一个正常的心理特征。初中生一时的叛逆心理是可以很快消失的。第三,平等民主的教育方式是消除叛逆心理的主要手段。第四,也要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初中生在这个阶段的叛逆心理是一个心理的弱点。因为他们容易情绪冲动,看问题还很不成熟,对事物缺乏全面客观的认识,所以不要什么时候都坚持认为自己是完全正确的或者对待问题情绪化,甚至总是与他人唱反调。引导他们要不断地丰富知识,提高对社会的洞察能力,提高分辨是非的能力。多采纳别人好的建议,学会宽容,胸怀要宽广,目光要远大,不要钻牛角尖,走死胡同,要学会冷静、客观地分析问题、解决问题。3.早恋。初三是人生一个重要阶段,学生正处在成长的关键时期,学业繁重,考试压力大,学生更容易出现早恋倾向,面对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善待学生的“恋爱”,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面对初三学生“恋爱”,我们应加以正确的引导。(1)关怀学生,用丰富多彩校园活动陶冶学生的情操。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2)信任学生,培养健康向上的好班风。在当前的校园环境背景下,班主任要经常从正面疏导学生:男女同学之间如同亲兄妹,完全可以互相帮助,互相关心,建立正常的友谊。当然,中学生到了一定的年龄,出现爱情的幻想和冲动,这也是人性的自然表现。因此,我在大力提倡男女同学之间正常交往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细心观察,明辨事非,正面引导,把中学生早恋消灭在萌芽状态期间。 总之,班主任工作是一个长期的艰苦的过程,需要我们在工作中不断探索,认真研究,不断总结经验教训。
第2个回答  2013-09-10
让你学生有信心.
第3个回答  2013-09-10
只有知识 爱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