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衡量基金的择时能力

如题所述

1.现金比例变化法
使用现金比例变化法时,成功的择时能力表现为在牛市中基金的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小,而熊市中现金比例或持有债券比例较大。
择时损益=(股票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股票指数收益率+(现金实际配置比例-正常配置比例)*现金收益率
例如,某季度上证指数上涨20%,现金收益率为1%,基金契约规定股票投资比例为85%,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15%,但基金的实际股票投资比例为70%,实际现金或债券投资比例为30%,那么基金的择时损益=(70%)*20%+(30%)*1%=-2.85%。结果为负,可见该基金因为其错误的择时活动导致了投资的损失。
2.成功概率法
成功概率法主要是通过计算基金预测牛熊市的成功概率来对基金择时能力进行衡量的方法。
成功概率=(正确预测到牛市的概率+正确预测到熊市的概率-1)*100%
举例来讲,30个季度里有20个季度市场上涨,10个季度市场下跌。在市场上涨的季度中,某只基金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15个;在市场下跌的季度中,择时损益为正的季度数有8个。那么成功概率=(15/20+8/10-1)*100%=55%,结果明显大于0,可见这只基金具有较强的择时能力。
3.二次项法
二次项法,即T-M模型,具体模型如下:
成功的市场选择者能够在上涨市场中提高其组合的贝塔值,而在市场处于下跌状态时降低组合贝塔值。如果>0,表明基金经理具有成功的市场选择能力。
4.双贝塔方法
双贝塔方法基于这样一个假设,在具有择时能力的情况下,组合的贝塔值只取两个值,即牛市贝塔取较大的值,熊市取较小的值。
如果为正,则说明存在择时能力。
5.C-L模型
指标反映的是基金经理能否正确预测市场收益与无风险收益之间的正负差异(即能否正确预测多头或空头市场),而后相机调整投资组合的贝塔值,从而在不同市场环境下取得较好收益。
依据资本资产定价模型(CAPM),在空头市场时,,在多头市场时,。通过对C.L。指标进行检验,可以判断基金经理的择时能力。若C.L。指标大于0,则基金投资组合在市场超额收益为正时保持较大的贝塔值,从而提高收益;在市场超额收益为负时保持较小的贝塔值,从而减少损失。C.L。指标越大,表明基金择时能力越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