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利用信息技术提高数学课堂的有效性的思考

如题所述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让数学更贴进生活
北师版的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个数学知识的出现,每一个数学知识的解决都紧密联系现实生活,因为现实生活的需要而学习,用学到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这就要求我们数学教师所设置的情景要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例如,教学行程问题的练习课时我创设了这样的生活情境:某校组织秋游活动,旅游的目的地可以在下面三个城市里任选一个:杭州、苏州、上海。教师借助网络资源展示了三个城市的图片资料,让学生对其方位及旅游名胜有所了解。接着组织学生讨论本次旅行应考虑的问题如:去哪个地方,何种方法去,旅游几天、需要多少经费等。学生在明确本次活动需要解决的问题基础上以小组为单位挑选理想的旅游地以及各种游玩方法,并对整个活动计划及结果进行简要的整理。接着让小组根据自己的选择以分工的形式上网查找所需的数据。接着利用数据解决相关问题。如计算出经费?最优路线的选择等。在交流时,展示了很多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到杭州路程短价格相对比较便宜。有人认为到苏州价格便宜,还可以乘船欣赏到京杭大运河的美景。学生在即定的情景中开展多元化的研究性使教与学具有极大的创造性,焕发出旺盛的生命力。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形式的整合——再现知识形成的过程。
利用信息技术显示的图像可产生动态美;它能刺激学生的好奇心理,去探究知识的奥秘,能把学生的无意注意引向有意注意,有效地提高信息反馈的频率。利用信息技术显示的图像变换过程,又是一个揭示数学知识内在规律的真实美和科学美,它有助于学生解除视听疲劳,保持旺盛精力,促使他们提高学习效率.
如,在教授《圆柱的认识》时,仔细分析教材后,发现这一课的难点是:如何理解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长方形。于是,通过制作(圆柱的认识)的教学课件,利用计算机动画把圆柱的侧面展开过程演示出来。学生在看了动画以后,很容易在大脑里形成圆柱侧面展开的全过程,他们清楚地认识到圆柱的侧面展开图就是长方形,并正确地说出长方形的长和宽与圆柱的底面周长和高的关系。这堂课的难点就迎刃而解,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实践表明,还能够向学生提供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丰富感性材料,有利于强化学生多种感官的参与,丰富学生的思维与联想;所以,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插上一对有力的翅膀,让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够在课堂上尽情飞翔。这是学生所梦想的,同样也是我们教师所追求的。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课堂可以如此精彩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被动底接受知识,缺少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缺少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有了现代化的技术手段的参与,满足了不同阶段学生学习的需要,不在受老师的限制,也不在因为没有老师而进行不了学习活动。学生的学习开放,自由。学习过程的交流更加广泛。
(一).网络环境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
新课程标准提出提倡学生“自主学习”,这种学习模式增加了教学容量,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通过独立思考、对话交流去获取知识。培养了他们获取知识的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独立精神和协作品质。网上的学习内容丰富多彩,学习形式花样繁多。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去学习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满足了学生的需要,同时也大大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如;在遇到困难时,学生可以通过电子举手向老师提问,或者利用网络教室或聊天室,学生之间打破了空间上的限制,开展了“逻辑上”的分组讨论,达到课堂练习的最优化。多向交流的网络学习方式,冲破了课本的束缚,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在往复的探索与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开拓了学生的思维,点燃了创新的火花。让学生学到许许多多书本所学不到的知识,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二).网络环境下,培养学生在线学习。
“在线学习”式学习模式在复习课中使用较多,它的优势在于实现个体化的学习,能“各得其所”、“各取所需”。它将知识回顾、解题指导、自我检测融在一课件里,学生据自身的学习情况调出课件中记录和贮存的内容而分配时间学习,这样更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运用。比如:知识回顾。根据本单元的知识要点进行归纳和分类,使学生通过个体学习形成知识的再现,对于具体知识掌握上的疑难问题,通过超级链接提供有关路径去访问学习;练习阶段。设计难易层次不同的梯度练习,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 ,运用人机交互,实现个体化学习;讨论区。学生如遇到困难可以进入讨论区实现生生交流或师生交流,可以得到老师和同学的帮助,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交往能力、情感品质;自我检测阶段。用以检查本单元知识掌握的情况,做完题后学生提交答案,不仅可以及时查看成绩,而且可以知道哪些题做错了。测试方式有过关斩将的方式,有星级测试方式,还有游戏方式等,尽量激发学习者挑战的热情,鼓励好奇心和创造欲,让努力与成功的快乐冲淡学习的枯燥与辛苦。这里,教师不再是一个信息的主要提供者与学习的主导者,他将成为学生个别化学习探索活动的辅导者与支持者。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它大大提高了数学课堂教学效果,深受学生们的欢迎,它是传统的教育技术无法比拟的。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也是信息时代的要求,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有效地培养更多的跨世纪的创造性人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