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战场的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如题所述

抗日战争在中国战场的转折点有两次: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中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在武汉会战之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扩展资料:

武汉会战历时4个半月,以国军主动撤出武汉而告结束。就战役而言,日军占领了武汉三镇,并控制了中国的腹心地区,取得了胜利。但就战略而言,则日本并未能实现其战略企图。

日本大本营认为“只要攻占汉口、广州,就能支配中国”,于是日本御前会议决定发动武汉会战,迅速攻占武汉,以迫使中国政府屈服。为此还规定“集中国家力量,以在本年内达到战争目的”、“结束对中国的战争”。

但是,中国政府既未因武汉、广州的失守而屈服,日本的侵华战争也未因日军占领武汉、广州而结束。

中国政府在武汉失守后声明说:“一时之进退变化,绝不能动摇我国抗战之决心”,“任何城市之得失,绝不能影响于抗战之全局”;表示将“更哀戚、更坚忍、更踏实、更刻苦、更猛勇奋进”,戮力于全面、持久的抗战。

而在日军已经占领的后方,大批的抗日人民武装成长起来,大片的国土又被收复。用日军自己的话说,日军占领的“所谓治安恢复地区,实际上仅限于主要交通线两侧数公里地区之内”。

因而可以这样说:武汉会战,不仅使日军又遭到一次战略性的失败,而且成为日本由战略进攻走向战略保守的转折点。

淞沪会战,中国虽然战败了,但为中国民族工业内迁争取了时间。同时它让世界清楚地看到中国政府的立场:不再等待日本“和平”地将其领土一块一块地征服侵吞,也证明了中国绝不会向日本投降

日军在上海浴血缠斗三个月,才勉强攻下国军的阵地,已经使得世界各国对于中国的抗日实力与决心,产生刮目相看的态度,而日军久战未胜,日本的民心士气,则出现了怀疑与困惑。

日本几乎已经可以确定,无法在短期内结束与中国的战争,那么日本就将面临其战略最大的致命弱点,就是日本缺乏战争与民生的资源,根本经不起长期的消耗,一旦它无法在中国战场上达成速战速决,那么最后的溃败,也就成为日本无法避免的命运了。

在淞沪会战惊心动魄的三个月当中,全中国上下凝聚出了一个共识,就是为了抵抗日本的侵略,中国“纵使战到一兵一枪,亦绝不终止抗战。”这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决定,整个民族决心以全面的牺牲来面对历史危机的挑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3-11

中国战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有两次,如下: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

2、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

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

扩展资料

背景:

九一八事变后,国际局势发生深刻复杂变化,特别是各主要国家对日本侵略中国所采取的绥靖政策,客观上纵容了世界法西斯势力的发展和相互勾连。

中国政府曾将希望寄托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国际联盟。然而西方政治家们此时主要精力集中于欧洲战场,未向中国伸出援手。

国联的绥靖主义态度使日本对国际社会不再心存忌惮,它向日本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尝到了甜头的日本从此在侵略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抗日战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9-08-09

中国战场抗日战争的转折点有两次,如下:

1、淞沪会战

淞沪会战(又称八一三战役,日本称为第二次上海事变),是中日双方在抗日战争中的第一场大型会战,也是整个中日战争中进行的规模最大、战斗最惨烈的一场战役。淞沪会战开始于1937年8月13日,是卢沟桥事变后,蒋介石为了把日军由北向南的入侵方向引导改变为由东向西,以利于长期作战,而在上海采取主动反击的战役。

淞沪会战中日军因遭到国民党的顽强抵抗而损失惨重,这场战役对于中国而言,标志两国之间不宣而战、全面战争的真正开始,卢沟桥事变后的地区性冲突升级为全面战争,并彻底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计划。

2、武汉会战

武汉会战是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队在武汉地区同日本侵略军展开的一场会战。中华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至10月,中国第5、第9战区部队在武汉外围沿长江南北两岸展开,战场遍及安徽、河南、江西、湖北4省广大地区,是抗日战争战略防御阶段规模最大、时间最长、歼敌最多的一次战役 。

此战,中国军队浴血奋战,大小战斗数百次,以伤亡40余万的代价,毙伤日军25.7余万,大大消耗了日军的有生力量,日军虽然攻占了武汉,但其速战速决,逼迫国民政府屈服以结束战争的战略企图并未达到。此后,中国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

日本侵略中国的战略失败始于淞沪会战,奠定于武汉会战,这两场战役可视为整个抗日战争中的两次转折点。

扩展资料: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意义

伟大的抗日战争是鸦片战争以来一百余年间中华民族解放斗争的里程碑,是中华民族由沉沦衰弱、走向复兴强盛的重要转折点。卢沟桥事变后,全民族抗战的迅速兴起与长期坚持,是实现这一历史性转折的决定性因素,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重要法宝和锐利武器。

1、全民族抗战在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形成了举国一致、同仇敌忾、共同抗击外敌入侵的斗争新局面,极大地增强了全体中华儿女抗战必胜的斗志与自信。

2、全民族抗战为抗日民族解放战争提供了不竭的力量源泉,成为中国战场以持久抗战实现由弱转强、夺取最后胜利的重要条件。

3、全民族抗战的坚持和发展,彻底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妄图“一击而胜”和分化瓦解中国抗战力量的阴谋。

4、全民族抗战取得的巨大成就,为中国抗战赢得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和大力支援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淞沪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武汉会战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全民族抗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重要法宝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与其他战场不同,由于中日两国国力军力的巨大差别,中国抗日战争在战略防御阶段和战略反攻阶段之间还有一个战略相持阶段。
所以中国抗日战争有两个转折点,而不像其他战争一样只有一个。
第一个转折点是武汉会战,武汉会战后,日本无力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势,改为重点地区进攻和武力威摄,此时中国也无力反击日本,双方处于相对平衡状态,日本开始招降中国,中国投降派言论开始抬头,抗日战争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相持。
第二个转折点是朱毛发表《对日寇最后一战》,前期,由于国际战场形式发生变化,盟军屡战屡胜,日本在中国的军事力量日趋薄弱,解放区局部反攻也取得巨大成果,战略反攻的时机已经到来,朱毛向所属武装力量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电文,自此,中国武装力量开始全面出击,进入战略反攻阶段,6天后,日本宣布投降,1个月后中国战区日本投降。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3-10-23
中国抗日战争的转折点主要有以下几个: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这是抗日战争爆发的起点,标志着中国全面抗日战争的开始。
1938年10月25日,武汉会战:这是中国抗日战争中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战役之一,是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的重要标志。
1940年8月,百团大战: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战争在华北地区的一次大规模作战,对日军造成重大损失,提高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影响力。
1941年12月7日,珍珠港事件:日本偷袭美国珍珠港,导致美国正式加入二战,对日本造成了严重打击,使其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时刻,标志着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结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