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之后谁是皇帝

如题所述

汉宣帝刘询。

刘贺(公元前92年—公元前59年),汉武帝刘彻之孙,昌邑哀王刘髆之子,生于昌邑(今山东省菏泽市巨野县),西汉第九位皇帝(公元前74年7月18日—8月14日在位),也是西汉历史上在位时间最短的皇帝。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字次卿,西汉王朝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汉武帝刘彻曾孙,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

扩展资料:

汉宣帝为政举措:

1、躬亲朝政,平乱定鼎

宣帝即位后的第六年,也就是地节二年(前68年),霍光去世。宣帝与上官太后亲临丧礼,以皇帝规格的温明厚葬霍光,与此同时,宣帝认为时机已到,开始亲理朝政。他重用很多自己信任的人,逐渐把权力收入囊中,然后清除霍家余党,将大权牢牢握在手中。

2、整饬吏治,加强考核

刘询对郡国守相的选任,十分慎重和严格,规定先由朝中大臣举荐,然后择日亲自召见考核,询问治国安邦之术。这不仅对当事人有安抚或激励作用,而且可以给后来人树立榜样,结果是刺激了政风吏治的改善,这些循吏或良吏执法公平,恩威并施,其统治显得“合人心”。

3、为政宽简,惩治贪腐

宣帝兴于民间,知道百姓对官员贪腐切齿痛恨,所以他一当政,就主张要严明执法,惩治不法官吏和豪强。一些地位很高的、腐朽贪污的官员都相继被诛杀。

宣帝不仅以执法严明著称,还以为政宽简闻名。他在任用地方官时,除启用了一些精明能干的能吏去严厉镇压不法豪强外,还同时任用了一批循吏去治理地方,从而改变了吏治苛严和破坏的现象,大大缓和了社会矛盾,安定了政治局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汉宣帝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2
一、刘贺之后的皇帝是他的侄子刘询。
历史上的荒唐皇帝刘贺仅在位27天就下台了。之后的皇帝是刘贺的侄子——汉宣帝刘询(刘病已)。
汉元帝刘奭是汉宣帝的长子,他是汉宣帝和皇后许平君所生。
二、典故:故剑情深
霍光的女儿霍成君,是上官太后的姨母,公卿相议另立皇后,都倾向于霍光之女霍成君,但未明言。于是汉宣帝下诏寻求微贱时的一柄宝剑,大臣们知他有“糟糠之妻不下堂”之意,因奏立许平君为皇后。
三、人物简介:
刘询(前91年―前49年),原名刘病已,汉武帝刘彻曾孙, 戾太子刘据之孙,史皇孙刘进之子,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贤君。
巫蛊之祸,襁褓中的刘询曾下狱,后被祖母史家收养,直到汉武帝下诏掖庭养视,上属籍宗正。元平元年(前74)昌邑王刘贺被废后,霍光等大臣将他从民间迎入宫中,先封为阳武侯,于同年7月继位,时年十七岁。第二年改年号为“本始”。他也是中国历史上一位在即位前受过牢狱之苦的皇帝。
在对外关系上,刘询于本始二年(前72年)曾联合乌孙打击匈奴,设置西域都护府监护西域诸城各国,使天山南北这一广袤地区正式归属于西汉中央政权。
黄龙元年(前49)十二月,刘询因病死于长安未央宫,谥号孝宣皇帝,庙号中宗,葬于今天西安市南郊的杜陵。
第2个回答  2019-12-13
汉昭帝无子而薨,而他的亲兄弟只剩下一个广陵王的刘胥,但他行事不检点,有失皇家道统,汉武帝生前就很不喜欢他,所以大臣们未选择他继承大统,也不可能立他的儿子;
而汉武帝的孙子辈里,太子刘据只剩下一个后代刘病已,当时已经沦为平民;
齐怀王刘闳,早夭无后;
燕刺王刘旦因为谋反的缘故,也不可能立他的后代;
所以当时选择了刘贺啊,因为他是和昭帝血缘关系最近的了。
第3个回答  2013-06-10
汉宣帝刘询(前91年-前49年)即汉宣帝,本名刘病已,字次卿,即位后改名询,西汉第十位皇帝,前74年-前49年在位。他是汉武帝刘彻的曾孙,戾太子刘据的孙子,幼年时流落民间,于公元前74年被朝臣迎立为帝。去世后庙号为中宗,谥号孝宣皇帝。
第4个回答  2013-06-10
刘贺的被废黜,下一个皇帝即汉宣帝刘病已即刘询的被拥立,就非常证明了这个问题,刘病已来自民间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