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的瓦子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瓦子又称“勾栏”、“瓦肆”、“瓦舍”,为表演场所,以极其丰富的曲艺说唱杂技等表演为内容,一种更为大众性的享乐消费异军突起.在北宋汴京城里,有桑家瓦子、中瓦、里瓦以及大小勾栏50余座.“瓦子”里玩闹的项目很多,都有杂货零卖及酒食之处,还有相扑、影戏、杂剧、傀儡、唱赚、踢弄、背商谜、学乡谈等表演,人们进去了,会有不少享乐,也要花费不少的钱两.瓦子原在北宋盛行,汴京(开封)城内有50多家.
七年级下学期的历史啊.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20-02-26

瓦子,又作瓦市、瓦肆。“瓦子”一词应是由“瓦市”演变而来,宋人常在“市”后加“子”为后缀,如,《东京梦华录》有“土市子”、“鬼市子”、“瓮市子”。由此推知,瓦市起初或可称为“瓦市子”,称谓既熟,词根部分往往可以省略,径称“瓦子”。而“市”和“肆”音义相近,可以相通。关于“瓦子|”的得名,在《咸淳临安志》卷10云:“瓦子盖取聚则瓦合,散则瓦解之义”。这里透露了瓦子具有定期集市易聚易散的特点。也有人认为,瓦子或瓦舍是固定场所,上覆有瓦棚,因此叫瓦子、瓦舍。

宋代文献记载:瓦子内有勾栏,有桥道,有酒楼茶馆,有药铺和各种店肆,当然不是指一种屋舍,而是指一片范围广大的场地。这块场地上除“优肆娼门”外,还聚集着“酒垆茶灶,豪商大贾”,应指一种市场。其中的“瓦舍”,是游艺娱乐场所,是瓦子的一个部分,人们往往用“瓦舍”一词借代整个瓦子。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4-06

(2016·咸宁)宋朝时期,随着城市的繁荣,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瓦子。

第3个回答  2014-01-11
就是娱乐场所百度的解释:瓦子在宋代大兴,它的出现标志着一场城市生活、城市景观变革的完成。在宋代以前,城内街道上一律不准开设店铺。晚上街上会实行宵禁。变化始于唐朝末年,到了北宋,商家街头买卖既成事实,皇帝下诏,承认现状。于是,大街上店铺栉比,熙熙攘攘。在大城市里(比如开封),一类固定的聚会玩闹场所也在热闹地点出现。这种固定的玩闹场所就叫“瓦子”。 之所以叫“瓦子”是因为当时没有一个现成的名称,古人发现这类玩闹之徒忽聚忽散,犹如砖瓦之属,便将其聚会玩闹的场所称作“瓦舍”、“瓦子”。南宋末年吴自牧在《梦粱录》中写道:“瓦舍者,谓其来者瓦合,去时瓦解之义,易聚易散也。”
第4个回答  2018-05-18
是一种娱乐场所,市民文化的集中体现之一。
就比如现在的德云社、刘老根这一类型的。
相似回答