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的荆州是哪

如题所述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分荆州。后归吴,定治南郡。

荆州之名源于《 尚书·禹贡》:“荆及衡阳惟荆州”,为古九州之一;以原境内蜿蜒高耸的荆山而得名。荆是古代楚国的别称,因楚曾建国于荆山,故古时荆、楚通用。沙,始称津或江津,历荆州为江陵县的重要商埠和码头。

扩展资料

荆州市,湖北省辖地级市,位于湖北中南部、长江中游、江汉平原腹地,介于东经111°15°—114°05°,北纬29°26°—31°37°之间;东连武汉、西接宜昌、南望湖南常德,北毗荆门、襄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市总面积1.41万平方公里,下辖8个县市区和3个功能区,户籍人口647.62万人(2017年)。

荆州历史悠久,五六千年前,人类就在这里创造了大溪文化等原始文化。荆州系楚文化的发祥地,春秋战国时属楚。1949年7月,成立荆州行政区督察专员公署(荆州专区)。1970年,荆州专区改称荆州地区。1994年,设立荆沙市(地级)。1996年,将荆沙市更名为荆州市。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荆州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8-27
今天的荆州城其实只是三国时代的江陵县城,而三国时代的古荆州城是相当于今天几个省的大荆州的首城.

古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四川,江西一部。地处中国中部,交通便利,荆州连接南海,可以打通水上通道,向北可以进攻曹魏控制的长安,洛阳等地。荆州又处于长江中游,可顺江而下,直达南京。还可以西向图巴蜀。

三国古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四川,江西一部。

东汉时期,荆州治武陵汉寿(今湖南常德西北)
三国时期,魏国的荆州治南阳新野.吴国的荆州治南郡江陵(今天的荆州)
第2个回答  2013-06-17
历史上的荆州是一个地域概念:向北到达今天河南境内,向南到达今天广西桂林、广东韶关境内,向东达到今天湖北与江西交界处;向西到达今天贵州境内,是一个范围相当广阔的区域。

 东汉时期,荆州原辖七郡,分别是: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陵郡和长沙郡。东汉末年,南阳郡、南郡各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以后,曹、刘、孙三家分执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周瑜打败曹操部下曹仁,夺得南郡,孙权命周瑜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年(公元210年),周瑜死后,孙权接受鲁肃建议,把自己所辖部分“借”给刘备,于是刘备占据了荆州绝大部分地区。

《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刺史之后。因此,在赤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襄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城”,实际是指江陵;此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

历史上的荆州是一个地域的概念。向北到达今天河南境内,南阳就是当时的宛,信阳一部在江夏境内;向南一直到达今天广西桂林、广东韶关境内;向东是今天湖北江西交界;向西到今天贵州境内。是相当广大的区域。

在历史上,东汉荆州原辖七郡:南阳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阳郡、武 陵郡、长沙郡。东汉末年,从南阳郡、南郡分出一部分县,设置襄阳、章陵二郡, 于是荆州共辖九郡,这就是后世称“荆襄九郡”的来历。赤壁之战后,曹、刘、孙 三家共分荆州:曹操占据南阳、襄阳、南郡三郡,刘备占据长江以南的零陵、桂阳 、武陵、长沙四郡,孙权则占据江夏郡。建安十四年(209年),周瑜打败曹仁 ,夺得南郡,孙权拜周瑜为偏将军,领南郡太守,驻江陵(南郡治所)。建安十五 年(210年),周瑜死后,孙权纳鲁肃之议,把自己所据部分“借”给刘备,于 是刘备占有荆州绝大部分地盘。

荆州治所,即荆州州府所在地,东汉末年曾几经变化。荆州治所原在汉寿(今湖南常德东北);初平元年(190年),刘表任荆州刺史, 移治襄阳(今湖北襄樊);建安十四年(209年),刘琦病死,刘备领荆州牧, 驻公安(今湖北公安西北);“借荆州”(即取得南郡)后,又移治江陵(今湖北荆州),关羽镇守 荆州,仍以江陵为驻所。从“借荆州”起,江陵既是荆州治所,又是南郡治所。

《三国演义》叙述有关荆州的故事时,已是刘表任荆州刺史之后。因此,在赤 壁大战之前,所谓“荆州城”,实际上是指襄阳;而在赤壁大战之后,所谓“荆州 城”,实际上是指江陵;此外,并无单独的“荆州城”。罗贯中不明于此,误以为 有单独的“荆州城”,并老是把荆州、南郡、江陵这三个地理概念混淆不清。第3 4回写蔡瑁趁“襄阳会”之机谋害刘备,事先对刘表说“请主公一行”,似乎刘表 不在襄阳。第40回写刘表死后,蔡瑁立刘琮为主,“命治中邓义、别驾刘先守荆 州;蔡夫人自与刘琮前赴襄阳驻扎……就葬刘表之柩于襄阳城东汉阳之原”。其实 ,这里的“荆州”乃是江陵(第42回写曹操兵至江陵,邓义、刘先率军民出城投 降,即为明证)。蔡夫人、刘琮本来就随刘表驻襄阳,怎么又“前赴襄阳”?从哪里“前赴襄阳”?这是因为作者把刘表的荆州治所襄阳与后来刘备的荆州治所江陵 搅作一团,以致叙述混乱。第75回写吕蒙袭取荆州时,也出现了明显的错误。史 实是:吕蒙逆长江而上,奇袭关羽设置的“江边屯侯”(沿江侦视警戒的部队)之 后,直趋公安,招降守将士仁(《演义》误为“傅士仁”);随即又进逼荆州治所 江陵,麋芳亦降(麋芳以峡ぬ?厣矸葑な亟?辏?6?堆菀濉啡葱闯陕烂汕啥岱?火台后,首先袭取“荆州”,然后到公安招降士仁,再由士仁往南郡说降麋芳。那 么,这个“荆州”在哪儿?它与公安、江陵的方位关系如何?作者根本无法回答。
第3个回答  2013-06-17
  三国时期所谓的荆州城并不存在,习惯上把江陵称为荆州,亦是东晋时期的事。晋孝武帝太元十七年(公元389年),殷仲堪为都督荆、益、宁三州诸军事、荆州刺史,镇江陵。也就是从这时才开始了江陵作为荆州首府的历史。从时间上推移,这时已距三国争霸荆州有一百八十余年之久了。  既然三国时期的荆州城不复存在,那么,这时的荆州指的是什么地方呢?  这是一个历史地理常识问题。首先要从地名概念上搞清楚,其次要把历史沿革和变迁搞清楚。在地名概念上,很多人混淆不清,把行政区划等同一个具体的城镇;反之,又会把一个具体的城镇等同一个行政区划,以至于犯一些赏识性的错误。如在诸葛亮躬耕地的问题上,有人就简单依据诸葛亮《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之说,硬要否定“隆中说”。岂不知,三国时并无所谓的南阳城,今日之南阳,那时叫宛城,南阳只是一个郡名,就象河南是一个省名一样。  把地名概念和历史沿革搞清楚了,荆州在何处的问题亦就迎刃而解了。  东汉时,中国划为十四个州,到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复禹贡九州,把天下又重划为九州。荆州作为富庶之乡及战略要地,始终都是州的规格。荆州当时管辖南阳、襄阳、南郡、江夏、武陵、长沙、桂阳、零陵八郡。其间区划稍有变动,但大体上管辖着今河南南部、湖北全部、湖南全部等地区。荆州的首府自刘表任荆州牧始,便设在襄阳。因此,当时的襄阳便成为荆州的政治、军事、经济中心。  赤壁之战后,荆州地盘被魏、蜀、吴瓜分,曹操占有襄阳以北地区,孙权占有江夏及南郡大部,刘备占有长江以南地区。江陵是南郡的治所,曹仁兵败后弃江陵北上,江陵为周瑜占领,孙权便委周瑜为南郡太守。同时,孙权作为孙刘联合抗曹取胜的回报,表刘备为荆州牧,驻守江油口,后改名为公安。吴兵驻守江陵直到建安十九年,计有五年之久。如果人们硬要把江陵等同于荆州,历史上所谓的刘备借荆州,关羽镇荆州,那不更是滑稽之谈了吗!因为当时江陵并不在刘备控制之下,何谈借与镇呢?  很显然,当时之荆州,只是一个行政区划,并没有一个具体的地点(城市)。人们误把江陵作荆州,只能说是犯了时空观混乱的错误。尽管东晋以后江陵并称荆州,但那毕竟是百年之后的事了。
第4个回答  2017-07-07
今天的荆州城其实只是三国时代的江陵县城,而三国时代的古荆州城是相当于今天几个省的大荆州的首城.

古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四川,江西一部。地处中国中部,交通便利,荆州连接南海,可以打通水上通道,向北可以进攻曹魏控制的长安,洛阳等地。荆州又处于长江中游,可顺江而下,直达南京。还可以西向图巴蜀。

三国古荆州包括现在的湖南,湖北全部,四川,江西一部。

东汉时期,荆州治武陵汉寿(今湖南常德西北)
三国时期,魏国的荆州治南阳新野.吴国的荆州治南郡江陵(今天的荆州)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